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渡》,带着长剧的荣光杀回来了

国剧新物种,惊艳炸场。

文|爱捞

编|陈梅希

最近的互联网,正在因《无忧渡》而掀起一股复古“聊斋风”。

先是那喜食人喉的人面鸮,黑衣红翅、夜半吟唱,sa~sa~声魔音绕耳;再是一面简单的铜镜,搭配一句“吃颗梨吗”,让人心有戚戚焉;直到傀儡木偶的出现,让整部剧迎来了新一轮小高潮,机械化的动作、滚动的眼珠,以及一颗缠绕在脖子上的细绳,木偶身上所有的细节都让人感慨,翻新志怪故事原来也可以成为当下的一种热潮。

500

这就是《无忧渡》所带来的独特感受。四月中旬,在大盘较为冷静的情况下,《无忧渡》一开播就凭借着这股纯正的聊斋风,让观众化身“自来水”,有人喜欢“中式怪诞”渲染出的诡谲与浪漫,有人喜欢快慢兼得的叙事节奏,还有人讨论各个角色所彰显的演技……观众注意力重回长剧,在这部剧引发的讨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从“桥段”“氛围”“节奏”“配乐”到“演技”,《无忧渡》正在以各种想不到的方式出圈,数据也十分喜人:这部剧仅用50个小时就实现爱奇艺站内热度值破9000的佳绩,在云合、猫眼、灯塔等第三方数据平台,《无忧渡》热度断层第一。连导演林玉芬都忍不住激动,连夜将《无忧渡》加入自己的代表作行列。

500

事实证明,内娱并不是拍不出好看的长剧,也不是不懂观众的口味。而观众也并非不爱看长剧,大家只是在等待一个好故事,一个在快节奏时代,依然愿意不疾不徐讲好故事的创作者。

500

翻新志怪,氛围致胜

《无忧渡》的优点很多,但最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在观众熟悉的领域反复横跳,而是用新颖的角色和故事抓人眼球,丰富大家对志怪故事的想象。

人面鸮,杀人无数却只对一人深情;山妖,体型庞大却有一双水灵灵的萌态双眼;镜妖,化身镜中人专勾贪婪人;木偶精,表面憨态乖巧实际杀人无情,还有音鳗、兔精、九命猫妖……不同的妖怪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其中不乏令人毛骨悚然者,也不缺有情妖,例如山妖大婚慷慨分享一盆喜酒,猫妖舍九命只为报答恩人情义。

500

在《无忧渡》的世界里,这些妖的作用,并不只是猎奇,还拓宽了志怪故事的想象空间。精怪的日常性,来自于照亮半夏回家路的漫天萤火,也来自于防不胜防的镜面空间,文鳐鱼的飘逸浮游,音鳗的听曲疗伤,傀儡生心、黑猫启灵,万物皆有灵智,都是缘因。在交织的关系网中,制作方搭配中式美学,在形象设计、色彩搭配与出场音效等方面,一起完成了对妖的塑造,让它们共同勾勒出一个奇幻又壮丽的世界。

志怪的故事很难讲,因为很难让观众信服,但《无忧渡》开了一个好头,它通过翻新的形式去讲故事,又让美学起到辅助的作用,在视觉与听觉上,为观众创造差异化十足、氛围感更上一层楼的追剧体验。

这部剧在呈现妖怪新颖度的同时,不忘为妖设计“记忆点”。碧玉回春单元故事里,主创用一颗梨就完成了对志怪形象的设计,伍娘机械化的身姿与尝不出味道的舌尖都为角色和剧情进展烘托出一种悬疑感。

500

再细致一些,这些妖的法术设计也都经得起推敲。在傀儡生心单元里,伍娘的“木偶术”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不仅肩膀上有小木偶听发号令,更有花绳作结,将提线木偶与傀儡的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

夜半歌声、对镜自语、雨夜镜面、屏风人影等场景负责呈现童年梦魇,新颖而具体的法术呈现,则让这个志怪世界显得更加立体,充满奇幻色彩。

翻新志怪+聊斋美学,一个负责吸睛,一个负责沉浸,是《无忧渡》成功的第一步。创新不仅是给出新增量,也需要给“新增量”赋予新的记忆点,让观众看一眼,就难以忘记。

500

主角带动群像,志怪融于世情

《无忧渡》做得很好的第二点是,它将主角作为故事主线,串起每个志怪单元,同时让配角在这部剧中也足够惊艳,从而拥有更多被看到的机会。

在《无忧渡》中,主角并没有太多光环加持,捉妖师久宣夜经历家破人亡,使用藏龙匣还会遭受反噬,向善助人却仍被流言误解;段半夏本是一个大家闺秀,但机缘巧合拥有了一双能看见妖的眼睛,却被家人看作“异类”。两个主角都有各自的人生阴影,也都在努力走出阴影的过程中看见彼此,没有虐心虐肺,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的升温有理有据。

500

配角同样如此,比如贪婪迷失的季离,因为容颜获得更多“爱”,也因此背负更多的人命,五个季离化身将利刃对准镜妖迟望川的那一刻,执念凝成无解缘,爱恨交织的那句“小川”也带给人悠长的余味。

主角有不被理解的孤独,配角有各自的执念,在配角与主角的相互成就中,角色获得了更完整的生命力。同样是喝“浮白饮”,半夏的堂兄段言秋几乎是毁灭式地狂饮,只为与蛮娘在梦中醉生梦死,但宣夜却习惯清醒克制,用酒怀念美好的过去从而更好地生活。着墨不多的刻画下,段言秋和宣夜各自的性格跃然纸上。

追剧时,很多观众觉得追《无忧渡》的过程,就好像回到小时候追《仙剑奇侠传》《聊斋》系列的岁月。

《无忧渡》不仅能够补足内容赛道上缺失的短板,也精准抓住了观众的嗨点。《聊斋》系列之所以让大众念念不忘,是因为透过每个单元的志怪故事,大家获得的不仅是感官刺激,还有每个故事中留下的遗憾与产生的“警世恒言”。

这样精彩的“以妖喻人”,在《无忧渡》中同样存在。人面鸮的戏份并不多,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妖对人所产生的深情,这种不该有的深情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始终牵动着观众的心;傀儡生心单元,伍娘与凤天畸形的父女关系,也是大众讨论的重点,伍娘的无情固然可恨,可当她面对凤天发出“我都是为你好”的控诉,表达追求自由的理想时,却也足够让当代“东亚女儿们”感同身受。

500

这些看似来自志怪故事的话题,还可以往更深处延展。碧玉回春的故事本质上讲人的贪欲与容貌焦虑,傀儡生心又可以简化为东亚父母对于子女的控制欲或者解读为“AI意识觉醒危机”,剧中讨论的话题,即便放在当代生活的语境里,也并不过时。

角色不因为光环和“金手指”而伟大,却因为嗔痴爱欲而显得立体,也更容易让人共情,这是观众爱看志怪的原因之一——从光怪陆离的故事中,看到人性的本质。

透过主角视角,观众看到的是两个“奇”人花式渡劫的情节,主角立于群像之中,志怪融于世情之中,这是《无忧渡》令东方幻想故事爱好者极度舒适的地方。

500

好好讲故事的长剧,无可替代

好故事永远有自己的节奏,让观众能够跟随角色的情绪,沉浸其中。

《无忧渡》就是一个快慢兼得的例子。在推进剧情时,它展现了长剧张弛有度的叙事魅力,绝不拖泥带水,人面鸮的剧情刚一结束,音鳗、镜妖、换命的内容线立刻跟进;单元故事之间的内容也环环相扣,半夏追查父亲换命的案件,和宣夜一起到达团圆客栈,解决完木偶精之后,九命猫妖的悬案,也水落石出。

从角色到剧情,《无忧渡》的每条线都紧密相连,没有割裂感,更没有浪费时间的无聊剧情。

500

在主角日常相处的剧情中,这部剧又放慢节奏,着笔细节,给足角色相处空间,主角之间情愫渐生的过程真实可感,场景处理也十分生活化,跳脱出古装剧容易造成的虚假之感。拥抱接吻的“高甜场面”,几乎已成为影视剧标配,但看多了残留“工业糖精”的甜,这种不疾不徐讲述角色之间相遇相知的故事,在当下的内容市场中也尤为难得。

500

快慢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有自己的叙事节奏,草蛇灰线又逻辑自洽,详略得当又收缩自如。这样的故事,尽管没有“三分钟一个反转”,同样可以让观众获得快感和爽感。

《无忧渡》的热度与讨论,也在向我们印证另外一个道理:观众热爱好故事,内娱仍需长剧。

当不少从业者都在思考如何求新求变时,我们也需要正视长剧本身无可替代的魅力。在过往的经典作品中,长剧始终占据着稳固的地位,因为除了集合光影美学、镜头语言外,长剧能有更多的故事着墨空间,去写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容纳更多角色的一生,甚至将个人成长、恢弘命题、时代变化融合在一起,起到全方位记录的作用。

比如大家会在《人世间》里感受群像的魅力,在不同的角色身上获得代入感,甚至回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兴衰,一个时代的变迁,只有通过足够长度的内容,才能完整准确的表达,供更多人反复品鉴。

和《无忧渡》一样,《唐朝诡事录》也是志怪赛道的出圈之作。恰恰是因为长剧本身的叙事魅力,各类志怪剧故事可以呈现在观众眼前,大家不仅想要继续看下去,甚至还会主动挖掘细节,猜测剧情,与观众之间产生强联结,好剧不仅呈现好内容,也是一种强“社交货币”。

《唐朝诡事录》不仅经历了两季,第三季也在观众的呼吁中紧密筹备,拥有极强的长尾效应;在《无忧渡》的傀儡心生单元,故事还没迎来最终回,就有网友写出分析帖,认为伍娘和九命猫妖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一来一回的默契,恰恰是当下观众与内容最佳的互动状态。

在新的内容时代,创作者也可以像《无忧渡》一样,学会为好剧找到被看见的方法。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