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初中时,多时上七节课,下午三四点走六里山路回家
【本文来自《以前我们农村小学,确实不喝水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读初中时,多时上七节课,下午三四点走六里山路回家。我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上学两头黑。有20里山路,火把藏在半路。早晨天没亮时出发,到那里天亮了。晚上回家,到那里,取上火把,天黑了就点燃。大家知道什么做火把是顶级的吗?是向日葵秆,据说要用水泡一下,晒干之后,一只可以燃一两个小时,而且比较明亮不怕风吹。
从来没有人喝水,也没有人带水壶,当然,一般人也不吃饭。学校十个老师左右,食堂就一个师傅,水也是他一个人走一公里去挑。有段时间,校长开恩,让我们可以到食堂打饭吃。哪知道中午一共就四十分钟,前面十几二十分钟给老师打饭。学生排长队,大部分都吃不到饭就又上课了。
现在想来,其实人呀,不怕饿,也不怕渴。你看,一天这么饿,回家走那么远,一点也不觉得累。只是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倒是,一个个的又瘦又小;另外一个就是手脚冷得厉害,全是冻疮。
全校还没有一个近视眼。后来我转到一个条件好的城市学校,好嘛,一个班上近视眼就七八个。啥原因呢?城镇学校学生努力程度比农村那差远了。可能恰恰是条件太好了,照明用的日光灯是原来农村学校的十倍以上。原来的教室前中后一共三根日光灯,回家就是煤油灯。城镇教室日光灯两三根一捆,成排成列,一个教室算下来有四十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