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化系列(8)燕云十六州400余年“沦陷回归说”,其实很荒唐!
注:本文为首届绿神州金文化航拍短视频邀请赛配套知识辅导文章,亦可参看(1)抖音号:绿神州农文旅;或(2)视频号:大把头2062
长期以来,12万平方公里的燕云十六州400余年“沦陷回归说”问题,成为狭隘汉民族者夸大宣传的一个历史地理知识点。
笔者,也曾深受此观点的影响,直到20年前(2005年前后),学会从桑干流域本身的视角,看待这一复杂历史问题,才摆脱了相关观点的束缚。
燕云十六州问题
持“沦陷回归说”者,喜欢故作痛苦地向子弟们诉说:
公元938年,石敬瑭后晋天福三年十一月,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朝,离开祖国怀抱,其后历经辽、金、元431年,自公元1369年之明朝洪武二年正月,常遇春攻取大同,方才完整回到汉族政权手中,四百余年遗恨!
其实,这种说法很荒唐!经不起推敲!
我们下面仔细剖析一下
(1)李克用到石敬塘,祖孙三代,都是沙陀人,人家就不是汉族;可见,这个长达431年的这个“始”就有问题。
李克用,作为沙陀族晋北军阀,大同就是其重要的老巢。后因积极参与讨伐黄巢,收复长安首功,唐中和三年(883年)而被唐王朝封河东节度使,乾宁二年(895年)又封晋王,基本控制了山西。而桑干河下游的幽州军阀刘仁恭,也是李克用扶上马的小弟,刘仁恭后来的背叛令李克用非常恼怒。
如果非要以非汉族统治者控制而论,在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朝的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十一月之前的半个世纪,燕云就不再真正控制在汉族统治者之手了,而是在沙陀族军阀手中!
李克用到石敬塘的亲属关系是,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石敬塘是李嗣源的女婿。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沙陀族人。
(2)明朝灭亡后,燕云十六州区域又落入满族清朝皇帝之手,统治268年,又该怎么讲?
公元1644年五月初二,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五月十日吴惟华(蒙古族)领清兵临大同。六月初六日,大同总兵姜瓖杀李闯大顺政权守将柯天相、张天琳降清。至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诏书退位,燕云地区在满族清朝皇帝之手,准确是又被统治268年。
也就是说,即便石敬瑭割让之前的沙陀地方政权事,予以忽略。
从公元938年,到公元1912年,一共974年的时间里,除了明朝统治的275年外,其他有699年一直在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
这个所谓的汉民族引以为耻的“燕云十六州”问题,就不是什么400余年“沦陷”了,而是“沦陷”将近700年才对!
可见,燕云十六州“沦陷回归说”400余年的说法,本身就很荒唐!简直就像是小学生计算出来的!
(3)错误的燕云十六州区域“沦陷说”有什么严重后果?北宋末年,就遭到了报应!把平州给忘了,诱发张觉事件
在北宋徽宗时代,宋朝朝野知识分子在燕云十六州区域“沦陷说”的思想主导下,背叛了原本稳定执行的辽宋《澶渊之盟》,另订金宋《海上之盟》。核心理想,就是企图收回心心念念的燕云十六州区域。
然而,很明显,他们忽略了冀东的平州(治所在今卢龙县),这里也是以汉族为主,却不在燕云十六州数内!
等阿骨打遵守诺言,将燕京地区移交给北宋一方时,宋朝朝野知识分子才突然发现,居然还有个汉族人口为主的平州!?一时间傻了眼!
结果,后因平州的归属,而酿成了张觉事件,成为金宋盟友关系破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4)燕云十六州问题的过分强调,还导致宋朝知识分子忘记了辽东和汉四郡
事实上,汉民族不但在冀东,甚至在东北地区,早有开拓!
著名的“汉四郡”,甚至深入朝鲜半岛。
汉四郡
当宋朝知识分子在强调“燕云十六州”归属问题的时候,显然已经忘记了远在“燕云十六州”之外的“辽东”和“汉四郡”,可见都是一群貌似“爱国”的短视的不肖子孙!
把“燕云十六州”视为最高理想,显然是辽东和汉四郡,就不再想望了!
当年隋、唐两代,皇帝们不惜御驾亲征,前仆后继,致力于解决汉四郡故土问题,到了并不久远的北宋,那些以“爱国”为名的知识分子们,就忘了这一切!
(5)宋朝知识分子虽对燕云十六州强调,实际表现却是“叶公好龙”并不真正信任,对燕云汉人毫不留情的屠杀!
按说,既然宋朝知识分子们这么强调“汉民族”的本位立场,那么见了燕云汉人,一定是充满民族感情。若燕云汉人来投,按同胞之谊,宋朝人应该坦诚热情相待吧?实际不然,只存在于理想之中。
绛州惨案,就是这种情况的最佳说明。
因金灭辽,原辽国籍燕云汉儿义胜军4000人投宋,被安排驻扎在绛州,其首领叫牛清,粗豪悍勇,对于宋朝其实并不真正信任的内情,缺乏防备。结果,金宋战争开始后,为防燕云汉儿投金,仅仅是有可能,宋将折可求就传令,让宋官绛州通判徐昌言(浙江衢州人)指挥宋朝官军,乘义胜军半夜入睡,将该部义胜军及老小,全部杀害!成为绛州大地的肥料!
对于燕云汉人的不信任和歧视,包括岳飞都没有免除。岳飞曾在洪州(江西南昌)借醉酒怒打调到其手下的燕云籍军人赵秉渊!赵秉渊时任江南西路兵马钤辖,比岳飞官小,不敢还手,结果差点被岳飞打死!虽然岳飞事后被高宗赵构告诫戒酒,但赵秉渊挨揍显然是吃了大亏!
即便到了辛弃疾时代,辛弃疾是属于金朝山东来的归正青年,宋朝仍然不能充分信任之,对其有所防范和限制使用。致使辛弃疾一生,抑郁不得志,填词为乐!
(6)燕云十六州问题,实际在金宋战争开始,晋北和整个山西连成一片,燕京与河北连成一片,两地人民自由来往,不再割裂,就已经结束了,这个时间标志点,就是宋朝文人一再强调的“靖康之耻”之年,公元1127年
实际上,燕云十六州问题,自公元938年正式变成问题,到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灭北宋,金人划黄河而治,就正式结束了!也就是189年的时间。
自靖康以后,各政治力量(包括南宋)不再把燕云十六州,单独拿出来说事了,已与其周围地区融为一体。
况且,燕云十六州中的瀛洲(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早已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收复。实际上的燕云十六州争论,只剩十四州了!
桑干评论
讨论辽金宋三朝问题,一定要树立“大中华”、“大中国”的意识,也就是现在中央高层强调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可以这样认为,辽之契丹就是一群华北牧民,金之女真就是一群东北农民!
过分狭隘地站在宋朝立场,貌似以汉民族代表人自居,实际上把辽之契丹,金之女真,视为敌对势力,甚至视为外国人,外国政权,是非常错误的!
狭隘的宋朝汉族意识,实际上也同时表现为对其域外汉族同胞,采取狐疑和戕害态度,导致得不到这些极有能力的汉族同胞的忠诚效力,最终出现“(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到此”的千古笑话来!
张弘范(今河北定兴人),汝南王——张柔第9子,父子是汉族不假,但人家一直生活在北朝金元统治之下,灭掉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状态,统一全国,其本人是非常自豪的!死后,元朝给予的谥号是“忠武”,且张弘范文武双全,有《淮阳集》传世,诗120篇,词30余篇,无论是功业还是文采,远在宋明江南文人吹捧的宋将岳飞等人之上!
跳出狭隘的宋朝汉族意识,正视中华民族从分裂到大统一的历史事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是真正弘扬中华正气!才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核心所在!
这种中华文化“脊梁骨”般的正气,不在文化扭曲的江南,而在北方,在桑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