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国产电影崩盘的罪魁祸首?
来源:丰言疯话
2024年,中国的电影市场极为惨淡,整体票房只有425亿,观影人口跌到了4.3亿,一夜回到十年前。从“最冷五一档”、“最冷暑期档”、“最冷国庆档”,就这么一直冷到了年底。
直到翻过年来,《哪吒2》横空出世,票房暴力拉升,直逼百亿,好像突然就破掉了电影崩盘的魔咒。
我们再一次见证到了新闻学的魅力时刻,在舆论操纵下,2024年被誉为女性电影年,一边是男性导演的“滑铁卢”,一边是女导演的普遍崛起。据说有投资人表示,难以想象未来还有谁愿意去看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故事。
事情似乎可以盖棺定论了,老登电影崩塌,女性叙事崛起,虽然去年票房惨淡,但女性电影正在制霸未来。
如果仔细推敲,有没有可能这种说法是因果倒置呢?就像特朗普重回总统宝座,击败了所有美国主流媒体的预测,因为这些民调机构忽略了沉默的大多数,只统计到了精英人群和无孩爱猫女,最终是媒体输了、民调输了、学者输了,它们被称为假新闻和人民公敌。
假如女性叙事真的完胜所谓的老登电影,那么一部既不反父权也不好讨好女性的《哪吒2》,为什么能横扫春节档并将长期保持票房冠军地位呢?不管豆瓣如何发出排山倒海的诋毁评价,依然挡不住浩荡的人群上座买单。
答案很简单,电影从业者被骗了,投资人被骗了,以至于整个行业都沦陷了。他们被数据女工和新闻媒体投掷出的烟雾弹迷惑,不停给观众端出来一坨坨热腾腾的翔,可惜观众的舌头和胃口是真实的,味道太重,实在吃不下去。
大家好,我是丰兄,这期给大家聊聊中国电影市场崩塌的原因。
去年,“张艺谋说对电影解说短视频很无语”冲上热搜,他劝大家别看三分钟的混剪解说,表示电影院观影的仪式感与沉浸感是无法替代的。
这个话别的导演出来讲还情有可原,而张艺谋站出来只能是群情激奋,两年前,他的《满江红》靠着各种盘外招,赢过了电影工业巨作《流浪地球2》,从此就给行业树立了极为恶性的榜样。
不需要剧本打磨,不需要精心制作,不需要宏大投入,用花里胡哨的无底线营销和下三滥套路,买断热搜,制造流量爆点,就能轻松拿下几十亿票房。
果不其然,到了2024年的春节档,我的一生之敌玲子同学,靠着比《满江红》更恶心人的营销,在整个假期,铺天盖地霸占所有热搜,仅仅用临摹原作的手法,就轻松实现了30多亿的票房。
如果说《满江红》与《热辣滚烫》,只是属于观众们的一期一会,那么后来的电影就真的是群英荟萃了。一会儿给你整个很唐的《唐狮少年》,一会儿给你整个男性原罪劝人结扎的《好东西》,还有心态爆炸恨不得要枪毙导演的《749局》,以及去责任化的老年版《出走的决心》。
电影还没彻底崩,观众的心态先一步崩了。世界线的规律是,经济下行,口红效应就越明显,美国大萧条后,好莱坞进入黄金时代,很多影史经典就是在那时诞生的。日本在失去的三十年,动漫电影好评如潮,粉红电影席卷亚洲。
国服逆规律而行,在本该大放异彩的时期,用拙劣手段和令人窒息的营销,去偷去骗去抢,甚至凌辱观众,打骂观众,搞得大家愤而离席,电影差点把自己弄成快淘汰的行业。
去年短剧一年搞了500亿,压力给到了电影行业。人家短剧虽然谈不上深刻和有营养,但情绪价值是给足了,不管是男频的穿越到古代三宫六院随便玩,还是女频的霸道王爷们抢着追我,其精神爽感,不亚于岛国小电影。
国内的电影从业者,对观众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国营商店“不准打骂顾客”的阶段,前有冯小刚说垃圾观众造就了垃圾电影,后有张艺谋说你们看爽剧我真的很无语。
观众来电影院,要么追求全身刺激的感官体验,导演说,收到,于是端上来五毛钱特效的《封神第二部》,要么追求回肠荡气令前列腺疏通和乳腺解压的剧情佳作,导演说,明白,立马端上来肖战版《射雕英雄传》。
观众们双手抱拳,懂了,以后再去电影院,我是傻X。受不了高考三百分的艺术生们强行喂翔,就转头去看饺子导演的《哪吒2》,理工生诚不负我。
在电影市场如此低迷的今天,《哪吒2》为什么能打上新高度呢?这就不得不提这两年的女性电影了,某种程度上,它才是电影市场崩盘的元凶。
从四年前《你好,李焕英》,再到四年后的《哪吒2》,我们经历了女性主义的反父权,最终变成理解家庭与亲情。与此同时,全女经济的溃败与男性消费的崛起,被大家讨厌的哈耶克之手,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中,让女性主义不堪一击。
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阿里影业发布《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女性及95后观众成为电影市场观影主力,女性占比达到58%。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行业报告不是给我们看的,而是给大佬和投资人们看的,把他们哄开心了,他们才愿意花钱。
无论从行业数据还是媒体舆论上看,女性电影都是未来的趋势,以及不可置疑的政治正确,这里面的核心叙事,是反父权和鞭打男性。
《你好,李焕英》里,为了让母亲生活更好,贾晓玲不惜冒着自己消失的代价,极力撮合母亲与厂长儿子,而自己的亲生父亲,贾文田做错了什么呢,只因为他是个兢兢业业的老实人,普通的锅炉工,在这场“换爹”游戏里,他就必须被替代。
消失是容易的,因为只需要选择,改变则不容易,要付出很多努力。在春节档温馨的氛围下,这丝换父的残忍没有被人们觉察到,却也给女性电影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父亲的贫穷和弱小不能被接受,那么放在配偶身上就更不能被原谅了,这就是《消失的她》,穷小子爱上白富美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他必须自私自利、阴险狡诈,时刻惦记白富美的财产。
这样的剧情,在两性猎杀的现实世界中,上层男性看了很惬意,试问还有什么比穷小子染上原罪更美妙的事情呢?女性们看了也很释怀,果然穷男人都是有问题的,为自己的慕强找到了更切实的证据。只有底层男性看了最不忿,原来自己自始至终都是工具人,是被嫌弃的一生。
到了《热辣滚烫》,又给大龄剩女一剂强心剂,明明是宅家啃老,混吃等死,体重不可收拾,却好像全世界辜负了自己,妹妹和自己争锋相对,闺蜜挖自己墙角,父母和自己摔桌子,碰到的暖男变成了渣男,总之,我只要斩断亲情、友情和爱情,我就活出了自己。
鸡贼的导演,直接让你一爽到底,既然全世界背叛了我,那我就把全世界踩到脚下,打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拳赛,然后莫名其妙觉得自己赢了。
这是用盘外招冲击票房的巅峰之作,从此我也跟玲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希望她的新作快点端上来,我将砥砺前行、不畏强暴,继续做大家的品翔专家,坚决和恶势力斗争到底。
年初有《热辣滚烫》,年末有《好东西》,可谓是交相辉映,颇有种一人结扎,全家光荣的既视感,为了给《好东西》刷上高分,数据女工彷佛用上了核动力,终于把它的豆瓣评分干到了9.0。
与之相伴的,老登电影的污名化接踵而来,《教父》《美国往事》《让子弹飞》这些经典,全被批判成臭不可闻。自此,电影越来越成为性别场域的斗争工具,剧情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既然这两年的女性电影如此火热,怎么就没有撑起市场呢?反而是崩盘的声音不绝于耳。答案是女性主义可以不断证明新闻学魅力,却无法干预哈耶克之手。
过去有个说法,每分手一对情侣,电影院就少两张电影票。因为电影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两性经济的一部分,无论是相亲还是约会,看电影都是最主打的流程。
说白了,电影是一种社交工具,打发时间的娱乐,在这个过程中,增加相处时间,彼此近距离依靠,升温感情,促进心跳。看完片还可以交流下剧情,无疑可以拉进双方。
男女约会,一般情况下,大家会选择当下大作,爱情片和家庭片,或者是喜剧片和悬疑片,而电影院给大家的选择是什么,打拳片。
《消失的她》上映后,网络上议论纷纷的是,怎么看待看完电影《消失的她》后提出分手?这个时代,本来大家都是纸糊的恋爱和快餐式感情,女性在观影中脑袋宕机,过度共鸣,暗暗决定,远离渣男,于是看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要是遇到《好东西》就更惨了,男方在观影中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就不说了,关键它还成了女性服从性测试的一环。
网络上就流传着,看《好东西》不仅是享受电影本身,更是在测试你的亲密关系。如果对方能与你一同欣赏,那你们的关系将更加稳固;反之,则需重新考虑。也就是说,必须哈哈大笑和觉得没有被冒犯,才能闯过考验。到了这一步,感情离分崩离析就不远了。
这些电影从业者,一方面搞这种打拳电影,一方面在网上引导性别对立的话题,结果吵架的吵架,分手的分手,还腆着个脸跑来问为啥都不看电影了。
事实就是,统计学之手打不过哈耶克之手,真是女性观众成为主流,那么她们就该把《好东西》抬上个四五十亿票房,经过如此大的宣发声势,网络核爆级舆论,最终票房只有7个亿。
就像美国的无孩爱猫女把民主党捧上天,以至于主流媒体和民调机构已经捷报频传,哈里斯总统之位板上钉钉了,结果懂王笑而不语,副统领表示国家需要正常人。
再究其原因,女性也未必就喜欢看女性主义电影,这些年,古偶剧海量出产,但古偶剧的观众底盘一年不如一年。现在许多古偶创作者才幡然醒悟,女性观众爱看的剧,不一定是大女主剧。
就这么说吧,女性主义电影的票房号召力,甚至还不如爱情类型烂片,《小时代》和《前任》系列,可以说烂掉掉渣,但是不影响赚得盆满钵满,情侣们也不在乎你的剧情和特效,只有氛围合适,就能冲一波。
而这些电影人,为了自己的情怀,猛造数据,骗投资人,骗整个行业,鼓动舆论,把女性电影捧上了天,连赚不赚钱都无所谓了,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泪目,这真的是情怀第一,现实第二。
结果呢,就是把最优质的基本盘干崩了。
平心而论,《哪吒2》算是佳作,但离顶级佳作还有距离,就算如此,也没拦住人们冲进电影院,因为大家太渴了,渴望一部正常的电影,不打拳,不上价值,剧情可圈可点,制作用料也用心,大家想要的并不是米其林大餐,而是味道不错环境优雅的家常菜馆,男女不分,老少咸宜,吃了都开心。
再从叙事上说,《哪吒2》被女权诟病不再反父权,但哪吒形象从来都是反封建父权,而不是今天那种生物爹生理父权。这些年,父权这个概念都被玩坏了,恨爹文化在互联网被扩大化,好像只要是个父亲,就是酗酒闹事、怙恶不悛,抛妻弃子,人渣中的人渣。生物爹的确是被嫌弃了,但是换个皮肤霸道总裁式的灭霸爹和金主爹,却是人人挣抢的对象。
人们是有逆反心理的,男性被打上爹味,那我干脆就真的当爹,胖东来禁止员工收受彩礼,这种爹味越来越被大家喜欢,爹味竟然迎来了正名时刻。
《哪吒2》盛名之下,难免成为集火对象,被评价男宝电影,老登电影,超雄电影。正如大家所说的,当集美们说一部电影辱女的时候,那就是找不到其他明显黑点了。
这些年,辱女都快成为游戏界和电影界的最高奖章了,而那些好评如潮的女性电影,往往票房扑街。
女性电影常常是与家庭决裂,与男性决裂,与社会决裂,与天地决裂。与这种苦大仇深不同,《哪吒2》回归了家庭,演绎了亲情。
父亲角色,是社会存在的根基,他要引导这个社会往什么方向走,战争了他要冲出去保家卫国,风雨飘摇时他要撑起大厦。在没有父亲的年代,我们也曾动荡,迷茫,失去信仰,但随着我们重新找回父亲,神州大地的人们重新拥有了自信,甚至有了再次敢与蓝星霸主掰腕的勇气。
而母亲怀抱满身是刺的哪吒,许多人看到这一幕,会饱噙热泪。其实,在成长路上,纵然很多母亲对世情的了解,连一知半解也达不到,但她的温柔善良,让你拥有一个恣意烂漫的童年,即便你后来慢慢变得扭曲,变成一副歪瓜裂枣的模样,却也有抚平心底伤痕的力量。
喊打喊杀,虚空索敌,把世上一切当成斗争对象,只会迎来自戕,受伤的还是自己。蓦然回首,有些答案还需要在历史里寻找,影影绰绰中,有些东西正如山呼海啸般归来。希望从《哪吒2》开始,中国电影能有新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