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能否承受与中国脱钩并实现制造业再造的阵痛

如果能够承受,并且转型成功,那特朗普将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如果不能,民众继续借钱购买中国货,最后美国经济崩溃。美国经济崩溃之后,曾经富有、养尊处优的民众将日益死去,新出生的人将是穷人,他们没钱购买中国货,只能自发建立工场,进工厂打镙丝,重新来一次再工业化之路。不过有一个条件,他们赚钱的高科技及其产品都被中国攻破自产替代了,用鸿蒙替代window,WPS替代word,开源程序替代安卓谷歌,各种模型软件自产,芯片自产,一定是这样。

美国现在全球赚钱的产业目前正在崩溃:

1、航空航天产业: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航天活动的国家,活动规模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大约占全球的 50%,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该产业贡献了 1430 亿美元的对外出口,并产生了 850 亿美金的贸易顺差,是美国所有制造行业中取得贸易顺差最大的。

2、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产业:美国把军工产业作为保障国家安全、带动产业升级和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手段。许多 “高、精、尖” 的大社会化工程,都是军用开发在先,成功后再民用推广。例如国际互联网、GPS 全球定位系统等,已经和将要为美国国库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源。

3、信息产业: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是产业竞争力在全球领先,技术创新水平居于首位,并且非常注重掌控标准的制高点。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在全世界遥遥领先,占世界总额的 67.4%。像苹果、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凭借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搜索引擎等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获取巨额利润。

4、生物技术产业:美国的生物技术起步早且发展完善,具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最多的技术成果储备,并且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美国生物产品销售额曾占据全球 90% 以上,拥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生物技术公司及生物专利。中国正在努力!

5、纳米技术产业: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纳米技术,在纳米技术和应用研究领域中享有资金和人才的巨大优势。美国纳米技术专家们曾试图把纳米级的半导体材料做成晶体管,以提高芯片运算速度,还利用纳米技术制成传感器用于癌症早期诊断等,相关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5、医疗产业: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全球约 50% 的医疗器械都产自美国。美国本土主要有加利福尼亚州、明尼苏达州和马萨诸塞州以医疗器械著称,拥有美敦力、强生、雅培等众多国际巨头企业。此外,美国在医药研发、医疗服务等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通过向全球销售药品、医疗器械和提供高端医疗服务获取丰厚利润。

5、金融科技产业:美国是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位居前列的国家,其强势领域主要表现在数字货币、智能投顾及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领域。根据 IDC 于 2022 年 9 月公布的全球金融科技 TOP100 名单,来自美国的全球金融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FIS(富达国民信息服务公司)荣登榜首,Fiserv 位居第二。

6、机械工业产业:美国机械工业在技术创新、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应用较为广泛的智能制造技术,如 3D 打印、工业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等,为美国机械工业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产品在全球市场具有较高的份额和利润。

但是,中国已经有可能一一超越:

1、航空航天产业

发展现状:中国航空航天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月球探测等任务的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已实现全球组网。

超越可能性: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有望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如重型运载火箭技术、深空探测技术等。同时,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商业航天公司不断涌现,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仍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领先优势,但中国的追赶速度很快,未来在部分领域实现超越是有可能的。

2、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

发展现状:中国军事工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战斗机、导弹、舰艇等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高超音速武器等方面,中国也在积极布局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超越可能性:中国高度重视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的发展,持续加大投入,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中国与美国的差距相对较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实现了领先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有望在更多的尖端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逐渐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并在一些领域实现超越。

3、信息产业

发展现状: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在 5G 通信、电子商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国的 5G 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庞大的 5G 基站数量和用户规模。电子商务领域,中国的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方面,中国的科技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成果。

超越可能性: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同时,中国政府对信息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在信息产业的一些关键领域,如芯片设计与制造、操作系统等方面,也在努力实现突破。未来,中国有望在信息产业的整体规模和技术水平上进一步提升,与美国竞争并在部分领域实现超越。

4、生物技术产业

发展现状: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在生物制药、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药物不断涌现。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中国科学家在 CRISPR/Cas9 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合成生物学领域,中国学者在高被引论文方面占据了较高比例。

超越可能性: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投入持续增加,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中国在生物数据的战略掌控方面具有优势,如华大基因建立了覆盖庞大人口的基因数据库。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国已经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如 AI 驱动生物发现平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中国有望在生物技术产业领域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5、纳米技术产业

发展现状:中国在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纳米材料制备、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18 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高质量纳米科学研究产出的引领者。

超越可能性:中国在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产出增长率较高,且在高质量研究方面表现突出。随着对纳米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投入的持续增加,中国有望在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推动纳米技术在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中国有较大可能在纳米技术产业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进一步扩大优势。

6、医疗产业

发展现状:中国医疗产业发展迅速,在医疗器械、医药研发、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高端医疗器械方面也在不断实现突破。医药研发领域,中国的创新药物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在癌症、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

超越可能性:中国政府对医疗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为医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中国有望在医疗器械、医药研发等领域进一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并在一些领域实现超越。

7、金融科技产业

发展现状: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在移动支付、数字货币、智能投顾等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庞大,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平台在国内广泛应用,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在数字货币方面,中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超越可能性: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较强,政府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政策相对灵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未来,中国有望在金融科技产业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8、机械工业产业

发展现状:中国机械工业规模庞大,在机床、工程机械、机器人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中国的机床产量和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工程机械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机器人领域,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不断提高,超过了德国和日本。

超越可能性:中国机械工业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发展速度较快,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战略,为机械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未来,中国有望在机械工业的高端产品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逐渐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并在一些领域实现超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