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近60亿,近三年最高!宁波银行大手笔背后,藏着真正的稀缺性

行业周期来临之际,企业若能保持稳健经营,逆势增长,则能成为“定海神针”。

对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广大中小银行而言,行业周期深度调整之际,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定海神针”,也许都会是——

宁波银行。

4月9日晚间,宁波银行发布2024年财报,实现营收666.31亿元,归母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9%和6.23%,业绩表现在群雄割据的浙江蝉联榜首。

优秀的业绩表现也获得了市场和机构认可。4月10日,宁波银行股价上涨2.31%,13家机构上调宁波银行评级,其中平安证券给出了“强烈推荐”,理由是“宁波银行市场基因突出,长期视角下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有望持续领先同业。”

而对投资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分红更“稳稳的幸福”了。宁波银行公布的分红方案显示,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分红总额59.43亿元,分红比例提升至22.77%,为近三年最高。

“定海神针”再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而支撑这一切的,是宁波银行的三重稀缺性。

500

第一重稀缺性,是宁波银行基于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你能从宁波银行的营收结构中看到这一点: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79.93亿元,同比增长17.32%,增速在已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中位居首位。

500

而利息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资产端的收益增长和负债端的结构改善。

资产端,宁波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14372.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35.01亿元,涨幅18.41%,显著高于其他城商行,其中公司银行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42%。

资产端的增长,既得益于宁波银行在区域经济中的深度渗透。2024年,宁波GDP总量突破1.8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第二产业增长值占比稳定在45%以上,规上工业增长值增长7.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4万亿元,稳居全国前十。

这样的经济结构给了宁波银行业务布局的丰沃土壤。2024年,宁波银行贷款重点投向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与宁波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深度协同。

同时也是宁波银行差异化战略的结果。早在成立之初,宁波银行就以中小企业为发力点,这为其积累了相当程度的客户粘性和品牌口碑。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这是宁波银行的独特优势。

贷款规模的增加带动利息收入的增长,2024年,宁波银行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684.25亿元,占全部利息收入的66.70%,同比增长14.43%。

负债端,得益于宁波银行的分层分类精细化定价管理,存款付息率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bp,延续改善态势。

第二重稀缺性,在于子公司协同带来的非息收入韧性。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非息收入186.38亿元,同比下降9.87%,主要系市场波动导致手续费收入和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下降。

市场波动属于“不可抗力”,真正决定非息收入增长后劲的,是零售财富管理的深度布局和对公综合金融业务的完善。

零售层面,宁波银行拥有基金、金租、理财、消费四张牌照,在城商行中具备显著牌照优势,牌照间的协同也成为宁波银行对冲息差压力,增强自身韧性的底气。2024年,宁波银行四家子公司均有不俗表现:

永赢基金非货规模突破3516亿元;

永赢金租净利润达25.51亿元;

宁银理财管理规模达到4735亿元;

宁银消金贷款余额达590.4亿元。

对公层面,宁波银行投行业务发展迅猛。2024年,宁波银行投行业务实现融资总量(FPA)5449亿元,投行客户突破5000家。债券主承方面,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2596亿元,连续5年在银行间市场位列区域性银行前列,累计发行量超1.7万亿,位居区域性银行第一。

其三,则是宁波银行在规模扩张与风险把控间的精妙平衡。

500500

2024年对宁波银行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宁波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3万亿,达到31252.32亿元,同比增长15.25%,增速显著领先于上海银行(4.57%)和南京银行(13.25%),在主要城商行中位列榜首。

资产扩张并非一味“求快”。截至 2024 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2.67 亿元, 不良贷款率 0.76%,拨备覆盖率 389.35%。不良贷款率低于大多数全国性股份行,拨备覆盖率远高于监管要求的同时,也高于大多数同行。

事实上,纵观过去十年,宁波银行的不良率都处于低水平。即便是2015年的相对高点,也只有0.92%,从2018年到2024年都持续低于0.8%,2021年至今更是稳定在0.75%-0.78%之间。

500

需知过去十年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多端,地产调控,小微冲击之下还能将不良率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反映的是宁波银行穿越经济周期的系统性风控能力,以及“质量先于规模”发展理念的深度落地。

而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似乎还在好转,从贷款五级分类来看,宁波银行关注类及以下贷款迁徙率2024年均呈现下降态势。

500

资产质量之外,资本水平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3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4%,高于监管指标的同时,也较去年进一步优化。

500

宁波银行何以崛起?

不管是主做中小的战略定位,还是发力大零售,宁波银行的战略选择既是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因势利导的结果,也归功于提前布局的精准战略眼光。

这种眼光带着宁波银行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时至今日,银行间的存量竞争愈发激烈,科技进步带来的技术革命近在眼前,与科技引领的时代浪潮共舞,决定的是宁波银行在下一个十年里的位置。

过去一年,宁波银行在科技金融层面成果丰硕。

比如持续迭代的“财资大管家”,已服务超过1.5万家企业,通过智能配票、组合支付等功能实现企业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这对不少企业来说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比如某租车公司有车辆16万余辆,日常需要业务人员和财务逐笔查询租金收付情况,工作量大不说,还容易因为人工疏忽导致误差。财资大管家的“闪电查”则解放了财务的双手,让业务人员可以自行查账,效率提升了70%。

但不要以为财资大管家只有这点本领。在业务层面,它能提供建模咨询、开发支持、数据输出等服务,而对企业来说,它还能是一个风险管家,能帮助企业有效识别违规挂靠、虚假贸易、股东高管法人异常等风险。

再比如“快审快贷”线上融资产品,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短(贷款期限短)、频(用款需求多)、快(要求审批快)”的痛点,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及其所有者多维度数据综合分析,自动确定授信额度,大大提高贷款办理效率。

而在银行自身风险管理层面,宁波银行南京分行通过对接税务系统,实现银税直联,结合企业结算、工商、征信等多维信息,运用大数据精准筛选分析、综合评级。涵盖超300个监测场景,为客户贷前、贷中、贷后提供全流程风险监控支撑。

500

宁波银行的成绩单在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愈发艰难的行业环境,所剩无几的竞争空间,一切都要求中国银行业转型,只是当国有行、股份行借助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吸引诸多目光之际,中小银行似乎被挤到了舞台边缘。

但全行业走出周期,非但需要艨艟巨舰的引领,也需要中小舰船们博击风浪,主动转型。

这并不容易,风暴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所幸中小银行具备更强的灵活性,转身更易,调整也更快。

他们缺的也许只是一个转型标杆,而宁波银行就充当了这个角色,在行业的乱流和噪声里,它用自身经验证明,唯有深耕实体经济,坚守自身战略,拥抱科技创新,才能逆风向前。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