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一季度赚钱了,可还是留不住那些“基民”

作者 雨秋
编辑 庄泽
“公募一哥”,这是资本市场对易方达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的“敬称”。更准确的说,这四个字是对张坤昔日千亿管理规模的“敬称”。因为曾为无数基民创造良好收益,在民间,他一度有着“坤坤”的昵称。
随着2019年-2021年大蓝筹泡沫的破裂,长期坚守蓝筹股的张坤迎来滑铁卢,管理规模持续缩水,虽然其目前管理规模在偏股型基金经理中仍排名第一,但往日的风光已然不在,“公募一哥”也鲜有人提及。
今年4月22日,张坤旗下的4只在管基金产品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继2024年收益转正后再次迎来正收益,且这次的收益率都罕见地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但是,这样的表现似乎仍难让资本市场尤其是持有其基金的基民满意,4只基金在报告期内再次被大量赎回。
一季度大丰收
目前,张坤旗下在管的基金产品共有4只(Wind统计,下同),按管理规模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是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和易方达亚洲精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分别为389.08亿元、141.69亿元、43.67亿元和33.78亿元。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是张坤的代表产品,在2021年上半年底的时候最高曾接近900亿元。
在今年一季度期间,这4只产品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8.60%、8.40%、9.74%和6.05%,对比每只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来看,均领先4-5个百分点,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领先程度最低,有4.63个百分点,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领先程度最高,有5.77个百分点(见表1)。
表1:张坤旗下基金2025年一季度净值表现

数据来源:Wind
分析来看,张坤今年一季度的净值增长主要由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和山西汾酒三只个股贡献。
张坤的投资哲学强调长期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且持仓高度集中,上述4只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的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市值的比值长期在70%-80%左右。在行业选择上,张坤也主要关注白酒和互联网两大板块,重仓个股方面,主要有“茅五泸”、洋河股份、山西汾酒、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
在今年一季度期间,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和山西汾酒的涨幅分别为55.34%、19.18%和17.96%,而其它个股则市场表现相对一般,五粮液、中国海洋石油、洋河股份等多只个股在同期更是收跌。
不过,在阿里巴巴、腾讯控股贡献净值的同时,张坤在同期却进行了大幅抛售,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对这两只个股的变动比例分别为-34.01%、-13.79%,易方达优质精选分别为-26.28%、-14.49%,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分别为-31.31%和-14.81%,易方达亚洲精选分别为-37.05%和-20.33%。此外,在白酒板块,张坤3只产品大幅减仓了洋河股份,3只产品小幅增仓了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
对此,张坤在一季报中表示,“本基金在一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了消费和科技等行业的结构。”
基民继续赎回
在2025年一季度大丰收的背景下,张坤管理基金的总规模也由2024年底的589.41亿元再次站上600亿门槛,达608.22亿元。不过,这与每只基金在报告期内净值增长率并不匹配,以589.41亿元的期初规模以及今年一季度的净值增长率测算,张坤的管理规模在一季度应该在639.40亿元,而最新的管理规模与这一数据相差了超30亿元。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基民赎回。
数据显示,自2021年一季度大蓝筹泡沫破裂之后,当年二季度张坤管理的基金就被基民大额赎回,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的净申购份额是-11.14亿份,当年三季度末达到高峰-28.10亿份,此后开始企稳,再之后便是2023年一季度至2024年底连续8个季度的赎回,其它3只基金产品也基本出现了相似的赎回情况。
今年一季度期间,张坤旗下4只基金再次遭遇集体赎回,净申购份额分别为-9.60亿份、-1.15亿份、-2.82亿份和-3.95亿份。按照持续时间测算,易方达蓝筹精选等3只产品的净赎回周期已达连续9个季度,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是连续8个季度(见表2)。
表2:张坤旗下基金近年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Wind
从赎回情况来看,机构资金占据了大头。如易方达蓝筹精选,在2020年底,机构和个人的持有比例分别为23.08%和76.92%,在2021年上半年末时,这一比例已发生较大改变,分别为10.15%和89.85%。此后至2024年底,这一变化仍在延续,而机构的持有比例已降至0.67%,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个人持有比例高达99.33%。
此外,易方达优质精选同期的机构和个人持有比例分别为0.33%和99.67%,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分别为0.06%和99.94%,易方达亚洲精选则没有出现极值情况,分别为10.71%和89.29%,但机构持有比例同样为近几年最低值。可以说,张坤连续多个报告期的“无作为”已经失去了机构投资者的信任。
在长期净值表现低迷,以及基民持续赎回的背景下,张坤管理基金的规模持续缩水,已由2021年上半年末的历史最高值1344.78亿元降至如今的608.22亿元,缩水幅度超过一半(见附图)。
附图:张坤基金总规模变化

图片来源:Wind
一直以来,资本市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基金规模是业绩的敌人”,即大规模基金的管理难度会更大,灵活性会更低。如今,张坤的管理规模已跌落至600亿元上下,虽然对调仓灵活性仍有限制,但相比千亿规模的限制已大大降低。
那么,张坤在这种规模下是否还能重现2021年的高光时刻呢?对此,大道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