扼主“咽喉”——浅谈现代战争中的桥梁袭击战术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现代兵器》
在俄乌冲突中,双方都将对方的桥梁作为主要打击目标。如在2023年7月17日,俄罗斯克里米亚大桥遭到无人艇袭击,造成公路桥梁中断和2人死亡。这是继2022年10月一辆载重卡车在克里米亚大桥上爆炸,导致公路桥梁中断和铁路桥上一货运列车上的多个油罐起火后再次遭到的重大袭击。之后作为回应,在7月22日俄军使用多枚岸防红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P-800炸毁了敖德萨扎托卡大桥,切断了北约经摩尔多瓦向敖德萨输送武器装备的通路。而以上事件也使得现代战争中的桥梁袭击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战争中的交通“咽喉”
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各国都修建了众多的公路桥梁,并呈现出向高墩、大跨、结构多样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些公路桥梁,在平时提高了公路运输能力,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战时则是军力运输和后勤保障的关键节点。美军认为,对敌国交通运输线的摧毁会导致该国家在军事、经济上的崩溃。因此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作为铁路、公路运输的“咽喉”,桥梁势必会成为敌打击目标的重中之重。

近几十年爆发的战争中,典型的桥梁攻防战当属越南战争时期的清化大桥。这座大桥位于北越清化市附近,全长500米,宽11米,不仅是连接越南南北的重要交通线,更是越南军队战略物资运输的大动脉。美国军队注意到这座大桥对越南军队的重要性后,于1965年发动了“滚雷行动”,其后多次派出轰炸机使用各种航空炸弹对清化大桥实施大规模轰炸,历时7年终于将其炸垮。而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将横跨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上36座桥梁的33座摧毁,伊拉克境内3/4的步行桥也被炸断,伊军的补给能力被削弱99%。
不容易被啃下的“骨头”
表面上看,桥梁不易被隐蔽,是缺乏机动性的大型固定目标,因此打击起来并不难,但是在实战中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以空对地打击手段为例:一方面,桥梁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破坏不同类型桥梁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对各类型桥梁的打击部位差异较大。一般来说,桥墩和桥面结合处是桥梁受力薄弱点,因此桥梁目标相对楼房等面目标而言,在打击目标特性归属上属于点目标打击范畴,打击难度大。而且一般中大型桥梁作为固定点目标,结构强度与地下加固目标相当,加上属于点目标打击范畴,在打击中对弹着点精度要求高,若弹着点误差几米以上,弹药的毁伤效能将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在作战中空中平台如何顺利找到目标也是困难之一。如果飞机以河流为参照物顺着河流进行突击,其优点在于容易发现目标,但当攻击时面对的桥面是一条直线;如果顺着桥方向进行突击,其难点在于可能无法及时发现目标而导致擦身而过。

综合考虑优缺点,目前认为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是打击桥梁的性价比较高的方式。激光制导炸弹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现已发展成为在近期局部战争中使用最多、发挥作战效能最大、装备最多的精确制导武器之一。如上文所述,在1965年4月至1972年期间,美军仅为摧毁清化桥,就先后出动了600余架次飞机,损失了18架飞机,投掷了数千吨炸弹,仍对其无可奈何,后美军于1972年5月13日改用26枚激光制导炸弹, 最终成功瘫痪清化大桥,使其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通车。而在具体攻击方式上,结合美军在科索沃中的战法,普遍认为从与桥身呈 45°方向进行突击既有益于发现目标,又有助于攻击目标。

随着技术的发展,打击桥梁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在此次俄乌冲突中,针对第聂伯河上的安东诺夫斯基大桥,乌克兰军队使用了“海马斯”火箭炮和“风暴阴影”巡航导弹,造成桥身部分受损。2022年10月8日,有袭击者使用卡车搭载数吨炸药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导致两段桥面坠入刻赤海峡,另有一段桥面和路面错位,路过的一辆火车也起火,交通中断了数月。2023年7月17日凌晨,乌方使用无人艇再次袭击了克里米亚大桥,导致桥面被炸倾斜。
技术锻造“铁围脖”
有矛必有盾,守方为了保护桥梁,同样是绞尽脑汁。
战时在关键大中型桥梁附近部署防御武器是各国军队的通用做法,以此拦截敌方从空中来袭的飞机、导弹或从江河、海上来袭的自杀式无人艇、水雷、潜艇等武器。如当年为了保护清化大桥,越军围绕其构筑了由歼击机、雷达、防空导弹、高射炮等组成的严密防空体系。
而在克里米亚大桥建成后,俄罗斯对它的保护也是全方位的,在大桥附近部署了苏-30SM战斗机、S-300、S-400、铠甲-S弹炮合一系统、反破坏船、水下监听器等先进武器,打造多层次、立体式防御体系。2022年6月,当西方媒体放出乌军将打击克里米亚大桥的消息后,俄军除了进一步加强克里米亚大桥的防空拦截能力外,还将安装有大量角反射器的驳船部署在大桥附近水域,用于诱骗导弹的雷达导引头,防止乌军反舰导弹有可能对大桥发起的打击。同时,俄军还在大桥附近水域和大桥上进行了多次烟幕释放演习,以在需要时遮蔽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和侦查平台的光学探测设备。
同时有观点指出,为了应对激光制导炸弹的袭击,可以在桥梁上安装激光告警器,在桥梁两岸设置烟幕榴弹发射器和激光诱饵装置,在接收到激光照射时根据威胁方向迅速发射烟幕弹,形成遮蔽烟幕,同时将照射激光的频率、编码等信息输人诱饵装置,由诱饵装置复制、放大,并照射到假目标上,诱使炸弹攻击假目标。
另外,还可以在桥梁两侧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部位(如桥墩)外侧,设置阻、炸型空障。空障的升起,采取由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一旦通过各种渠道获悉空袭情报或由告警系统告警,空障在瞬间升起,筑起一道安全“盾牌”。在桥梁关键部位的侧面、顶部则可以设置钢制防护架,阻止炸弹侵彻,达到提前引爆炸弹的目的;而为了应对反坦克导弹袭击而开发的战车主动防护系统也能够在守护桥梁的作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