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打“关税战”,却不懂自家究竟有多少本钱
果然没有看错,特朗普“关税侠”的本色依旧,重返白宫伊始,就雷厉风行再次挥起关税大棒。关税的头“三板斧”砍向了加拿大和墨西哥、中国以及所有钢铁和铝的进口,他同时还对欧盟和巴西等发出加征关税的威胁。
2月13日,特朗普马不停蹄签署备忘录,继续死磕关税,要求对每个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他说,“无论其他国家向美国征收多少关税,我们也将向他们征收相同的关税,不多不少。”他沉醉在“关税独裁者”的幻梦中,似乎觉得全世界都能被他的“大棒”慑服。
我实在看不出特朗普对关税这种近乎癫狂的执念,究竟哪里来的底气。在特朗普的口中,哪个国家对美国有贸易顺差,就是别人占了美国的便宜,全然不顾国际贸易是基于各自经济需要和双方自愿基础上。他把贸易逆差看作对别国的恩赐,却根本想不到如果没有其它国家出口这些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以美国现在制造业的单薄能力,难不成让美国的百姓喝西北风?
特朗普和他的经济智囊们似乎把关税当成了“消减贸易逆差”和“促进制造业回流”的大杀器,但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大搞贸易战的结果,证明美国痴迷于关税的贸易政策不过是一出充满黑色幽默的荒诞剧。
在特朗普的上一任上,他一手发起的对华贸易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美国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增,2024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达到1.2117万亿美元,刷新历史最高,其中对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达到3610亿美元,为各国最高。
对中国输美商品加税直接推高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在特朗普任上从2%飙升至5%左右,此后通胀甚至飙升至9.1%。
而期望中的制造业回流也乏善可陈,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从2018年11%左右降至目前9%左右。汽车工业继续滑落,在新能源革命的时代潮流冲击下毫无还手之力。作为制造业辉煌的“波音飞机”,也屡屡爆出安全事故和内部治理乱象,毕露衰败之态。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他的这种单边主义做法是对国际秩序的公然践踏,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就是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仿佛以美国一己之力就可以控制全球贸易,让全世界都围着美国转,这实在是荒唐的“美国梦呓”。
可笑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充满了朝令夕改的荒诞与草率。在宣布对加、墨开张关税后不久,面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反对声浪,尤其是加拿大的强势反制,特朗普随即叫停了马上生效的关税令,而所谓“30天的延期”无非是给自己下台阶找了个梯子。对来自中国快递包裹征税的朝令夕改,更是让人啼笑皆非。2月1日宣布取消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在经历了美国海关几近瘫痪的混乱后,终于证实此举完全是得不偿失且不可行,不得不在2月7日又签署行政命令恢复这一政策。
如此反复无常,让美国的企业和民众都无所适从,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特朗普政府政策出台的草率与荒诞。这充分显示出其关税政策出台的草率,完全是拍脑袋的冲动与一意孤行。
美国大西洋月刊登《美国将为特朗普的关税付出代价》一文,作者David Frum分析了“特朗普关税”的四大严重后果:关税对进口商品征税的同时也会抬升出口成本;关税最终会以价格飙升的方式向消费者和中下游企业转嫁;现行国际贸易机制已在美国政府的“单边行动”中陷入功能性麻痹;美国对伙伴国家政策的“出尔反尔”,严重消耗了过去几十年里积累的信任与合作基础。文章更深刻指出,当“美国优先”走向“美国孤立”,其最终代价不仅是本土产业、消费市场的内伤,更会使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日益衰退。
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批评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指出美国“随心所欲对外宣布或搁置加征关税,暴露了一种对关税的冲动和执念”。他直言美国的关税政策无异于把“枪口对准自己人”,美国制造业尤其是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未来产业,将因此受到深层次挑战。波士顿咨询的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链的份额达75%,而美国试图用关税筑起的围墙,反而加速了本国车企的供应链外逃。
特朗普政府关税战的意图,不仅仅是增加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降低中国制造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更是为了削弱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制造业价值链,推动制造业供应链离开中国,以实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然而各国经济发展史表明,关税阻挡不了别国发展,贸易壁垒的高墙只能封闭自己。美国的关税打压,不仅没能阻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反而促使中国更加坚定地走自主创新、扩大内需、多元化开放的道路。
回望过去1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除了2016年,中国出口始终保持正增长。在外部环境风高浪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陡增的2024年,中国出口规模25.45万亿,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货物贸易顺差9904亿美元。对美出口增长6.1%,出口目的地更加多元,对“一带一路”国家、东盟、中东、巴西等国家的出口显著提速。
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我国拥有完整、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约30%,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从纺织、家具、家电到船舶、汽车、工业机器人,中国出口的产品种类齐全、品质优良。小到出门经常带在身边的“充电宝”,大到海上“巨无霸”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需要什么,中国就能提供什么。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共振。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跃升,科技含量和要素生产率快速提升,新质生产力悄然成势。高技术制造业“一马当先”,中国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四成。从早期的代工生产到自主设计、再到品牌出海,中国制造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挺进,不断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我国是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朋友圈”遍布世界各地,产业链供应链与世界深度交融。2024年,我国对160多个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
我国经济的韧性还在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是世界第二进口大国,消费增长之迅速、需求层次之丰富,在供需良性互动中持续释放巨大潜力。我国的出口支撑着横跨各大洲的供应链;而我国的进口则预示着世界的机会。充分运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持平等互利原则,以开放共享对待友好国家,以对等反制回击不友好国家,足以扩大我们与世界互利共赢的贸易圈,完全可以无惧美国关税战的威胁。
“东方不亮西方亮”,国际市场此消彼长,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逆流阻挡不了全球化的历史大势。当美国沉醉于用关税高墙自我封闭时,这个世界正在与美国疏离,一个“没有了美国”的世界贸易正在生长。
在特朗普发出对加拿大加征25%关税的消息一出,特鲁多总理发表声情并茂的演讲,并宣布一揽子对等反制的政策。同时,美国的关税政策激起加拿大企业和居民同仇敌忾的抵制情绪,一场“不买美国货”运动在加拿大蔓延,民众仿佛一夜之间燃起民族主义的沸腾火焰。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巴西总统卢拉强硬喊话特朗普:“没有哪个国家,无论多么重要,可以一直与整个世界斗争;没有人可以一直虚张声势,一直发出威胁。”
当“美国制造”的标签成为美国人民承受不起的奢侈品,这场以邻为壑的贸易战终将成为一场低劣的政治闹剧,而“让美国再次伟大”也终将成为空洞的口号沦为国际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