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标准化很重要,而不是造传说编故事把农产品当成金融产品炒来炒去
【本文来自《300元一斤的樟树港辣椒,是不是智商税》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农产品标准化很重要,或者说,产品的标准化很重要,
比如伊利、蒙牛等奶企就很重视产品标准化,同一品牌的产品口味统一、营养价值稳定,
我们本地的牧场就不行,新鲜是真的,但同一个价格的牛奶,今天喝是这个味,明天喝是那个味,今天浓了明天淡了后天腻了,主打一个捉摸不透。
这样的产品在家门口小范围销售还行,想要打出品牌成为大集团就麻烦了,消费者花了同样的钱,得到的产品质量却大不相同,答案是牛的心情不好,这是无法接受的。
往其他农产品说,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我们不是没有好的农产品,但却缺乏高度标准化的农产品品牌,包括茶叶、小米、山药、烟草甚至中成药等等,诸如什么“在某某山沟里的某棵老茶树/某半亩地产出的/某口井的水酿造的才是真的人间仙品,其他都是假的挂个名”之类的传说相信不止我一个人听过,在这些关于农产品品种的传说里你感受不到任何农业技术的影子,纯粹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学,消费者消费如同买彩票般充满了惊喜和意外,甚至还需要请“老朝奉”出山掌掌眼。
我坚持认为农业发展应该走标准化、品牌化、集团化的道路,向全球消费者提供品质稳定、标准统一的产品,而不是造传说编故事把农产品当成金融产品炒来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