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美国还有两张牌:一是战争,一是把中国剔除SWIFT

 

500

最近写的东西很少,都是特朗普搞的贸易战闹的。今天早上,看到有网友说,在美国走投无路的时候,可能会发动战争。所以,我也想了想,现在来看,美国的手上就剩下两张牌了:一张是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或者挑动别人与中国打一场代理人战争,就像现在的乌克兰一样;另一张是把中国从美元结算体系里踢出去。但我又想,美国虽然在心里是这么想的,可在现实里,它不一定真敢这么干!为什么呢?

那就先从战争说起吧。中美两国都是核大国,都有能把对方摧毁的本事,可美国敢为了摧毁中国把自己也搭进去吗?从现在的情况看,美国人没这个胆子。中美两国的网友曾经在网上开玩笑地讨论过这个事儿。美国网友说美国的核武器能把中国摧毁十次,中国网友就回他,要那么多次干啥,我摧毁你一次就够了。确实,要说摧毁,十次和一次没啥区别。一个“毁”字就能把所有情况都说清楚了。

中美这两个有核弹的大国真要是直接干起仗来,引发的后果中国肯定不能承受,可美国就能承受吗?美国比中国应该是更不能承受吧?

再来说说代理人战争的可能性吧。在美国一直挑唆的情况下,台海、南海这些敏感的地方确实有打起来的风险。但是,问问这两个准备给别人当代理人的地区的老百姓,还有他们的领导们,他们有没有那种愿意自我牺牲的胆量和勇气?

我个人觉得吧,中美两国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可美国挑动代理人战争的风险确实是越来越高了。虽说中国现在跟美国开通了国防沟通热线,还在南海建立了有关的磋商机制,但是为这种可能的冲突做好必要准备那是肯定的。

再说说美国的第二张牌吧。把中国剔除SWIFT系统;

500

但我个人认为相对于战争,美国可能更不敢打这张牌,为什么?三大理由:

第一,中国已经建成了跨境人民币结算系统(CIPS),这个系统覆盖的国家有 180 个。每天平均处理的钱有 5000 亿元。你想想,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这数字可太牛啦!咱们看看 SWIFT 2023 年的数据,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占比已经升到 3.2%啦。这个比例一提高,就说明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这块的地位慢慢变高了,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比如说,在跟一些很重要的贸易伙伴做生意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愿意用人民币来结算,这样不但能降低汇率带来的风险,还能让交易更有效率、更稳定。

第二,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可老是被美国当成武器来用,美国这么干,很快就会耗尽半天美元信誉吧。要是美国真这么做,说不定是在帮中国的忙,让全球去美元化的速度变得更快。在金融这块,美国确实还有一招,就是冻结中国在美国的资产,但是这种冻结是有风险的,对双方都有影响。虽然中国在 2023 年 6 月的时候,持有 8671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但是美国企业在咱们中国直接投资的存量有 1.2 万亿美元呢。大家觉得怎么样?反正我觉得在金融战争里,实际优势在中国。

第三,现在的情况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跟中国经济的地位差得太多啦。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约30%。有着工业形成了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的独特优势。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各种制造业都有,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9.9万亿元,占GDP比重31.7%,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6.2%,占全球比重约30%

要是美国在金融方面动手,很可能会起反作用,反而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这肯定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现在,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其实就是在比谁更能忍,从学术上说就是比经济发展的韧性。但其实韧性这个词不能完全说明能忍的程度,这里面还有消费者能不能接受的问题。相比之下,中国消费者更能忍。从网上的讨论能看到,有人说美国其实想谈判,可中国没给他们机会,中国现在就是强硬对抗。同时,从中国实际的应对办法看,中国现在正在努力让国内消费提高档次、升级水平,这个做法肯定是对的。中国的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中国消费市场占全球比例还仅仅只有三成。

好多地方几乎都没开发呢,特别是服务业,这是中国需要好好开发的一个方面,这应该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吧,大不了出口转内销,有什么大不了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