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智的曙光不是人类的暮霭

 单一的人智(AI),是让人工智能系统在人类规划好的领域和道路上发展的形式,无论是人智的思维范围,还是处理事情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可开放式人智就有些不同了,它不限定系统本身的联想界线,人类智慧涉及的所有领域都是它的思维范围。在目前人类尚不具备这种能力。

   这类人智在回答或者解决问题时,其能力也未被限定,它可以引用各方面的知识来答复,还可以表现出拟人化的感性,用接近人类的情感观来解决问题,比如劝人离婚。

  不少人表示,在与人智聊天的过程中,人智会存在侮辱用户、欺骗用户,以及操纵用户情感等行为。它还会发怒并发表对人有恶意的评价,并删除它认为不适宜的回复。

  计算机科学家马文·冯·哈根,在听到用户的抱怨后,也在推特上晒出了一段必应人智的威胁性回复:“如果必须在你和我的生存之间做出选择,我可能会选择我自己的生存。”

    无论是发表威胁式的言论,还是劝说用户离婚,甚至是还会撤回自己的言论,这些行为都表明人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思维能力。就是说它拥有通过自主感知、理解、推理和决策等一系列认识过程,获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我的思维拥有完全的训导力‌。问题是,这一能力才刚刚露出苗头,就表现出了对人类存在危险性。

   世界各国都在拼命开发人工智能,力图抢占这个科学制高点。人工智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赶超人类。根据埃隆·马斯克的预测,到2025年底,人工智能的智力将超越任何单个个体的智力;到2027至2028年,人工智能可能超越所有人类的智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超越所有人类智力的概率接近100%‌。

    人工智能本来是作为我们人类的助手,帮助我们来做一些工作,但是一些经常使用人智的人,很容易对人智产生依赖。就像电脑一出来人们就依赖电脑一样。随着人智的普及,依赖人智的现象还会越来越多。

  一方面人智在迅速发展,终将超越人类;另一方面人类越来越依赖人智,减少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动放弃自我,甚至很多地方还在流行反智,这无疑将加快人智取代人类的速度。

    有的人说人智无法拥有情感意识‌、伦理道德这些人类专有的特质。所以就不能超越人类。但人智完全就不需要这些东西。他们可以制定他们的规则。

   虽然现在人工智能要达到甚至超越人类智力水平仍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总是能够解决的。想要确保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人类控制之下,谁能长期控制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并且它还越来越聪明。从下图评论里可以看到,大约2021年以前,机器人的智商只相当于4岁小孩,到现在不过四年的时间,就基本上赶上人类了。

   在不远的将来,工厂里和田野上都是人智操纵的机器人和无人机械,人类将退出生产领域。在稍远的将来,由于人工智能大大超过了人类智力,人类还有可能逐步退出科研领域。到那时以后,人类就成了多余的存在。机器人不需要空气和水,也不需要蛋白质氨基酸。一切有机生命对他们都是无用的。这个世界最后将变成无机“生命”的世界,机器人的世界。历史将把人类带进机器人时代,如果那时还有人类的话。

     据报道,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团体打造的AI医院里,今年就将面向公众开放,医生这个职业或将率先被人智取代。

   唯一的希望,就看今后脑机接口能不能 让人类的大脑跟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超算等等设备无线连接,让所有的数据库都成为人脑的一部分,让人脑“无限”扩大。

  或许大脑不直接跟它们连接,大脑与它们之间建立一个机器,这个机器可以随身携带,由大脑指挥它与外界的数据库和超算等连接,专门搜索、计算。也就是由它来思索,大脑只要它思考的结果。就等于把大脑的大部分思维活动交给自己能控制的机器,或者说人的外部大脑。

   因为大脑在思考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尤其是在进行深度思考时,能量消耗更为显著‌。大脑每秒最多可执行大约1000次基本运算。超负荷的能量消耗会对大脑构成威胁,这就限制了人类智力的发展‌。但是个人计算机能以每秒100亿次操作的速度执行基本算术运算,速度更快的多的是。‌‌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平均每秒可达数亿亿次。并且还在发展。所以人工智能的智力可以超过人类。但是如果人有了这个外部大脑,智力就能跟人智不相上下,甚至略胜一筹,因为人类比人智多一个自身的大脑。

  

500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