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背后,西南何以异军突起?
AI驱动优势产业升级
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区域竞争格局。
这一“高创新、强渗透、广覆盖”的经济形态,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成为全国重点布局的领域。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等七项重点任务,各地数字经济的新一轮竞逐悄然拉开。
凭借这股数字力量的加持,西南区域顶流频出——4月18日,“吒儿”归来80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球票房超过156亿元,晋级全球影史排行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更早之前,《王者荣耀》荣登全球手游收入榜首,也曾引发世界瞩目——星光璀璨下,西南区域成为数字经济版图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根据《2024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成都(第7)、重庆(第8)、昆明(第21)、贵阳(第28)均跻身数字经济百强市前30位,而成渝等地跻身全国数字经济第一方阵。尤其是,贵州算力规模突破55EFLOPS,成为中国南部最大数据中心聚集区;成都数字创意产业聚集人工智能企业超千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500亿元……
从更大范围看,成都为何能够成为数字文创高地?西南异军突起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数字密码”?
01
深耕
从“爆款频出”到“文创高地”
不久前,哪吒和敖丙的大型雕塑落地成都高新区锦城湖畔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这个被称作“哪吒老家”的地方,也成为热门打卡地。
今年以来,《哪吒2》在海内外持续爆火,成为全球现象级IP。这不仅使得宜宾翠屏山、河南西峡县哪吒庙等相关景区游客猛增,就连贵阳越界影城也凭借其亚洲最大的IMAX GT激光巨幕而吸引了一波流量,堪称 “一座影院带火一座城”。
“爆款IP”还在持续释放能量。就在4月16日,成都抛出一个国民级“王炸”——《王者荣耀》与《哪吒2》官宣“联姻”,双方将基于IP在游戏道具、皮肤等方面进行合作,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第一。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
一个是在全球手游收入榜上霸榜多年的“王者”,一个是新晋全球票房第五的中国“影帝”,作为发轫于成都、交集颇多的两家“链主”,此番以 “王吒”之名出道也势必带给全国数字文创市场更大的震动。
倘若将视野放大,成都的江湖地位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可以追溯到2005年,腾讯西进,设立成都办事处,陆续落地游戏研发、新文创、美术、动漫等重要基地,2015年《王者荣耀》横空出世,成为全球第一个日活跃用户达“亿”级的产品。
两年前,《王者荣耀》国际版本《Honor of Kings》登陆巴西,如今其已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领国产游戏出海的浪潮。同时,腾讯云为全国90%的头部游戏厂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为游戏相关产业链出海提供底层支撑。
这还只是腾讯一家企业与成都的“同频共振”。放眼这座游戏产业“高地”,还可见金山、中手游、育碧、完美世界等一批头部企业。据统计,成都游戏相关企业已经超过7000家,游戏产业及相关收入近700亿元,游戏产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约5万人,规模居全国第四。
与此同时,动漫和游戏产业的强劲增长也助力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创名城”,近三年文创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达到12.6%。数据显示,成都现有各类数字文创相关企业1000多家,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百余家,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从2017年至2024年,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从793亿元上升至287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从5.7%上升至约12.2%。不论是对外输出作品,还是对内贡献份额,成都文创已然是第一方阵的水准。更重要的是,其继续“登高望远”的决心与恒心——
根据规划,未来5年,成都将培育和发展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数字文创龙头企业15家以上,规模以上数字文创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数字文创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02
升级
数字技术加速产业发展
“成都的发展就像哪吒一样,不认命、不服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人被这种顶流IP与城市的互动圈粉,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城市开始追问,为何是成都?成都做对了什么?
一个被反复提及的词,就是“生态”。
比如,《哪吒2》片尾字幕里,一共出现了138家动画制作公司、4000多位动画从业者,成都和重庆企业以及本土院校的身影清晰可见;而孕育“哪吒”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内,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形容,“一杯咖啡的距离”就能串联起动画产业链的上下游。
大量富有想象力的人才和企业在此聚集,为成都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吸引着更多有识之士“加盟”。成都为何会有如此强大的“磁吸”能力?
事实上,早在2000年初,国内动漫网游还处于拓荒期之际,成都、重庆就已躬身入局,建设首个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引进腾讯、金山、育碧等科技公司,推动文创生态从“盆地”向“高地”跃升。
目前,成都已聚集腾讯、西山居、育碧、完美世界等网络游戏相关企业超过7000家,游戏产业及相关收入近700亿元,游戏产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约5万人,规模居全国第四位。
这背后,既有四川、乃至成渝地区产业政策的“托举”,也离不开一大批科技公司对当地产业的参与和助力。
过去 20年来,我们持续深耕西南区域,建立双总部基地和当地团队,覆盖游戏、工业、汽车、文旅、零售等核心业务。截至今天,腾讯在西南的员工数超过 13000人,服务了超过 6万家西南客户。
在4月18日举行的2025腾讯云城市峰会·成都峰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
头部大厂的“加持”,进一步支撑西南数字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基于20 多年在西南的深耕,在面向西南区域核心产业和差异化需求时,腾讯形成和沉淀了“因地制宜,一省一策”的策略。
例如,面向重庆制造业集聚的特点,专门在渝成立腾讯云工业互联网智能产业总部,目前已吸引一千多家企业落地注册。除此之外,在科技研发、文旅、零售、公益等诸多领域,腾讯都有着积极投入和丰富的实践。
03
点燃
拥抱“AI +”重塑产业新优势
当前,西南各省正加速拥抱“AI+”。今年初以来,贵州、四川、重庆等地陆续出台人工智能产业行动方案或相关政策,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应用。
比如,贵州提出全力抢占智算、行业大模型培育、数据训练三个制高点;四川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重庆则要构建“数据—算力—模型—应用—安全”全链条支撑体系,推动技术、平台、场景、生态等协同发展……
而这种积极,很大程度上与数字经济带来的“甜头”紧密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超5000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8.2%,成都、绵阳、宜宾、德阳等4个城市入围2024年数字经济百强市。与此同时,云南、贵州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均在10%以上,展现出西南区域数字经济的活力。
在谈及西南地区借助AI升级本地产业链时,腾讯云副总裁王前表示,未来,几乎所有产业都会因为AI时代的到来产生不同的升级,帮助很多实体产业去打破现在低增长新常态的现状,带来一些新业务的增长。
“重庆农商行就是全国金融行业第一个引入 DeepSeek的商业化银行,这背后其实是腾讯在帮助完成搭建。” 王前表示,其内部会搭建一个AI小渝应用,快速去服务内部员工的知识问答。这也是借助知识引擎去搭建行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尝试,“底层模型变强,加上应用层知识引擎到位,很多传统制造业问题会被人工智能解决”。
这其实正是“AI+”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缩影。更为重要的是,成都、重庆、贵阳都是“东数西算”的全国枢纽版图上的重要节点,逐步形成“算力底座-智造中枢-前沿应用 ”的格局,成为西南区域跃升为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的稳定支撑。
其中,贵阳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24年算力规模突破55Eflops,单位算力成本较东部低40%。重庆依托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两化融合指数、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居西部第一。
“实际上,我们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甚至智能交通方面,也在重庆做了很多布局。参与了重庆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也跟长安汽车合资成立了梧桐科技,这些也表明我们在重庆去建设自己的算力设施,同时也会把这些互联网相关应用跟当地产业做一个深度结合”。王前说。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就与腾讯携手推进辅助智能驾驶研发。在此过程中,腾讯负责提供数据合规、数据闭环、算力一体化服务能力,通过云端地图数据+高性能算力、存储和网络最大限度保障数据闭环与模型训练效能,从数据采集完成到最终推送训练效率提升 50%。
这也是AI驱动当地优势产业升级的重要缩影。从更大层面来看,以成渝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汽车、游戏、制造、旅游等产业发达,也正在借助腾讯混元大模型等前沿AI应用,催生更多新的应用场景,也重塑着产业竞争新优势。
文 | 淡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