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美团开战,火锅的转机来了!
1. 京东大战美团事件
2. 京东的三个深层目的
3. 火锅人从中看到哪些价值
第 1827 期
文 | 张冬
京东和美团,到底
在抢什么?
最近,京东与美团激战正烈。
4月21日上午,京东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文中说,近期,有竞对平台再次玩起“二选一”游戏,强迫骑手不能接京东平台的秒送订单,如有违反,会采取封杀措施云云;信里还说,京东会推出紧急援助措施,其中包括,所有骑手的对象安排工作,超时20分钟外卖免单。
◎京东黑板报,言辞激烈
4月21日晚上,美团回怼,发布《关于已辟谣谣言被某平台再度利用的说明》,文中称,4月19日,有人造谣“去其他平台跑单会被美团封号”,今日,某平台转发扩散该谣言。暗指京东传谣。
◎小团有话说,紧急澄清
今天,京东app做了升级,主要针对的板块,正是外卖。过去,两家总暗战,这回,彻底摊牌了。
2月份京东入局外卖,4月份才图穷匕见,这两个月来,京东无疑在等一个美团犯错的机会。
时间往前移,4月12日上午,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兴冲冲地送上人头,发个小作文,傲慢地表示,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
如此不可一世的发言,估计王总是忘记了多年前因为垄断被罚34亿的疼痛,又或许,这点钱早已捞了回来。
◎让人如鲠在喉、如芒在背的小作文
在小作文中,王CEO犯了一个挺大错误——他介绍了“即时零售”的市场以及美团的做法。
关于王总的小作文,总结起来有三点,一、零售市场非常大;二、美团订单非常多;三,别的企业都做不成,尤其京东,大而无当。这个成语够狠,意思是,你京东虽然大,但没啥用,废物点心一个。
看似三点,其实就一句话——你们,包括京东,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团赚大钱而毫无办法。
中国文化讲究财不露白,低调做人,一旦露富,易遭抢夺,做人高调,易成靶子,一篇小作文,得罪一堆人,甚至连圈外的人都看不下去了,王总这水平,确实高。
而此时的京东,还在隐忍。有人给刘老板反映,姓王的攻击京东,刘老板回应,关心一下大风中的快递和外卖兄弟吧,打嘴仗没有社会价值。
◎云淡风轻的回应
四两拨千斤,优雅,实在优雅。
三天后,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定位24小时服务的购物平台,主打“30分钟送达”。
该说不说,很多企业的行为总令人莫名其妙,本是喜事,却总感觉像是挑事。因为当天在美团的宣传视频中,美团居然跟“传统电商配送”做起了对比,并且很诡异地出现“你的东东再等等”标语,配图也跟京东的吉祥物小白狗高度相似。
你家有喜,自己高兴就得了,提别人干嘛?于是,一些“看出殡不嫌殡大”的行业人士趁机拱火,纷纷表示,这是“内涵”京东。
◎疑似内涵
骂到家门口了,还能忍?
于是,4月15日晚,刘强东去年的一次内部讲话录音上发布了出来,剑指美团,控诉其吸血无良,枉顾食品安全,简直倒行逆施、天理不容,听强子这愤慨的劲头子,不知道的,还以为美团杀了人。
一边是漂亮的数据,一边是正义的言辞,在商家和小哥“苦美团久矣”的前提下,刘强东的发言和随后一系列措施的发布,无疑是在收服人心。
这正是京东的高明之处,抢夺的是“即时零售”市场,但总感觉是在“抢人”,暗度陈仓,棋妙一着,当然,京东抢下即时零售的市场,没人送也不行,还得抢人。
实际上,美团做即时零售已经好多年了,直到去年快闪仓数据公布,同行才一惊,好好好,原来你这么玩是吧。
什么是即时零售?举个例子,你在京东上买个手机,次日达;你在美团上买个手机,30分钟达。美团是即时零售,京东不是。
◎小哥辛苦
你好好送个盒饭就得了,还要送手机、生鲜、数码产品?还要即时达?这不扯的嘛,大家流量都见顶了,我好容易弄个京东秒送,你搁这跟谁俩呢?啥也别说了,掀桌子吧。
京东入局外卖,是典型高频打低频的玩法(美团是低价打高价),用品质外卖吸引用户,提升京东APP的日活量,毕竟,顾客在点外卖的同时,还能顺便看看日用百货、数码等京东优势品类啥的,说不定捎带手就买了。在日活量这块,美团是1.8亿,京东是1.2亿,所以在整个事件中,京东基本在防守,而且防得有点绝望。
当年,美团从百团大战中杀出一条血路,一方面是用极高的效率产生无可比拟的规模效应,干掉对手,另一方面,用的就是这招,让品质商户入局,给予补贴,当商户彻底爱上美团时,美团开始让这些“挚爱亲朋”加钱。再往后,美团走着走着,就把“品质”给弄丢了。
如今,京东走上擂台准备手撕美团,这就好比,十几年前,美团向人群中发射一颗炮弹,炸死一大片;十几年后,还是这颗炮弹,呼啸归来,且裹夹着浓重怨气,正中眉心。
◎京东外卖小哥
不过,美团这么做,也有苦衷。2024年其财报显示,营收3376亿,净利润358.07亿,同比增长158%;2024的京东,营收1.16万亿,净利润413.59亿,同比增长71%。
一个是增长不少但利润不大,想扩大市场多挣点;一个是利润还行但增长乏力,想弄点流量多挣点。这是京美大战的根本原因。
战火是美团挑起来的,京东求之不得,再说,还有很多闲散人员时不时拉拉偏架、火上浇油啥的,一时半会儿熄不了,吃瓜群众等着看新闻就好。
如果说当年百团大战时,美团面对的是些野路子的草莽流寇,那么,这次面对的,是荷枪实弹的正规军,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而且还有个不太容易犯错的带头大哥,另外,最关键一点,在中国,不会让任何一家民营企业独大。
◎究竟谁能抢占即时零售市场
除了招惹京东,美团还对标起盒马,准备重启“美团小象超市”线下开火,战线拉这么长,可见美团真急眼了。
火锅老板,咱们也别光顾着看热闹,在这场“京美大战”里,你学到了什么?
京美大战给火锅人的
3个启示
在这场大战里,京东和美团争夺的无疑是即时零售市场以及重构行业规则的话语权。
赢得了即时零售市场,就是赢得了流量,流量即民心,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牌入侵,他们要做的事,是“近生意”。
随便买个物品,一会儿就到,还有什么比这种方式更能接近百姓生活?每天每时都在触达老百姓、触达流量,对电商而言,这种诱惑实在太大。
启示1:抓住社区流量,做好街坊生意
这也是这两年社区火锅、街坊火锅、邻里火锅爆火的原因,出门就能看见、吃上,不必跑远,只要价格公道,产品没大毛病,一般都会复购。
◎社区火锅
另一个客观原因是,商场将流量释放了出来,这些年,商场的同质化、消费的疲软、电商的冲击,使得商场频陷困境,大众不愿跑这么远买东西,即便去了,更多的还是“逛而不买”,顾客看到心仪的商品,第一反应不是“拿下”,而是点开手机“搜下”。我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这种困境,给了瞄准“近生意”的商家机会。社区火锅就是其中之一,像背靠大厂的我的小板凳街坊火锅、今年风很大的笨小孩菜市场火锅、开了30年又翻红的年白火锅,都是佼佼者。
这些火爆的社区火锅,主要特征有,一,客单低,有的四五十元就行;二,产品不差,网上流行的产品,说上就上;三,不重场景装修,给社区居民以接地气之感,不至于让顾客与品牌产生距离;四,人情味足,街坊四邻来得次数多了,口味习惯都熟悉,处成朋友,粘性拉高,复购也有保证。社区火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跟即时零售一个逻辑,就是“近一点、再近一点地接近顾客”。
启示2:得天下者,乃品质与效率
京东推出外卖与美团打,不断强调“品质”二字,这很符合当下的消费需求。
过去,大众消费强调性价比,最近两年,一直呼唤“质价比”,只便宜还不行,你还得品质好。
◎有点品质
这是京东的聪明之处,不说美团外卖不好,只强调自己有品质,而且对于“品质欠佳的商家”,京东给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某平台抽佣太高,以至商家无法使用高品质食材,因为成本顾不住。
京东的定位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企业,其外卖定位品质,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人家供应链本来就能打;美团的定位是科技+零售,啥都能买,而且贼快,美团以此扩充产品线,也没问题。
一个看到的是品质,一个看到的是效率,都是当下大众的追求,火锅行业也应看到。
效率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汽车代替马车,让人走快了;机器代替人工,让活干快了;线上APP的兴起,让选择更快了。一切是效率使然。
火锅也是一样,预制菜和供应链大厂的崛起,让火锅更快了,虽然大众对预制食品多有抵触,但相信未来随着制度和规则的完善,预制菜一定会被接受,因为它改变了餐饮的效率。
◎有点效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众对效率和品质的追求会更盛,而且随着“孤独经济时代”的来临,餐饮会越来越追求效率而削减其社交属性,这两年一人食火锅和快餐的兴盛,也正说明这一点,目前一些火锅店也开始有了快餐属性,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谁能有效地解决效率和品质问题,谁就能走在前面。
启示3:找到供应链的终极价值
京东靠着严苛的选品机制和顾客反馈体系,使得其产品很有品质,而美团凭借着3万快闪仓(预计2027年会增到10万,京东仓库目前是600多个)能使产品极快地送到顾客手中。
如果京东和美团开打,美团响应并接招,就会被京东拖入其最擅长的领域——持久战,并以此拖慢美团闪购的业务步伐,美团即便不被拖死,也得扒层皮,美团喜欢速战速决,京东却相反。京东想用时间换空间,美团想用空间换时间,但目标很一致,都是获取流量。
品类多,是美团和京东的共同特征,不同的是,美团快而不太好,京东好而不太快,有了多、快、好,就差“省”了。
◎某火锅店门口菜单
偏偏“省”是当下消费趋势,那么,谁让消费者更省,谁就能得天下,快和好,老百姓很难分出优劣胜负,“省”却是最直接的。
京东以供应链见长,如果能解决掉“快”的问题,未来再解决“省”的问题,那么,零售行业的格局就会彻底改变,同时,也会大大加快各行各业的连锁进程——人们会用京东的零售逻辑来迁移到本行业使用。
火锅行业也是如此,现在品类很多、品质化产品和品牌也越来越多,在效率上,也有品牌做出表率,如果能解决掉“省”的问题,餐饮行业会向前跨越一大步,因为“省”意味着,供应链的效率已经到了非常圆熟、极致的境界。
这两年,行业经常讲,任何品类都值得用供应链重做一遍。
这里的“重做”,是产品的创新、是效率的提升、是有效的触达、是多元的方案,但很可惜,并不是价值的重塑,当极致的供应链能够深入到县城乡镇的犄角旮旯时、当每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极致供应链平价质优的产品时,那时候的火锅行业(包括其他行业),才会跑出更多的冠军品牌。这才是供应链真正的价值。
◎火锅店创新产品
目前,火锅品牌对供应链的要求,还停留在价格和速度上,没想清楚供应链对行业、对品牌的意义,重塑价值自然也无从谈起。
当然,我们不能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步子不能迈太大,但作为火锅人,还是应尽早明晰“拼价值”的意义。
写在最后
从局外人的角度看,京东对战美团的目的,拢共分三步,“靠近流量、抢夺流量、留存流量”——用刚需产品靠近,用品质产品抢夺,用“多、快、好”来留存。
对于京美二者而言,“省”是一道门槛。
相比之下,拼多多却主打一个“省”,尽管它不够好,也不够快,但其2024年财报显示,卖了3938亿,赚了1124亿,跟两位老大哥比,这个数据,多少有点贴脸开大。
所谓的门槛,在拼多多看来,不过是块寻常木板。足见,“省”的市场有多大。
昨天,怀着一定动机的刘强东,送起外卖。对于该事件,很多媒体迅速跟进,有标题这么写,“刘强东亲自送外卖,当事人晒合影:这是他送的第一单,收外卖时门口站着三个人,花了20多元点的湘菜”。
强子这营销思维,兴哥真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