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要放水养渔,不能“温水煮蛤蟆

在股市发展中,“温水煮青蛙”现象令投资者忧心。易会满主政时,股市缓慢阴跌,从高位降至3000点以下,如今依旧涨少跌多,股民信心受挫,股指随时可能再破3000点,与两会“稳股市”政策相悖。

有专家称,中国股市不缺资金,缺政策导向。刘士余秉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大力整治资本市场乱象,严惩如鲜言操纵股价这类违法违规行为。但他监管过于激进,最终陷入困境。易会满倡导包容监管,推进注册制,优化制度,推动资金入市。可执行时,未能解决股市深层次问题,“温水煮青蛙”局面未改,股市依旧缺乏活力。

稳股市,不是″温水煮青蛙″,更不能按着牛头喝水。要遵循股市规律。水清则无鱼,应当适度包容与放水搞活。

A股以散户为主,2.2亿投资者中80%账户资产低于50万元,“追涨杀跌”的投资理念盛行,与长期价值投资冲突明显。加上超2万亿的量化资金形成“隐性做庄”力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散户利益难保障,股市有进一步下跌风险,稳股市恐成股灾。

稳股市,不仅应包容,更应遵循规律,提高市场热情和信心,易会满追求的"平稳"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依法严惩造假、联合做庄等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另一方面,对超5000万个人投资单只股票实施T+3政策抑制投机。通过增强活力,适度增强股市韧性。监管过严不利市场活跃,监管部门应“开笼放水,蓄池养渔”,在合理监管框架下,给股市松绑,注入活力,才能实现股市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