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基金经理掌管千亿资金 长信基金这位基金经理啥来头?

500

培养一位成熟的基金经理需要多久?某头部公募基金董事长在2023年年度投资策略会上给出的答案是“20年”。

据他介绍,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员需要10年,然后担任基金经理做投资,还需要经历两个牛熊的周期。一个牛熊的周期至少是5年,经历两个周期才成熟。所以,相对成熟的基金经理需要20年。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多数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的年龄段集中在40岁以上。然而国内公募基金却把这培养基金经理的时间大大缩短,许多“速生”基金经理还未经历过市场风浪,亦无可验证的投资记录就被委以重任,让投资者不得不为之捏把汗。

这在一些中小公募基金中表现尤为突出。比如,长信基金旗下就一位只有1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被委以掌管千亿资金的重任。

天天基金网显示,长信基金旗下基金经理俞玮晨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074.95亿元。而这位千亿基金经理2023年12月才入职长信基金,2024年2月才开始管理基金产品,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其管理资产规模就突破了千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末,长信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仅为1946.93亿元。意味着,这位新手基金经理几乎掌管了长信基金资产半壁江山。

让人惊讶的是,这位千亿基金经理在网上资料乏善可陈,只知道他是法国雷恩商学院国际金融研究生毕业,具有基金从业资格,曾在浦银安盛基金担任过债券交易员、债券基金经理助理,但此前并没有管理基金的记录。虽然,他管理的基金主要为货币基金产品,风险较低。但是让一位新手基金经理掌管大部分资金,其合理性仍值得商榷。

不过,这种现象在长信基金并非个例。2024年12月才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的王祎杰在不到半年时间管理资产规模已经突破百亿,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82.13亿元。这位百亿基金经理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曾任职于先锋基金,2019年8月加入长信基金,担任过债券交易员。不过此前也无独立管理产品经验,但目前其管理产品数量已经达到了7只。

新手基金经理“挑大梁”背后透露出该公募基金或缺乏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据了解,业内在基金经理人才培养上大多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某全球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根据公司的传统,在升任基金经理初期,将与现任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产品,‘以老带新’以促进新基金经理的成长,也最大程度上去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人才是公募基金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制约长信基金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老牌公募基金,长信基金成立于2003年5月,成立时间并不算晚,公司的控股股东为长江证券,同时还有湖北能源集团、长江电力、长江三峡等大型央国企作为重要股东。

不过,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长信基金发展明显掉队。当中国公募基金从千亿规模跨过30万亿大关,同期成立的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向万亿进发时,长信基金还在千亿规模上徘徊。

而且长信基金股债失衡明显,在长信基金1946.93亿元中,股票型基金规模只有20.73亿元,混合型基金149.95亿元。

长信基金主动权益类人才也较为匮乏。在当年明星基金经理安昀离开后,长信基金目前除了老将左金保、高远、宋海岸外,其他基金经理投资经验大多在三五年以内,业绩表现也较差。(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