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美国投降最好的时候!
出处 | 策辩
如果说4月之前中美关税战还可以低调处理,给野蛮人面子,打电话联络感情谈谈人生理想,那么现在用词非常明确:美国该投降了,别闹!现在是投降最体面的时机,代价最小。
这个结论不是现在才得出的答案,是特朗普4月初开启全球关税战后就注定了铁律。这里明确无误使用投降两个字。现在投降的好处是无需跪着,站着举起双手说“我错了”即可。将来投降,不但要跪着,还必须跪姿标准,否则挨打更惨,甚至得横着被丢出去喂狗。
这就是现在投降和将来投降的最大差别。
特朗普美国当局完全误判了时势,在错误的时间、选择错误的对手,以错误的模式,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一、错误的时间。
特朗普选择在2025年发动关税战,堪称时机选择"完美错误"的教科书案例。这个时候美国经济正被三座大山压顶:36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即将突破利息支付极限,华尔街用AI炒作的科技股泡沫随时可能破灭,而美联储为抑制通胀维持的高利率政策,已让企业融资成本飙升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
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已深入骨髓。全美零售商联合会数据显示,美国超市60%的货架商品、80%的圣诞节装饰品、90%的婴儿奶粉都来自中国。当特朗普团队还在幻想"制造业回流"时,洛杉矶港的集装箱积压量已创下历史新高——这些装满中国商品的货轮,正是维持美国社会运转的"生命线"。
更致命的是,美国大流行期间发行的短期债务,2025年到期高达9.2万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上半年6月底前(6.5万亿美元),债券市场一点风吹草动就是股债汇“三杀”。
美国选择这个时间点重点针对中国,还满世界开炮,错得离谱。
二、错误的对手。
特朗普将中国定义为"战略对手"的决策,暴露出其团队对全球经济地缘格局的严重误判。他们或许忘了,中国早在2018年贸易战时就完成了"去美国化"布局,为此准备了7年:对美出口占比从19%降至14%,东盟取代美国成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111个国家。
当美国宣布对54%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中国反手祭出的"三连击"让白宫措手不及:
1. 稀土断供:全球80%的永磁体原料供应中断,直接导致美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瘫痪,所谓先进军工技术、军工制造哀嚎片野,刚大张旗鼓的所谓第六代F-47更是“高歌凉凉”。
2. 医药反制:对美出口的CT球管实施出口管制,迫使梅奥诊所推迟价值23亿美元的设备采购。
3. 数字人民币突围:与东盟国家启动本币结算系统,单日交易量突破7000亿元 。
这还只是中国有所收敛的结果,举的例子已经够了,其他自己去想。将中国称为“乡巴佬”,视为敌人发动战争的时候,又指望中国不在其摇摇欲坠的软肋上下手。
4月14日前财长耶伦跑出来安抚市场说“中国不会抛售美债”;4月16日现任财长贝森特又跑出来喊“中国美把美债武器化”。
这都什么人啊?你都发动战争了,还指望对手不朝你的软肋狠锤几拳。你可以做梦,可以继续幻想美债依然稳如磐石。但对不起,这个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哪怕中国不抛,只要某个时间点市场出现一点传言,都会让你溃不成军。
三、错误的模式
特朗普还选择堪称最离谱的战争模式,在发动关税金融战的同时,还满世界开疆扩土,抢海运咽喉航道,发动科技战、人才战、信息舆论战、军事大规模调动、清洗国内异己,绝对堪称当代最流行战争概念——混合战的“标准样板”。
混合战最核心的概念是:没有前方后方,每个人都是“战士”,最为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治理能力,综合动员能力,综合实力。
而当所有人都是“战士”时,参考经典论断“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大国混合战决定胜负的关键就是全民智识水平的比拼,国民的识字率、信息处理能力、批判性思维,才是国家综合战力的核心指标
——美国最新教育评估报告显示,60%的12岁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基础文本,创下历史新低;以至于43%的美国人认为“地球是平的”(2024年斯坦福民调)。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60%,数字经济从业者占比超40%,全民阅读量连续8年稳居全球前三。
——中国用30年将文盲率从80%压降至2.7%,农村地区“云课堂”覆盖率100%。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因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导致中西部贫困生阅读能力仅为东亚同龄人的1/3。
你说美国以混合战模式搞大国博弈,拿什么战胜中国。当一国60%的民众连“阅读理解”都成问题,何谈应对混合战中的信息战、认知战? 战胜不了中国,凭什么讹诈全世界。
白宫“赢、赢、赢”的口号大可以继续喊,但别入戏太深就好。知道自己是谁,真以为欠钱的是大爷?别跟中国撕破脸!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特朗普发动的这场关税混合战,恰似1914年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看似强大的帝国,在错误的时间、用错误的武器、攻击了错误的敌人,最终加速了帝国的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