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退群"、COP29哑火,药明康德如何坚守气候逆风局?
导语: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尽管国际政策复杂多变,但企业依然可以践行自己保护地球的独特方式。
“在自然面前,人类变得如此渺小。”
这是一句来自电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经典台词。
回顾2024年,气候变化不断为人类敲响警钟。破纪录的降雨量、灾难性的洪水、超过 50°C 的热浪以及持续的山火爆发,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未来。
2025年初,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报告,确认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人类活动造成的前所未有的酷热将持续十年。
今天,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Earth Day)。与往年不同的是,全球多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二次退群”,多数国家未能按时提交《巴黎协定》的新气候目标,这些无疑给全世界的努力泼上了一盆冷水。退出《巴黎协定》、支持化石燃料、取消能源限制……美国“特朗普2.0时代”的一系列政策变化,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理念的冲击让人无法忽视。
“唯一确定的是我们处于不确定之中”,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特点,尤其是近期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得尤为明显。
穿过眼前的迷雾,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地球只有一个,正如生命只有一次。人类依然要在这个蔚蓝的星球上繁衍生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幸的是,依然有许多负责任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向前,知名CXO企业药明康德就是其中之一。
2024年,药明康德在MSCI、EcoVadis、CDP、S&P Global等权威评级中均获得高度认可。ESG需要长期的系统性实践,因而,药明康德这样的整体表现很难一蹴而就,无疑是长期以来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不断积累的结果。
身处医药健康产业,药明康德并不局限于守护全球病患的健康与福祉,还关注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样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
01 保护地球,行动与责任同行
新加坡以其优美的环境和绿色科技闻名于世,一直被誉为“花园城市”。
在2025年地球日前夕,药明康德新加坡基地携手当地致力于水环境生态保护公益机构Waterways Watch Society,在碧水环绕的裕廊湖畔花园(Jurong Lakeside Garden)开启了一场净化城市水域及周边环境的特别行动。志愿者们沿着公共步道展开系统性清理,共收集25公斤垃圾,包括塑料制品、纸质废弃物及其他不可降解材料。
此外,药明康德每年也会在全球多个运营地开展一些环保行动。在2024年,药明康德美国圣地亚哥基地的员工志愿者就共同参与了当地开展的海洋环保净滩活动——圣地亚哥海岸清洁日(Coastal Cleanup Day in San Diego)。志愿者们沿着圣地亚哥海岸线,徒步5公里,当天捡拾了121公斤塑料及其他海洋垃圾。
这些只是药明康德长期以来在全球积极参与运营所在地社区活动的小小缩影。正如药明康德新加坡基地负责人罗文雄在环保活动中所说,“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根植于在公司的日常运营工作,更深深融入我们的创新赋能以及社区共建的每个环节。”
一直以来,作为医药健康产业的赋能平台,药明康德为全球的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新药研发生产服务,数万个研发项目每年在药明康德的平台上运转,因此,药明康德的环保行动,对上下游的价值链都在产生积极的影响。
药明康德更多的守护人类与地球健康的方式,就藏在2024年的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里。
02 气候治理,承诺与行动并重
为了让电影中的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场景不要出现在现实世界中,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15年联合签署了《巴黎协定》,承诺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将本世纪全球升温保持在高于工业革命前水平2℃之内。
然而,在美国从《巴黎协定》“退群”的阴影之下,2024年底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 29)未能够实现多边合作,共同制定气候变化行动的预期。许多国家都在设定气候变暖的目标和行动上打了“退堂鼓”,但药明康德始终坚持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展现出在政策多变环境中的定力。
气候治理需要长期的战略指引,绝非一朝一夕。早在2021年,药明康德就明确设立了为期“十年”的前瞻性气候变化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药明康德在气候变化目标中承诺,以2020年为基准年,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分别降低25%。
为此,药明康德积极探索在运营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推动自身能源结构的平稳转型。
药明康德通过购买绿电、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等举措落实可再生能源应用,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2024年,药明康德大幅增加绿色电力采购,共计采购绿色电力58,333兆瓦时,占总用电总量的7.20%,同时,计划逐步探索在主要运营基地开展光伏发电设施安装项目。目前,药明康德位于瑞士的库威基地已安装屋顶光伏板,通过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
此外,药明康德还将低碳理念深入到业务运营的各个方面,开展了余热回收、绿色出行等一系列举措,2024年,药明康德的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基准年降低了12.15%,89%的主要运营地获得了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部分运营基地获得了ISO 5000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为了进一步科学性、系统性的降低碳排放,药明康德已向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提交了科学碳目标,致力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探索环境保护的系统性管理策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助推价值链绿色低碳发展。
03 科技向善,依然是大势所趋
正如《经济学人》所指出的,“ESG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基本面”,这一趋势不会因单一国家的政策变化而逆转。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医药健康产业也正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包括知名的辉瑞、赛诺菲、葛兰素史克、罗氏、诺华等大型药企,都设立了清晰明确的环保目标。
作为合作伙伴,CXO企业承担了赋能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和生产的角色,也同时承担这些研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药明康德的可持续发展举措,也在带动上下游价值链共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减少碳足迹。
在医药健康领域,“科技向善”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通过科技升级实现环保目标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年来,药明康德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积极为行业提供绿色、环境友好的工艺开发路线,推动了用酶代替传统的化学反应试剂、用连续化技术进行封闭的化学反应,以及增加溶剂的回用与回收,并严格控制原料耗用等一系列举措。
仅2024年,药明康德支持超过150家全球客户在500多个项目中应用连续化生产技术,减少超过1,500吨废弃物排放;同时,支持超过50家全球客户在80多个项目中应用酶催化工艺,有效减少了有机溶剂使用约1,800吨。
通过工艺的革新和能效的升级,领先的“绿色科技”也可以兼具经济性优势。越高效的反应,越少的废弃物,意味着这些举措在让新药的研发生产流程更加环保的同时,也兼具效率和成本的优势,带动了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绿色”工艺水平的优化。
如今,药明康德凭借其科技和卓越服务的追求,赢得了约6000家全球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的长期信赖。先进的工艺水平为药明康德赢得了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从而具有了更多的竞争潜力和发展韧性。每年数万个客户项目在药明康德平台上运转,成为挽救生命的药物,成就了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从药明康德的发展可以看出,保护环境并不是想象中的“负担”,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科技向善”的魅力。
2024年,药明康德还成为了PSCI(制药供应链倡议)供应商合作伙伴,我们可以看到,药明康德不但主动自发投身社区公益,也正在通过平台能力与技术,不断为行业与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已经找到了自身保护地球的独特方式。
04 写在世界地球日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课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如今,距离《The Day After Tomorrow》这部电影的上映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当初电影中的冰雹、洪水、龙卷风、冰川坍塌……曾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却也不禁让人恐慌,这样的画面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如果人类不重视环境保护,继续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所导致的后果往往不是我们所能预计的。
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来临之际,愿我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独特方式,共同守护地球,守护人类的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