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我编了个二维表应用,现在看没啥了不起,但当时挺让人激动和震撼的

【本文来自《Deepseek主要是一个工具,目前来看,它替代的是低端重复性工作,而不是替代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记得八十年代末我计算机专业刚毕业进工厂上班的时候,我们厂子八百多人,每月发工资对于劳资科、财务科甚至保卫科,都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儿,而且每月固定日子,跟什么事儿赛的。我就说我知道的最清楚的,劳资科要专门腾出一个人来,根据各部门车间报送的考勤和扣款表,提前十多天算工资、填写工资表和工资条,财务科根据劳资科转过来的表格统计需要各种票面的钞票数量,然后在保卫科人员持械护卫下到银行提款,回来以后在临时封闭的办公室里召集人员将工资打捆交给各部门车间领回,最后由班组长负责分发给各位职工,饶是如此,每月都有计算或者抄写失误造成的问题,劳资科还要接待各处来反映工资问题的职工,一一记录下来下个月补齐……这一套活下来,这个月就差不多了,歇不了几天又该准备下个月的工资发放工作了。

这种情况一直到劳资科新分配来一个小哥,比我晚一年,中专生也是学计算机的,他的具体工作就是负责发工资,一开始上手有师傅带着还好,等他自己独立干的时候很快就抓狂了,错漏之处肯定少不了,应付一线找来反映发错工资的各位师傅就让他焦头烂额应接不暇,连他师傅一起光剩给人家赔不是道歉说好话了,干了几个月熟悉工作之后找来的人虽然少了,但工作量放在那里,八百多人的各项数据加在一起,按计算器用圆珠笔复写誊抄,手指头都写变形了,可就算想汇总,连算两遍一般都会结果不同,着的急就别算多大了!

后来这哥们儿听说我在计算机室用数据库给他们科编过发工资的程序,他们科长吃不准行不行没敢吐口用,就跟找到救星赛的,直接找到我,分两个月,先是给退休职工发工资,因为这一块没啥变化,至少不用算考勤,然后就是给全厂职工算工资打印工资条,连给财务的小票统计表都一起发了,事后这哥们跟我说,那个月他谁也没告诉,直接就没算也没抄工资,要是我的程序出问题算不出工资的话,事儿就大了 !

好在一切顺利,没出任何纰漏,现在看来就是个二维表的应用,没啥了不起的,但当时还是挺让人激动和震撼的,至少劳资科一个人十多天的工作量,一台386计算机加上一台针式打印机,用不了两天就搞定了,其中耗时最多的也就是打印各种表格和捆钞票的工资条。事后 我们厂子负责搞技术刊物的姐姐来找我约稿,让我写一段给全厂科普一下计算机是怎么发工资的,这事儿对我来说手到擒来,很快就付梓出刊了,至今我还有一份当时出的期刊呢,高潮来了,我在我的文章中大言不惭地讲说劳资科十多天的工作量计算机一会儿就干完了,看了报道的劳资科小兄弟举着那份期刊打上门来,说全厂都知道用计算机发工资他十多天就没事儿干白拿工资了!这下轮到我傻眼了,赶紧给他赔不是,说不是这个意思,你看我还说计算机没那么神,好多事儿还干不了,你们科里还有太多事情是必须你们亲历亲为的,再说,我还说了,下棋打牌开汽车这些既要动脑还要动手的事情,计算机永远也干不了!

现在看来,我当时说的话太愚蠢了,特别是最后这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