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低的问题,虽然各个部门都努力了,核心问题无人负责

首先看一个现象:二胎、三胎、生育后有买房优惠、多生多给好处。但是目前所有的政策都围绕着之后的事情去画饼,唯一的就是不碰一胎政策。

结婚率和新生人口的问题,你光出台一个奖励三胎有意义吗?

(这里额外提一嘴,各种多胎政策,负责牵头拟定的部分是卫健委,以前的计生委已经取消了。)

为什么?是不敢,不愿意,有利益团体阻碍,还是觉得没用,又或者其他的什么问题?

现在开始推导:一胎是不是刚需?有点像,它是什么的刚需?是结婚后的一对新人的刚需。

不提极端情况,一般来说,结婚后,大部分都是要小孩的,不然就不结婚了。

所以一胎不是生育问题,和二胎三胎不一样,不是出优惠或者补贴就会生的,而是要先进入婚姻。

婚姻不归卫健委管。

那归民政局管吗?不,民政局就是一个做结婚登记的。

它也尽了努力:可以身份证登记结婚,不用户口本了。

婚姻靠的是婚恋市场撮合,要不你就自由恋爱,要不就相亲。

既然是市场,是不是要规范市场?请问这是一个什么市场?

商品市场?消费市场?属于市场监督管理局管理吗?

答案是不属于,人不是商品,即使有价格,也不能端上桌明着吃,得暗地里吃。

这个市场没有法人主体,都是家庭个体,男女个人。

所以不属于市场监督管理局管理。

那么市场监督管理局是否有努力呢,也有相关的新闻,比如整治婚姻中介,打击中介婚骗。

那婚恋市场归司法部门管吗?婚姻法,由全国人大拟定,刑法、民法典也是全国人大定的。

可这是法律,各个司法机关管的是法,不是市场。

现在可以放出结论了:

一胎的本质是婚恋市场,婚恋的本质是消费集合,它不归卫健委,不归民政局管,不归市监局管。

整治婚恋市场,最多只能由市监局、司法机关整治到婚姻中介这一层。

而高额彩礼诈骗、个人婚骗、非公司的违法犯罪团伙、个人诬告,目前只有司法机关去管个人,而且不用考虑对婚礼那市场的影响问题。因为法不是司法机关定的,是全国人大定的,执法是司法机关负责,但又不用管对社会的影响(理论上要管,实际上不咋管)。

劳动力再生产的产业链如下:

社会思潮(无部门负责)→男女观念(无部门负责)→恋爱/相亲消费(市监局只能整治婚介)→婚姻消费(彩礼是个体商业行为,车房捆绑利益团体)→一胎(卫健委负责)→二胎(卫健委负责)→三胎(卫健委负责)......

其中和一胎数量挂钩的最关键的要素是社会思潮、男女观念,无任何部门为此负责。

这就是为什么出了很多政策,但核心问题始终不处理的缘故,因为无人负责。

一个没有法人的市场,不管它是人口市场、商品市场还是奢侈品市场,能改变市场的只有市场本身。

能整治市场的,目前就只有你们自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