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文字为什么会出现能指所指的重大矛盾性
【本文来自《(转载)暴论:为何说【英语】是自带“半文盲debuff”的【种姓隔离圣体】》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1K倾城
tree的能指是的它的形状和声音,所指是你脑中那个树的概念,请问这里能指和所指的“矛盾”在哪儿呢?既然你提出了能指和所指,想必对索绪尔有点了解吧?在他开创的结构语言学中,难道所有文字本质不都是符码?其背后的意义不都是构建的?意义构建论是现代语言学相对于传统的“反映论”和“意图论”的一大发展。可是你一方面认可能指、所指概念,一方面却说象形文字是对客观事实赋予的,即回到了反映论的老路上去,同时把同样为符码的汉字、字母文字区别对待,这才是真正的矛盾,或者双标。
你都说了意义,意义是思维中的概念,而思维中的概念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反应。
世界本身自成真理,但是思维中的认识,可以认识真理,也可以是彻头彻尾的歪理邪说。
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文字不仅仅是符号,而且是图画,图画与符号的区别是,图画是真实世界的直接呈现,而符号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完全的不具任何含义的图形。图画的指鹿为马,天然被观者证伪。但是第一个用deer赋予马的含义,有真伪的问题吗?
指鹿为马,事实的鹿和马赋予并规范了图画(以及以图画为基础的发展的文字)的含义。但是第一个给deer赋予鹿还是马的含义的人,在于他的主观认识或意愿。
或者我说的更清楚点,图画所含的意义是客观事物赋予的,而不含意义的符号(比如字母文字)变成具备意义的符号,赋予符号意义的主体就不是客观自然,而是赋予意义的人!
字母文字的能指与所指的必然的矛盾,就是字母文字的具体符号意义是人赋予的,而这个赋予字形意义的人,是以什么目的,什么水平赋予字义的?这个就是完全个人主观意愿。也就是说,字母文字的文字含义是被人决定的,但是至今为止,人类能完整把握对客观事物的完全的认识吗?人赋予字义,人又对世界认识是局部的,那么直接意味,人赋予字母文字的字义是被人的局限性决定下的。(词义)命名者的附意与学习者的理解之间,因为各自的主观内在认识的差异和局限,不会出现“同一种”认识。也就是说只要见过鹿和马的人,在面对指鹿为马图像时,都不需要证明,而确定指鹿为马为伪(能指与所指在图画里是可以合一),但是,在能指与所指分离的文字系统里,不仅存在命名者是不是在命名时,是否实现了能指与所指的合一,而且学习者在理解命名者所附词义,因为附意本身就是主观确定的,而形成学习理解者必然的偏差。也就是在学习者这里,对字母文字的字义的理解时,已经面对了两次被人为主观干预的结果(1命名者附意是否客观全面,2学习者是否完全准确理解命名者的附意)。这就导致这类文字极易且大量出现作伪的问题。
我上面说了这么多,就是在论证,字母文字为什么会出现能指所指的重大矛盾性,能指所指本质上就是西方本体论传统以及问题在文字领域的直接反映。西方现代哲学很大一部分走向了语言分析,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西方认为的本体的决定性与不可认识,反映在字母文字就是能指与所指根本无法准确的对应)
而这个矛盾性在以图像为基础的文字系统里,不作为重要问题存在。因为图像的造字逻辑是字义的赋予者不是人,而是客观世界。当然成熟的以图像为基础的文字系统,有了多种造字法,客观存在一些能指所指的问题,但是客观世界对字义的真理性规范,给这种文字系统以基础性前提性设定,使得这类文字系统不以能指与所指矛盾为核心矛盾。而字母文字,天然丧失了这种自然规范条件,所以能指与所指的矛盾性,在字母文字系统里,是不可解也无法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