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同学关于丰都县农村调研的总结

来源: 真理Bu备忘录公众号   作者:马三娘​

  前言

  一开始是想列出各被调研的家庭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的照片。后来我认为并无太大意义,因为主要目的不是感受生活艰苦。所以主要讲一下经验和发现的问题。

  一、时间问题

  一开始信誓旦旦准备一天走访一个村,事实上,要把一户人家的基本情况摸清楚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经常会遇到村民与你吹一些事情,比如上次我们竟然问出一桩杀人案,你又不好打断别人离开。或者有些家庭,或是由于曾经碰过壁,“摔过跤”等原因,害怕得罪村干部,不愿意透露家庭情况。这个劝说的过程也是相当浪费时间。

  二、交通

  在靠近乡镇和重要公路的村庄,生活条件是相较不错的。要去贫困的地方还得往山区走,幸运的是朋友亲戚愿意送我们进去。路上会有滑坡。以至于后面的路,车子也无法同行了。从地图上看,几乎是各个村都通了路,然而实际上,许多路是无法通车的。以至于我们无法到达更加深入,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

  三、发现

  1、时常听到男女比例失调,但是并没有真正感觉,到了农村才发现,基本上一个村有超过50人的单身男性(不考虑青年,基本上也没青年)年龄50-60岁较集中。包括遇到一家两兄弟都是单身,这家人算是绝后了。

  2、我们三天分别到了三个镇的三个村,有一个共同点是,每个村民对政府的评价基本是:“上面政策好,底层执行差”“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有部分应该拥有的没有,而干部亲朋不该有的有了”。

  关于基层腐败的原因不同村情况不同:初步看法是,

  一:选举不公开,徇私,有贿选,强迫选情况。

  二:有被村民选举出来的干部或虚职,或被钦定的干部架空。

  三:候选人挨家挨户上门进行投票,以致于村民不好意思不投对方票。

  四:监察机制没有,上层视察,村民或者是不能去反应情况,或者是上层不管不听认为你在乱说,或者是直接到村委活动室走形式,不寻访。

  五:举报后,上层把责任一层一层推向下级,结果举报情况也就不了了之。

  四、危房问题

  除低保五保建卡外,在农村有许多相应补助政策,如危房补助。许多房子基本上不能住人,要重建,政府(当地)会补助2万1000元。或者是维修,补助1000-3000不等(修好了政府再给钱)。事实上,当地村民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情况,一年能卖出1000多元左右农产品。要重建一个房子,仅2万1是不够的。(我们碰巧遇见一家拿补贴修房子的,父子二人,儿已经40几了,因为没有像样的房子,也没娶到人,四处借了5万,再加上政府补贴,才修了一个房,根据他们的劳动力状况加上经济情况,借的钱至少得还10几年)个人认为,不同地区农村生活水平不一样,经济条件不同,由于要修好了再给补贴,很多家庭基本上没有钱去修,因为补贴不够。也有村民修好了,政府没给补贴。

  有趣的事:据当地村民讲,一次有领导下来视察,放眼望去一排危房,当时领导大怒,还说队长(村下面分队)是谁,简直是混账,这些房子能住人吗?旁边的村支书说,要修可以,至少20几万,然后领导说算了算了。

  五、不敢看病

  许多家庭是因病致贫,而这里是不敢看病。遇到一户村民,2岁的孙女患病,自己找亲戚四处借了七万才治好了。他家的收入是每年1000多,他说帮儿子还一辈子,剩下的儿子自己还。他家房子也是危房,以致于儿女基本上不回老家,过年也仅是回来吃完午饭就走,不敢住。问:“为什么不去镇上和儿女住”,答“他们自己都穷,住也住不下,去是添负担”。

  也遇到一个单身汉,50来岁,碰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帮朋友池塘养虾。他不回家的或者说他没有家,他四处帮朋友打理鱼塘之类的,我以为会有工资,结果,所谓的“朋友”只是给他一口饭吃,他还觉得对方是朋友,而我仿佛看到了奴隶的身影。因为没有居住在户口所在地,四处漂泊,所以没有低保五保啥的。问他以后生病了怎么办,没有钱治疗,又没有政府补贴。回答是一种看破生死的坦然无所谓“得病了仅它(方言,相当于管它的无所谓)”。然后让我们好好读书。

  六、弊端

  由于调查时间短,不深入,不具体。许多具体的情况不够深入了解。所以有一些村民回答的真实性不能保证。

  由于只是一个县的大致情况,不能以此概括全国情况。有初步发现:县政府关于扶贫工作不积极,无作为,“只要饿不死就行”。有关产业扶贫等政策要么没有,要么宣传不到位,以至于农村剩下的劳动力不能有效利用,脱贫更难,也就是说政府没有起好领导作用。相对于广东,甘肃等省市某些县的扶贫方法差的很远。如广东“乡贤会”模式,甘肃金融性扶贫。

  乡村监察和选举等政策需要建立和完善。同时发现,今年经济改革带来的影响巨大,很多村民在外面没有拿到工钱返乡了。当然这是一个大问题,波及的不仅是工人,实体经济受最大影响,小个体户也很困难。。。基层的许多问题,并不是一下能说清的,相当复杂。仅仅依据别人的一些报告,也是不够的,“绝知此事要躬行”不是没有道理。仅从线上讲座获取工人维权信息,仅凭理论知识要解决实际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