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支持刘强东,我支持李斌

4月9日,蔚来创始人李斌的一条微博引爆全网:
他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一起吃了顿京东专送的外卖,而刘强东也在饭后当场订下了蔚来最新推出的智能电动行政旗舰——蔚来ET9。

两人的一波配合,堪称企业家跨界合作的经典。
一方面,京东的外卖主打高端的差异化定位,借助蔚来,可以提升品牌的品质属性。
另一方面,刘强东的订单,对蔚来ET9所面向的高净值人群也有很大的站台力度。
不过,正解局发现,这次的联动还不仅仅是商业合作那么简单。
刘强东曾经是蔚来的早期投资人之一,在这样的一个节点会师,背后还有两家企业更深的考量。

在刘强东的商业生涯中,几乎没看他夸过谁,但投资蔚来的故事一直是风投界的一段佳话。
2015年的时候,刘强东只用了10秒的思考,就选择了投资了蔚来,比马云花6分钟说动孙正义投资阿里还快。
股神巴菲特认为,投资就是投人。
“我们不仅仅是买好公司,而且希望它具备德才兼备的、令人喜爱的管理层。”
那么,怎样衡量管理层的好坏呢?
巴菲特的标准是:
首先喜欢CEO们具有独立思考的特质,这样就能避免从众效应,从众效应就是看到别人都这么干,所以他也这么干。
其次要“诚信”,这个品质甚至要高于独立和理性。
最后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样企业家才能渴望将事业做到极致。

如果这样看来,刘强东和李斌,都符合巴菲特看人的标准。
首先,这两个人都比较有情怀,甚至是“倔”,当年电商刚刚起步的时候,刘强东就力排众议,也不顾市场的看空,自己亲自下场抓京东物流。
尽管马云当初嘲讽京东自建物流的商业模式存在巨大问题,需养活数万人,未来必定成为悲剧。
但刘强东笃定,物流是电商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不能受制于人。
刘强东曾用“一夜白头”来形容当初那段辛酸往事。
后来,时间证明刘强东做对了,京东物流不仅仅是用户口碑好,也成为了京东集团最亮眼的一张名片,并且独立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比菜鸟更进一步。

蔚来呢,也是不走寻常路。
在新能源车企中,坚持换电路线,截至2025年3月31日,蔚来已在全球布局换电站3298座,其中中国高速公路换电站976座;充电站4504座、充电桩26105根;接入1808000+根第三方充电桩。
10年来的不懈坚持,让蔚来成为新能源车企中的补能龙头,以至于很多别的车企都非常想搭蔚来的这个便车,把和蔚来充电桩共用,作为自家车型的卖点。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在造车新势力中,蔚来是行业内研发投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公司之一,累计投入接近600亿人民币,也是业内多次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比如,自研芯片、自研操作系统,目前已经让中国汽车取得了“有芯有魂”的突破,这是很多组装车企所不具备的。

李斌说:“从创业到现在,我记得做蔚来的时候给自己立了一个小小的志愿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我说我一定要做正向的研发,我希望我们中国有一家企业能够真正地正向地研发,从一根线开始画起,能够让人家知道我们不是follow别人,而是有自己的志气。”
今年最新上市的ET9,就是全球原创程度最高的智能电动行政旗舰。
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全新AI智能系统、智能驾驶世界模型NWM等底层核心技术,全面自研,真正的自主可控。
刘强东投资,投的是人;买车,买的也是品质。
刘强东第一次站台车企,就选择蔚来ET9,不仅仅是对品质的认可,也是对李斌一种惺惺相惜的力挺。

正解局发现,京东和蔚来这两家企业,有很多的相似点。
除了爱死磕“核心能力”外,还特别重视对行业生态的改善。
就拿自建物流来说,在电商萌芽的时代,多数企业都倾向于轻资产运营,依赖第三方物流。
但刘强东认为自建物流不仅是掌控自己的命运,更重要的是改善用户的物流体验。
为了深入了解用户痛点,刘强东身体力行,亲自下仓库搬货,和一线员工并肩作战。
当时,几乎整个业界都在嘲讽,说这是“赔钱赚吆喝”。
但刘强东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改进后,京东率先在行业内兑现了“211限时达”的服务承诺,让用户体验到了“上午下单,下午收货”的惊喜。
即便放在现在,京东物流的服务和效率都让对手望尘莫及。

有时候,做企业就得自创一套独门绝技,哪怕这条路孤独且艰难,但这就是江湖中人的价值所在。
蔚来自创立以来,一直因为自建换电站被质疑。
蔚来还能坚持几年,换电真的有前景吗?
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
当初京东物流遭遇的看衰,一直伴随着蔚来。
但从市场口碑和销量看,蔚来却在质疑声中,一直在保持增长。
李斌所坚持的换电基建和自研路线,是蔚来当仁不让的护城河。
在让人日渐眼花缭乱的新能源市场上,蔚来是独一档的存在。
用户买蔚来,不仅仅是因为科技、造车素质,也是冲着蔚来的换电服务去的。
终身免费换电,丢掉了电池衰退的焦虑,对蔚来用户来说,电池是可以“永生”的。
其次,换电解决了新能源车最大的痛点——充电麻烦和续航焦虑。

对于蔚来车主来说,换电就像加油一样,哪怕长途跋涉,3分钟的时间就能解决问题。
此外,蔚来的服务同行中遥遥领先的存在,一键维保,保险无忧,每个车主都有单独的服务群,远行出差,车停机场都有售后能帮着开回家,服务比BBA还要好。
而且很多蔚来车主就是从BBA转过来的。
中国车企怎么走向世界,走向高端?
答案就在于从服务、技术、生态上实现对BBA这样的传统豪门,发起攻坚战。
现在BBA也在搞电车,但在欧美市场,尽管也有政府补贴,但选择电车的用户还是很少。
原因就是欧美电动车产品的补能设施非常落后。
根据美国能源部最新数据,2024年全美目前仅拥有6.57万个充电站,18.1万个充电桩(不算特斯拉)。
而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止2024年12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81.8万个,其中蔚来是新能源车企中对于充电基础设施投入最大的,且建立了行业唯一的可充可换可升级补能体系。
前面讲的京东物流又快又好,也和欧美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人喜欢问“你吃了吗”,美国人喜欢问:“老子的快递到哪里了?”
美国有一个玩笑:“一只普通乌龟的行进速度是每小时270米,从Rincon邮政中心爬到旧金山机场货物集散中心也就87小时,同样的行程,我们美国快递却用了179个小时,说真的,我还不如租一只乌龟。”
为什么外国快递又慢又贵?为什么外国点外卖那么不方便?为什么外国开电动车体验差?
因为他们没有中国这种敢想有为的企业家始终埋头干事,没有一种对行业生态塑造的远见。

俞敏洪点赞蔚来
网红“甲亢哥”来华后,最大的感慨就是中国的基建便利,最让老外惊讶的也是中国非常现代化的基建。
这份基建展示的背后,不仅有国家的力量,更有无数中国企业的力量。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需要极强的心力,一要持续投入,二要信念笃定,三要真正对用户和市场有价值。
等待时间的奖励,等待深耕价值的回报。
真正的商业智慧不在于追逐风口,而在于深耕价值;不在于短期套利,而在于生态奠基。

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说过:“无论你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也带不来一辆火车。”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最大的瓶颈往往在于自身敢不敢突破,尝试一些颠覆性的事。
通过“五险一金”逼迫外卖行业加强对员工的待遇改善,通过“品质堂食计划”,拯救天下打工人的肠胃健康,“做父母、孩子、客人都能放心吃的品质外卖”。
京东入局外卖,是在整顿行业。
蔚来造出ET9,也是在整顿行业。
在细分高端市场上,ET9实现了对宝马7系、奥迪A8等车型的销量追赶,打破了由欧美汽车垄断的“旗舰车型”的格局,挑战了他们在旗舰豪车市场的话语定义权。

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喜提ET9
任正非曾说过:“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
这是在告诫中国的企业,只有扎实投入,才能收获未来的市场。
尤其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战场。
过去,我们的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领域长期受制于人,成为“卡脖子”之痛。
很多车企不以为意,觉得花钱从国外买好,但现在的关税战已经把我们逼入极限。
这时候,蔚来10年自研技术,实现中国汽车产业“有芯有魂”的历史性突破,就显得价值千金。
相比目前行业多数采用的英伟达Orin芯片,蔚来的“神玑NX9031”拥有一颗抵四颗、两颗抵八颗的端侧推理能力,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全球车端计算能力的天花板。
同时,神玑NX9031独创异构众核资源池架构,原生支持包括世界模型在内等更复杂、更安全的AI算法,并且强大的计算能力与灵活的任务调度。
在智能电动行政旗舰ET9上,两颗“神玑NX9031”具备微秒级别监测、毫秒级别备份能力,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完成毫秒级快切,是今天车规中央计算单元中最顶级的原生安全设计。

很少有品牌去思考,自己的特色究竟是什么?
而蔚来的战略是清晰的——坚持对换电和自研的投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残酷内卷的市场,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卖点。
从“跟跑”到“领跑”,京东和蔚来的“慢”,实际上是一种“快”。
站在全球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两位“基建狂魔”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轻资产盛行的时代选择了一条最“笨拙”却最厚重的道路。
如今用户习惯的“当日达”、“次日达”配送速度,是京东坚持自建物流的成果。现在用户习以为常的产品技术创新突破,最早也都是蔚来替整个行业蹚路踩坑,比如自研芯片、整车操作系统、全铝车身、线控转向、NOMI,激光雷达等等。
京东和蔚来走的都是“自营筑基,开放共赢”的道路,让整个行业和广泛用户受益。所有伟大的破局,都始于对“难而正确”的信仰,成于对长期价值的坚守,向勇登珠峰的企业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