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热,成了“财富焦虑”的贩卖场
来源 | Tech星球
文 | 任雪芸
在一个黄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投资群里,热烈的行情探讨每日都在上演。“800元/克已不再是我们关注的目标价位,接下来瞄准的是946元/克”,一位群友发言道。
他给出的这一判断,依据来自摩根大通和高盛发布的预测。
近期,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央行黄金购买量将达到约850吨,届时金价将达4000美元/盎司。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团队在最新报告中,将2025年底的金价预测上调至3700美元/盎司,还指出金价最高有可能触及4500美元/盎司。
以4月1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对人民币7.2133元来换算,预测对应的人民币价格约为941元/克至1150元/克。
对比4月16日现货黄金报价3272.87美元/盎司,意味着在接下来的8个月时间里,黄金还存在13.05%至37.50%的涨幅空间。
一位从今年1月底开始购买黄金ETF的消费者,尝到了买黄金的甜头。他的买入均价为630元/克,目前价格已经飙涨至773元,刨除手续费,一克净赚143元。“我目前一共持有近300g,这三个月累计收益超过了4万块。”
另一位上班族小李,在一年前开启了黄金相关的投资,积存金(金融机构推出的一种黄金投资储蓄产品)和ETF加起来每月最少定投2000元,“我目前的累计收益接近2万块。”
社交平台如同一个放大镜,小李们这般投资金条、黄金基金、积存金等赚得盆满钵满的案例频出,引得大众对黄金投资的热情高涨,一场黄金投资热潮袭来。
卖疯了的黄金
在抖音直播间的聚光灯下,黄金投资正上演着现实版 “淘金热”。
根据新榜旗下抖音数据平台新抖的统计,在2025年3月9日至2025年4月9日这近30天的时间里,抖音平台上至少有4个黄金直播间的预估GMV突破了1亿元。而在这些直播间的热卖商品中,投资金条占比近八成,且价格大多在万元以上。
一位清明假期从广州赶到深圳水贝购买金条的投资者,也体会到了这波热潮,“当时我刚进到商场,就被火爆的场面惊住了,可能大家都知道水贝价格相对更低,都跑来抢购了。”
小红书上,多位在水贝开店的商家也表示,从4月开始,大克重的金条就处于断货状态。“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货,可以排队预约,到货我们会按照顺序通知”,一位商家告诉Tech星球。
实体黄金的投资热,同步引发了以黄金为底层逻辑的金融产品的投资热。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本月流入中国实物黄金交易所的ETF投资高达29.1吨,超过了整个一季度的23.5吨。
从资金流入情况看,近一周黄金ETF市场迎来资金汹涌流入。华安、国泰、博时、易方达旗下的黄金ETF表现极为突出,单只产品吸金均超20亿元,合计流入资金超百亿元。
在全民 “淘金” 热潮的席卷之下,赵雯、张阳这样的投资小白都心动了。
过去,工资除去开销外,赵雯会把剩余的钱存进定期账户。但偶然刷到的黄金投资视频,激起了她理财的心思。随后,她便开通了银行的积存金业务,设定每月自动从工资里扣500元,开启了自己的黄金投资体验。
张阳也是如此,社交媒体上黄金的涨势以及周围朋友的热议,促使他一头扎进黄金ETF投资中。
他表示,“身边做投资的朋友都在讨论黄金ETF,资金大量流入肯定有原因,我研究了一下,觉得这是个机会。”近一个月,张阳把此前准备买车付首付的10万元,一股脑地买入了黄金ETF。
嗅到市场对黄金投资的强烈需求后,银行也迅速行动,开始加大对黄金资产的布局。
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显示,当前共有44只标明“黄金”字样的理财产品处于存续状态,主要由平安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银行发行。另有19只标有“黄金”字样的理财产品处于“待售”状态。
黄金投资热,成了“财富焦虑”的贩卖场
这一周,张阳密集加入了十几个投资群,“都是聊黄金的,群主会给一些指导和信息。”
群友们自发讨论,滚动分享着自己的收益。“有些大佬每天能赚好几万块,还有人在黄金价格400元每克时买了200g金条”,张阳告诉Tech星球。
金价的飙涨和他人“日入过万”的刺激,让张阳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我有一百万,从年初投进去到现在,估计已经财富自由了。”
张阳的想法并非个例,甚至有人通过贷款将这个念头付诸行动。
群里一位自称李明的年轻人,表示自己先从网贷平台贷了5万,用于投资黄金相关的理财产品。
“我是在当前的高位买入的,大概合算均价到740元一克”,李明表示。在他看来,这股黄金热是他能赚到“大钱”的机会。
李明告诉Tech星球,他计划先持有一个月,如果涨势可观,还会再想办法“找钱”。
赵雯也加入了不少黄金投资群,她这样描述群里的氛围,每个人都被财富快速增值的欲望裹挟着。那些晒收益的数据不断刷屏,“每个人都不想错过这次暴富的机会。”
在赵雯所在的群里,群主每天会发送黄金相关的信息,还会播报自己的投资情况以及加仓情况。每次赵雯决定落袋为安时,一想到群主还在继续加仓,就会产生犹豫。
张阳曾认为这类投资群的信息大都是网上拼凑的。但今年4月的一次下跌,让张阳开始相信群内的分析。
今年4月,黄金ETF经历了多次下跌。尽管群内多数投资者表示这只不过是小震荡,但张阳还是慌了。
“4月7日的时候,我当日亏损快达到4000元了”,张阳告诉Tech星球,因为过往没有投资相关产品的经验,他卖出了一部分,试图止损。
但后来一周,随着黄金价格上扬,张阳开始后悔,“为了不再经历这样的失误,我选择成为付费会员。”
据张阳透露,他充值了799元的年卡,“每天都能收到一些指导信息。”
赵雯尚且保持理性,但她也表示,会在社交平台时刻关注财经博主的分析,“我现在的认知是,不管涨跌,一定要稳稳拿住。”
如此一来,这场黄金投资热潮,成为了普通人财富增值焦虑的起点,沉浸在其中的赵雯、张阳们,没人想错过。
谁才是黄金热潮下的真赢家?
金价曲线持续上扬,“现在是否还能入场”的疑问在多个社交平台持续发酵。
小红书、抖音、微信公众号上,不少人分享了自己高位入局的案例,也有用户表露出害怕追高的焦虑。
但一些分析师的看好,成为了黄金热潮下普通投资者源源不断入局的注脚。
据《金融时报》报道,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随着外部环境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
一位在4月16日收盘后才入局的用户告诉Tech星球:“我的份额要在明天才能确定,但无论涨跌,我现在就想立刻入局。”
但在普通投资者靠买黄金实现自身资产增值之前,银行先成为了其中的受益者。
一方面,多家银行上调黄金积存业务认购起点金额,提高个人投资门槛。
以工行为例,4月3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北京时间2025年4月10日起,工商银行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即积存起点金额)由700元上调至800元;按克数积存的积存起点仍为1克。
4月8日,光大银行将积存金定期投资起购金额从700元上调43%至1000元。
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机构则分别将最低购买金额调至750元、800元。
另一方面,在金价走高的趋势下,手续费费率也在增加。
赵雯告诉Tech星球,她购入积存金的平台,每卖1克,手续费就要3块钱,“我之前卖了40克,一共赚了400块,手续费却扣掉了120块。”
4月17日,黄金价格再次上涨,国际金价首次突破3350美元/盎司,国内现货金价突破了780元/克大关。
尽管4月以来,多家银行发布了关于贵金属业务市场风险提示的公告,提醒投资者提高对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理性投资。
但眼下,这持续上涨的金价,只引来了源源不断的入局者。
张阳和赵雯所在的几个投资群里,很快就满员了,“相比他们,我庆幸自己入局更早。”
(备注: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