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还俗”,在播第一
前几天,一个“小三跟原配掉水里,老公到底救谁”的桥段在短视频平台刷屏,被不少网友喷,“怎么还有这么老的桥段”。
肉叔顺着网线摸过去,顺势看了这部剧。
想起了一句粤语老话——
桥(办法) 唔怕旧,只要够用。
你得看是谁演。
放眼当下30+的女演员里。
也还得她,才能过得了这座“桥”。
不相信?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部——
蛮好的人生
开播到第二天,收视率就迅速破3。
证明了“娘娘”孙俪,依旧有号召力。
而且,作为一部大“爽”剧,它的节奏也绝对抓人——
第一集,小三登堂入室。
第二集,原配就已经将负心汉扫地出门。
第三集,大女主职业受挫。
但到了第六集,就已经开始“逆风翻盘”局,准备再战明天了。
而这样的“快”节奏,只走了这部剧的1/6。
单纯爽剧?
不。
这些鸡毛蒜皮的“爽”并不是重头戏,它其实是在讲一个市侩的、39岁的上海女人遇到“中年危机”的故事。
俗,是真的俗。
但,孙俪就是能抓住这里的“抓马”,丰满人物角色。
就是孙俪的本事。
01
俗,就对味儿了
《蛮好的人生》开头就很“俗”。
镜头从高档住宅小区的缓缓推进,聚光灯、摄影机对准这个穿着性感、有着精致妆容的上海女人,胡曼黎(孙俪 饰)。
这个名字听着就“贵气”。
曼黎,谐音“money”,对她来说,搞钱就是第一要义。
她用沪普参半的口音,对记者吹嘘着自己的如何拿下800万保单的事迹,顺手又炫耀起她这几年,获得的保险行业奖杯。
春风得意。
除了秀业绩以外,她还不忘秀秀自己的儿子——
在上海排名第一的私立学校上学,一年学费十来万。
哦对了,还有自己的老公——
大学哲学系教授,在互联网上也是网红一名。
胡曼黎的生活,满是用钱粉饰出的耀眼,以至于走出她家的摄影师都憋不住吐槽一句——
上蹿下跳,跟得了甲亢一样
胡曼黎确实“俗”,也爱炫耀。
逛个超市花了4位数,也要特地摆拍,发个朋友圈。
她怎么就这么俗?
但,俗就对味儿了。
胡曼黎这个角色,中专学历,从前台干到王牌保险销售。
搞钱是她唯一“拿得出手”的本事。
她需要放大自己的本事,让搞钱这件事占据自己生活的全部,才不会东想西想。
19岁就在社会里摸爬滚打,她身上的自卑,早就让她练就炉火纯青的“察言观色”。
你就看几个动作——
在老板、客户面前,她的动作都是小心翼翼,挪动着小碎步,身体微微前倾,看着就格外的谦卑。
但,她在办公室里,却又是另一副姿态,大步流星,目中无人。
对公司卡自己预算的财务部大姐,也是毫不放在眼里。
趾高气扬,小手一挥,炫耀起自己一个人干掉了一组两百人的业绩。
这个预算,报不报,你看着办。
前倨后恭?
实际上,前前后后,两个姿态,两种模样,这就是她的生存之道——
对外,不做小伏低,拿不到单子;对内,不扮猪吃老虎,拿不到尊重。
对于一个闯入精英社会的人,她只能如此。
所以没错,她是市侩,也有着上海女人的小聪明。
为了扭转客户对保险员都是“骗子”的印象,自掏腰包,偷偷为客户的父亲买了5年的意外险,客户父亲前不久摔伤,曼黎帮着保险理赔成功。
但,你看她的姿态。
并不是大女人的“运筹帷幄”,而是斜眼看人,身子往后撤,一副讨价还价地嘴脸。
“你看,我把你当朋友,你把我当骗子。”(到底还是错付了)
这种小聪明,摆明是以低姿态的方式,让客户读懂她的小心思——
表面上是生你的气,实际上,是放低姿态,娇嗔着维护保险员的“尊严”。
曼黎在人情世故上,是“俗”。
她在生活里,也不能免俗。
但,反而更接地气,也更催泪。
比如,已经与渣男老公分手后,她在录完工作视频,扭头看着曾经甜蜜的全家福时,白了一眼照片,用上海话说了一句——
不许想,触霉头。
恋爱脑不利搞钱。
但,还是重重叹了一口气。
再比如,曼黎生活费走到了山穷水尽、揭不开锅的地步了,在朋友圈里打算卖包缓解经济压力。
可没想到,小三上门,拿10万块钱羞辱曼黎。
一边是儿子急需的补课费,一边是来自小三的耻辱。
她把钱一叠叠放好,笑了。
还是,选钱。
还有,当听到儿子在花2万块钱报名的补习班里,排名倒数;前夫哥半点指望不上,工作上又受挫时。
曼黎没有时间为自己哭一哭,只能下班之后躲在厨房里忙活,一边有条不紊地做着西红柿炒鸡蛋,一边,眼泪默默地掉下来。
这一幕,让无数当妈又当牛马的职业女性,瞬间共情。
在无数“人财两失”的瞬间中,胡曼黎是最能忍的,咬咬牙扛下来的那个。
她并不“大女人”,反而是真切经历过苦日子,从白眼里爬出来的人。
孙俪在采访时,谈论到胡曼黎这个角色,她不担心把胡曼黎的缺点表现出来——
如果只是一味写她的好
那我觉得这个人是很塑料的
这是孙俪的运筹帷幄,她将胡曼黎的俗,变得合理,也贴合现实。
她让胡曼黎活了过来。
02
多样“大女主”
在这几年里,孙俪开始饰演不同的大女主。
比如,前段时间播出的《乌云之上》,孙俪重返女警角色,褪去了《玉观音》时的纯欲与青涩,成为一名干练、利落的女警察韩青。
你可以将这个角色与同期出现的“胡曼黎”相比,就会发现,孙俪在每一个角色上,都有不同的细节处理。
还是用前面提到的走路姿势来看。
在《乌云》里,她减少了腰的扭动,并且,上半身晃动的幅度变大,胸肩姿态变得挺阔,走路时因为常穿平底鞋的原因,步子迈出的更大,速度也快了。
这是在男人堆里混出来的女刑警,必须具备的硬气,才能独当一面。
人物气质立刻就不一样了。
仅仅是这两年吗?
也不是。
其实,在她许多的“大女主”戏里,她都有着不同的“抓手”去表现不同性格的人。
比如,她在《理想之城》饰演的苏筱,在医院亲眼看到男友出轨。
她本想追上去,但,看到男友离开后。
她跑了回去。
对,她是用“跑”,更像是,迈开步子的冲。
如果是慢慢地走,会显得人物太悲伤,让观众认为男友的出轨对苏筱有重创;如果是小步地跑,只能说明她想急切地离开这里。
但,孙俪用一个非常有力度的“跑”,一下就抓住了这个女孩的活力。
她有勇气去面对不忠的爱人,也有力气离开他。
还有,在《安家》里的房似锦。
从农村来到上海打拼,吃过苦,挨过饿,成为一名业绩第一的房产中介,只有马不停蹄地带客户看房。
吃饭时间,不固定,有吃的,那必须即时填满肚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下一顿了。
孙俪为了突出房似锦对工作的“痴迷”以及房屋中介的忙,她“让”房似锦大口吃了两份早饭,一边吃还一边刷着房产信息。
也毫不在乎什么形象了。
各种“大女主”在孙俪手上,都有着不同的形象与特质。
就再往前一些,连那个多灾多难、命如草芥的小姨多鹤,她都能演出虽是杂草却春风吹又生的模样。
活在60年代的日本遗孤多鹤,向她等待了20年的男人鼓起极大勇气,提出与他结婚的意愿。
她说着“我愿意”时,流下了一滴泪,但,突然又天真地笑了。
她哭自己悲惨的命运,在此刻得到了救赎,但,又笑面前被“吓傻”的男人。
这一哭一笑,让此时的多鹤,彻底地为自己活了一次。
你会发现在孙俪饰演的大部分角色身上,都有着被她点亮的地方。
她是一个下苦功夫去琢磨角色,甚至,是下笨功夫的演员。
就像她在采访里说,别的演员有着大学四年的经验,有老师告诉他们从哪个方面进入角色。
但,对于孙俪来说,是没有的——
她需要用自己的经验去摸索人物,去进入这个人物。
“我每一个角色的细节、灵魂,都要用我的人生经验去堆积出来的,可能有一些是失败的,有些成功了。可以复制,但是那个复制又不能完全一模一样,因为每个人又不一样,所以每一个角色对我来讲都是从零开始,从头再来。”
她说过,与她合作的《乌云之上》导演花箐,脾气太好了,她几乎都想跟他吵一架,就是为了拍得再好一些,想让导演对她要求再高一些。
她在表演上的“不自信”反而造就了她对自己的高要求。
与她合作的导演无一不说她用功。
《甄嬛传》里2000多场戏,她占1000场左右,为了背台词,在剧本上贴了不同情绪的小贴纸。
拍《芈月传》前,孙俪还专门找到了历史老师上课,为了更贴近历史中的芈月;
在饰演《玉观音》里安心的之前,孙俪去西双版纳的缉毒大队体验生活,差点假扮成某位缉毒警的女友,一起出任务。
部队的经验告诉她,不努力,就算获得了机会,它也不会是你的。
读词,学习,进入角色,都是她在片场时刻都在做的功课。
与她合作的演员,对她的评价也是一个词——持之以恒。
如今的孙俪,在不同的角色中,逐渐也让自己成为了真正的“大女主”。
03
“娘娘”离开孙俪
当然,说这些,也并不是为了再次证明孙俪是个多优秀的演员。
但在孙俪身上,我确实看到了一个本已成功的演员,该有的态度,和自我修养。
她本可以和很多人一样,躺在甄嬛的功名簿上。
但她没有。
反而,靠着自己的努力与揣摩,试图打出一番新的天地。
举例来说。
最近,云合网站推出了一个新功能,可以统计从2017年至今每个演员的单独播放量累计。
孙俪主演的作品累计播放310亿,参演累计390亿。
什么概念?
这个数据并不包括《甄嬛传》等之前的作品,仅仅包括她的三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安家》《理想之城》。
这说明,孙俪并非需要与“娘娘”绑定,也可以走得更远。
是的,这些年来,孙俪也在试图打破“甄嬛”在身上的桎梏,甚至,对于《甄嬛传》的爆火,她是后知后觉的。这几年,《甄嬛传》频频登上热搜时,孙俪才发现,原来这个确实挺火的(宛如相貌平平古天乐.jpg)。
虽然郑晓龙说过,孙俪之后,再无“甄嬛”。
但,如今,孙俪希望做到的是,与甄嬛的分割。
她明白,自己要离开甄嬛这“泼天”的流量,不应该只停留在“迎合粉丝”的角色里。
所以,之后的角色,她尽量地避开类似甄嬛的角色、尽可能地避开古装。
在《甄嬛传》的两年后,她靠《辣妈正传》拿下白玉兰最佳女演员。
之后,又靠《那年花开月正圆》拿下飞天奖。
就像《一代宗师》里的那句话,任何武功比到最后都是比想法,比的是选择。
孙俪的选择,让她走得更远。
还记得,在蔡康永做的《众声》访谈节目里,他第一集采访的就是孙俪。
他向孙俪提出一个问题——
你有想要特别回到之前哪一段的人生里么。
孙俪回答到,没有哎,过去了就过去了,很多事情大家都是喜忧参半的。
孙俪渴望从“甄嬛”里走出来,去攀登更高的山峰,获得更新的体验。
在今年,前后上的《乌云之上》与《蛮好的人生》告诉观众。
她有本事hold住两个全然不一样的角色,横跨两种不一样题材的作品,从接地气的都市生活,到悬疑的罪案剧,她将两种时下最热门的类型剧都握在了手里。
孙俪,从不回头眷恋过往。
她已经不再是21岁刚出道时的小姑娘了,她也必须要面对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了。
但,唯独一件事孙俪还是没有变。
一个好学生的自我要求。
蔡康永问她,你最近有迷茫时刻,你不知道这件事的答案是什么吗?
突然的交心,让孙俪猝不及防,但,也着实提出了一个自己在考虑的问题:
就是你认真做一件事情
它的结果到底是会好还是不好
那这个结果如果不是世俗意义上的
认为的好
你没有得到那个好
那到底算成功还是失败
她会担心,自己是好是坏。
蔡康永回答,“我不觉得失败有什么问题”,孙俪也点点头,对,我也是这样想。
她是自律的也是自省的,她需要有这样“好学生”的衡量标准,鞭策着自己。
但,就算是失败,不过是人生路途上的经验,对于孙俪而言,不过就是喘口气再接着跑。
反正,人生的路还有那么长,可能还有那么多。
唯一重要的是。
不要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