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二百七十六集) 罗国正

美学心得(第二百七十六集)

罗国正

2025年4月

 

3275、人类将迎来真、善、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机合一的天人合一(可简称为“天人机合一”)的境界已渐露头角,在优秀的人群中迅猛地发展。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人类在基因、医学等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有新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等。这样,必然较快地导致人们进入衣、食、住、行基本上无忧虑的状态,有更强烈追求真、善、美的愿望和活动。另一方面,社会更多的力量、或相关的实力机构将加大对真、善、美的教育和宣传,对在真、善、美方面有突出贡献、或具很大社会价值的人物、人群强化支持、援助的力度。例如,优先得到健康和长寿基因密码、药物的调整,或用先进的生命、基因技术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将他们的基因、身心、或思想、动态等形象地、或象征性地尽可能相似地以碳基生命、或硅基、或其他基的生命复制出来,让他们长久地留在人间,进一步有助于人间真、善、美的壮大、发展。当以上情况在世界上逐步走向普及时,连有实力的个人、或家庭、家族、或企业、或单位都有能力、或资金完成这种复制时,这种现象逐步普及已不可避免了,并进一步发展到广泛的公益、慈善事业。这样,真、善、美的力量借助科技、设备,形成了强势,而假、丑、恶的力量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甚至失去了最强大的科技力量和相应的设备,会逐步走向衰弱。假、丑、恶的人,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将他们复制、宣扬的。就算有,也是因特殊的情况而极少发生的事情。这应该是符合人类逐步走向更加文明的发展逻辑。

 

3276、人们在审美的过程、或追求审美享受,是自觉地选择审美对象的,不会漫无目的地进行。否则,就会浪费时间、精力、以至财力和相应的物质,得不偿失。在审美进行中,也是需要时间、精力、或相应的其它消耗。所以说,根本不存在完全没有功利、得失的计算。

 

 

3277、真不等于美,真也不等于善,或:美不等于真、善不等于美。当真和美同在事物中一起时,多数情况下对人是有善的效果的,只有少部分也会产生恶果,坏人也会充分利用起这少部分来进行活动。当人们感觉特定的人是真和美连在一起时,一时还难以分辨出其是善还是恶,这类例子在谍战、电影、戏剧、小说中不少。这时,人们应分别研究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尤其在热恋中的人,更应冷静、客观、细致地分析、研究。这也说明对善与恶的判断的重要性。

 

3278、“天人机合一”就是指人自觉地调动自身的能力,积极地遵循客观规律、明白到因果关系,利用人类的文明成果,通过人所创造可以帮助自己实现需要、或目标和自然的、或宇宙的正能量,修炼出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充分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和创造,达到天地人机合一的崇高美学境界。

 

3279、对实物、或人物、或景物、或临摹对象,用绘画、雕塑、书法,其它艺术手段等较准确地再现对象,是写实。精准地临摹书法家的真迹,也是写实。

 

3280、从美学的角度去推断,未来的艺术作品,自然也存在不少过去、现在的艺术印记,再加上新技法、新理念、新元素叠加与多重性的空间、平面、或静态或动态。艺术创作在历史的印记、或影子与现实条件在流动中,被个人或集体或人工智能的记忆里在着意或无意识地结合着对未来的期待、憧憬、或幻想或失望里,来调动创作主体自己的信息和能量,进行新的创造,以实现重构。这也是将不同时期的碎片或一整段地落实拼凑,也会是不露痕迹地具有强大创造力的组合。这就取决于创作主体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技能,或因不同主题的实际需要而体现出来。

 

3281、不断地机械循环进行圆周运动,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是无休止的重复。但从绝对意义上讲,地球、太阳系、以至整个银河系在移动着,时间也在流逝,时空已变换了,圆周运动的人、物、事,秒秒钟都在新的时空中进行着,没有绝对重复,只是相对重复。从人生美学的角度去思考,你能联想到什么呢?缺少了新的创意?没有什么趣味?还是其他?

 

3282、不管世人如何对他评价,宣传媒体如何为他大肆宣传张罗,其中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就是把他灵魂中最深邃的部分——主要的美学观点拿出来看看,作一个认真的比较,人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他的精神境界到底是在什么层次了。人们自然会从中懂得选择。

 

3283、你是希望宇宙存在着高级的生命,能把你所发出的信息、以至生命的轨迹记录着呢?还是只希望我们星球的信息系统将你记录呢?或是任其自然地发展呢?一般人对现实的无奈,会希望宇宙存在着更高级的生命,或是自己只不过被宇宙的高级生命编码,按程序做一场戏,但希望与事实有多大的距离呢?

 

3284、好诗句中的悖论,需靠碎片的画面去联想出整幅图景,或从思路的由头去推论出结果,才读懂诗人和他的诗。

 

3285、在晨曦中、在雾中、在雨中、在隐约的回忆中、在月色朦胧的夜晚里,捕捉模糊印象,这也是启发写好朦胧诗的方法。

 

3286、巧妙的悖论情景安排,也可增加诗的力量。

 

3287、河流具有灵活性,是人们常想象中的自然,时间、远方、生命、受感动的心、意识流、超自然的想象等,入诗入画,入哲人的沉思。

 

3288、生态环境公证评价是涉及以自然为中心,还是以人为中心,牵扯到各方面利益,也影响到不同阶层的美感。如何公正地、科学地作出综合平衡好,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解决好人逐利的欲望与生态环境有限的承载力的矛盾,尊重和关心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福利和美感,是非常必要研究和践行的课题。这里包含着人类利益最大化和最高生态环境理想之间的合理平衡。也能解决人类一个方面的焦虑感、危机感的重大项目,是真、善、美的重要实际内容。内含不同层次、种族、信仰的人与非人的物质世界和谐共生的深奥学问。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主观体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历史语境、文化背景、乡野与城市屏障、自然的和人工的产物等综合的观念、知识系统塑造,不是孤立的,而是众多关联、互相依存,提倡所有人参与的学问体系,美学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不应该缺位的。

 

3289、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物质的能动性、与物质的流动性和跨越主体的物质,人们认清这些变化的线路、规律等相关知识,用来指导创造、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使生活有更多的真、善、美。

 

3290、情感在身心、语言、文本、信息、符号、以至各种环境中具有流动性,借着载体超越时空,汇成洪流的部分甚至促进社会的变革、或形成伦理关系的样式、或推进认知里的逻辑关系因素,是整合特定生态家园的一种力量。其中存在着美感和丑感的分类。

 

3291、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沈雁冰(笔名:茅盾,1896-1981),是浙江桐乡县人,由于早年(1920年)就参加革命,长期从事文化、小说创作、社会活动工作,基本上身居高层,其代表作有《子夜》、《春蚕》、《夜读偶记》等。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从审美经验出发,美感是“看到某些自然物或人造的艺术品”,引发出“一种感情上的激动”、或“愉快兴奋”、或“悲哀激昂”,又称为欣赏。

2、“美有粗线条雄壮的”,“也有细线条纤巧的”。

3、“美感与欣赏”与“人的现实生活有关系的”。不同的人有不同标准。

4、“我们欣赏由于美感,而美感则根源于各人之情绪、气质和趣味,而情绪、气质和趣味则决定于生活”。

5、创造人民大众,首先是工农兵所喜爱的作品。

6、作品要“情绪高昂,精力旺盛,充满自信”。

7、作家“他的感情要和他笔下人物的感情合一”,非“入迷”不可,“然后可望读者‘入迷’。”

8、创作先从欣赏入手,欣赏从形式方面,是“技巧”。

9、所谓“美”,一是以匀称调和为条件,二是以不匀称、不调和为条件。

10、“文学作品有各种作风,有的妩媚,有的雄壮,不能单看一派;看不同作风的东西”。

11、“要提高写作能力,第一不要先求美,要先求通;而且美也不是靠滥调的事。美是另一件事,靠滥调没有用”。

………。

茅盾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文学艺术上,他强调要从经验出发,从审美对象中引起情绪、激动、美感、欣赏。认为美有雄壮和纤细。美感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欣赏的对象,根源于各人的情绪、气质、趣味,并决定于生活。他认为美感有两种:匀称调和与不匀称、不调和。他要求创作为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所需的作品。作品要鲜明强烈地表现出“情绪高昂、精力旺盛、充满自信”,作者的感情和笔下的人物的感情合一,先自己“入迷”,才可望读者“入迷”。文学作品有多种风格,不能单看一派的,要看不同作风的东西。他反对一般地将美理解为只是形式。主张提高写作能力,要先求通,才求美,美不是靠滥调的。他的美学思想对于中国的文艺影响很大,尤其是他在位之时。我觉得,他是以世界观、社会实践决定论来确立审美观。

 

3292、大家应注意这个划分问题:长期以来,从文化的角度,我国属于东方国家、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圈的中心国家,也曾在短时间里是苏联为东方文化中心;欧洲、美国、澳洲等属西方国家、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圈的中心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如希腊、罗马、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从政治、经济、军事的角度去划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首的属东方国家;以美国为首的包括欧洲等国属西方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以中国为首的属南方国家(包括非洲、南美洲、东南亚多国等)。当今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在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都具有中心的地位。这也说明,文化的概念与政治、经济、军事、地域的概念是不同的,不能混淆,才能有正确的审美判断。

 

3293、把感觉、或美感分成四个层次,会思路更清晰,即:自感、专业(或行业)感、共感、类感。四个层次的感觉,以至不同层次之间的美感有着辩证统一的联系,或逻辑递进关系。这应该是不同专业、层次人士应关注的问题,也是艺术创作须思考,并如何运用的学问。

 

3294、既定的命运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努力奋斗,即所谓“增上缘”来加以改变。换句话说,你对现状的不满程度的改变量,取决于你自己正能量的增加量。正能量的增加量,就是真、善、美的增加量,到底真、善、美三个方面须从哪个方面入手、发力最大呢?则根据实际情况、所具备的条件和可行性进行,不同阶段,也会在着力点上有所不同。

 

3295、色是客观的,识是主观的。识可以根据客观而主观,也可以依照主观而主观。所以,有主观能动性。但识是否符合实际?关键要实践来检验,也可通过逻辑推理辅助检验。

 

3296、人生在落薄之时,有大量的事情、包括身边的很多人,会带来不少影响你产生不愉快的心情,甚至作为负能量积聚在心间,影响到你的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更好的是亲自学习美学、创作艺术作品,或练功来调整好身心,增加正能量,去除负能量。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詹邓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