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建议客户当黑户,这很离浦
文/狗蛋本蛋
上个月,杭州的露西走进浦发银行杭州某支行,办理提前还房贷业务。
她想保持月供不变,缩短贷款期限,线上无法申请,只能走线下。
客户经理告诉她一周办完,结果等了半个月,得到的反馈是,办错了——
月供增加2500元,贷款期限比预期的短5年。
露西瞳孔巨震,表示无法接受,要求撤销,银行表示无法撤销,给了她两个解决方案:
一是,月供调回去,但最后一期需要还29万;
二是,缩期可以,但需要露西当一段时间征信黑户。
以上两个方案都是通过内部手段进行,具体怎么操作,银行没说。
露西亚麻呆住了,她总贷款也就60多万,如果选择方案一,最后一期就得一把还29万,相当于贷了个寂寞。
选择方案二,好家伙,整成征信黑户了。
据露西的说法,行长安慰她:
只会对你征信有3-6个月影响,后续会给你抹平。
两个方案,露西都无法接受,行长表示:
我们能给的方案都给了,如果不接受只能停滞了。
这一切听起来非常魔幻,都2025年了,还在用人工缩期。浦发总说要学习建行,这点就远远落后了,建行的提前还贷只要app线上申请,缩期和不缩期都能自动搞定。
更魔幻的是,明明是银行的错,解决方案却是让客户承担损失。
4月9日,露西在小红书发帖吐槽浦发银行的神操作。
网友告诉露西,“其实不是无法修改,总行可以改数,估计是不想让总行知道”。
4月11日,露西跑去信访投诉,浦发银行这回改变态度了,表示可以重新做缩期,承诺不影响征信。
银行方面还曾对露西透露:你这种情况在我们这不是个例。
这就让人看不懂了,浦发银行2023年就作出全面实施数智化战略的决策,2024年说要把“数智化”当“第二增长曲线”打造,不久前,浦发银行发布《“人工智能+”应用规划白皮书1.0》,这么看重数智化的银行,怎么连个“一键提前还款(可选缩期)”的功能都没有?
有上海的浦发银行用户表示,不能线上预约,不能缩短期限,不能换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原始到怀疑人生。
开发这类功能没有什么技术壁垒,主要还是想不想的问题。
2022年以来,提前还贷潮涌现,为了不让大家提前还钱,银行想了很多办法。
2023年,民生银行被长沙客户投诉称,提前还贷功能以系统升级为由停用(2022年起),需客户去线下办理且手续繁琐;
成都银行琴台支行被投诉线上申请还贷功能缺失,只能每周五固定时间线下填表申请,扣款等待超过3个月。
不同银行,采用的战术大同小异,比如设置复杂繁琐的审批流程,以没有额度、还款需要排队、领导未审批等等拖延。
3月15日,黑猫平台上有用户投诉称“浦发银行故意拖延房贷提前还贷的审批”。
该用户2024年12月前往网点申请提前还贷,工作人员表示一个月可以审批完毕,结果,3个月过去,还没走完流程。
问就是还在审批。
小红书上,不少网友反映浦发银行提前还房贷等待周期过长、约好还贷时间突然遭遇后推。
4月之前约好还贷时间却被后延的,大概率内部管控,银行为了保一季度末的数字。
而等了三个月还没批下来,除了客户说的故意拖延,狗蛋也想不到第二种可能。
买小米汽车SU7和SU7 Ultra的首批业主,雷军给开车门;买了海尔首批懒人洗衣机的用户,摸着雷军过河的周云杰会给交机和颁发证书;
浦发银行客户提前还款,恭喜你,有机会获得行长约见。
去年深圳浦发银行客户就被要求约见行长,客户经理告诉她,现在提前还款都得约见领导。约,意味着时间是银行说了算,他们可以这个月约满了,下个月行长出差了。
这位客户不理解,为什么小老百姓还个几十万也要卡。
狗蛋说,不怕几十万,就怕大家抢着还几十万。
银行业拖延客户提前还贷,本质是想锁牢优质资产,对比其它贷款,房贷期限长、抵押物有价值,而存量房贷利率普遍高于新发放贷款,有利息差。
前阵子,浦发银行正式披露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总营收同比下降1.55%至1707亿元,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14%至1147.17亿。
总营收微降或微涨,小幅波动算是符合行业趋势,有意思的是,浦发银行归母净利润大涨,涨幅超过23%,约450亿。
同期,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22%、0.12%、2.33%。浦发银行遥遥领先,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是减少计提减值。
同样拿以上四家银行对比:
浦发银行2024年信用及其它减值损失695亿元,比2023年下降10%,减少74亿元;
招商银行计提信用减值约400亿,同比下降3.2%;兴业银行计提减值约601亿,同比下降1.62%;中信银行计提减值约344亿,同比下降0.84%;
也就是说,减少计提扮靓了浦发银行的财报。
2024年,浦发银行全年的净息差率是1.42%,相对于上一年下降10个BP,行长谢伟在业绩会上说,整个银行业去年下降17个BP,股份银行下降了15个BP。
谢行长的言外之意是,我们已经很不错了。
不提净息差,提降幅比均值少,有意义但不多。全国12家股份行,如果按照2024年末总资产为核心指标来看,浦发银行仅次于招商银行,排在第二位。如果按照总营收来排,浦发银行排在第四位。
作为第一梯队的选手,还是应该和同规模的比比更有意义的净息差。
银行业2024年净息差1.52%,比起股份行中招行1.77%、兴业银行1.82%、中信银行1.77%,浦发银行1.42不能说低,只能说很低。
净息差低说明银行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之间的差额较小,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提前还房贷的客户多了,银行不仅损失利息差,还要面对“钱无处可贷”的困境,资金成本提升,势必挤压到净息差。
客户要贷款,银行恨不得把流程简化到一键放款;
你想提前还款了,银行总想着怎么让你等一等,再等一等。
等就等吧,但像露西等来浦发银行把方案搞错,那就是二次伤害了。
此前在文章《浦大喜喷》中,狗蛋提到浦发银行权益缩水又难抢的问题,最近问题又多了一个。
苏州、上海用户抢了罗森优惠券,结果发现离大“浦”了,江浙沪都用不了。
从这些细节上看,浦发银行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前几天,浦发副行长丁蔚参加一个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她说,人工智能正在开启商业银行新格局,让金融服务更高效、更普惠、更具创新性。
理想照进现实:
更高效,但是线下审批。
更普惠,但是权益缩水。
更创新,但是人工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