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一代无尾隐身战机座舱盖首次清晰可见
来源:战区
来自沈阳飞机公司的中国下一代无尾重型战斗机,在其首次试飞和第二次试飞之间似乎经历了数月的间隔。自那以后,它在天空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来自中国的新图片和视频显示,这架被非正式地称为J-XDS和J-50等多种代号的战机,在最近的一次试飞中亮相,其神秘隐身战机的清晰度前所未有。这包括我们首次看到的座舱盖的真实面貌。
自2024年12月26日该机首次公开亮相以来,其座舱盖一直备受关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图片能清晰地展示它。该机宽大的机头,加上照片的地面视角和低质量,使得之前只能看到可能是座舱盖的一部分。这引发了人们对于这款重型战斗机是否配备机组的疑问。
我们对这款战机及其更大的三引擎成都飞机公司同类战机的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款战机几乎肯定是有机组人员的。有了最新的图片,我们终于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
今天流传的一张该机在试飞中的照片。(中国互联网,经X平台发布)
其中一张图片展示了该机的侧面视图,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最重要的是,它描绘了一个与机身上部紧密融合的流线型气泡座舱盖。座舱盖和驾驶舱可能是雷达反射的主要热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反射对于低可探测性载人飞机的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直到现在座舱盖都很难被我们看到——从较低角度很难看到它——这也有助于将其置于其下方雷达系统的视线之外。这些雷达系统可能位于地面或较低空域飞行的飞机上。该机的使用升限尚不清楚,但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性能以及传感器和武器的射程,其升限应该相当高。
目前尚不清楚该机是配备一名还是两名机组人员。座舱盖看起来相当长,这可能足以容纳串联式座舱布局。
(中国互联网,经X平台发布)
这个侧面视图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新战机的规模和外形。其菱形前机身,靠近座舱上方有一条明显的折线,也清晰可见。机鼻下方有一个凸起,可能代表了一个用于光电瞄准和/或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系统的分面孔径,类似于歼-20和美国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上的系统。
(中国互联网,经X平台发布)
另一个从后下方的角度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该机的排气口。不出所料,它们是二维的,很可能是推力矢量型,与美国F-22“猛禽”战斗机的布局非常相似。这种配置将平衡低可探测性、性能、敏捷性,尤其是稳定性,考虑到像这样的无尾战术喷气式飞机有多么不稳定。
(中国互联网,经X平台发布)
2025年4月13日,在俄克拉何马州阿尔图斯空军基地举行的阿尔图斯空军力量大游行开放日和航空展上,美国空军F-22“猛禽”战斗机演示中队的飞机在开启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从头顶呼啸而过。该演示展示了“猛禽”无与伦比的推力和机动性。
(美国空军照片,由空军一等兵乔纳·布利斯拍摄)F-22的F119发动机开启加力燃烧室。
自2022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展示其推力矢量发动机概念,其中珠海展厅上的一个缩比模型与我们在最新图片中看到的非常相似。我们还看到了独特的旋转翼尖控制面在这里发挥作用,右侧控制面高度偏转。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关于沈阳无尾隐身战斗机的详细图像,正如预期的那样。如果试飞继续进行,到夏天我们应该会对该机的可观测特征有更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