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洞见|爆款频出,文学IP持续赋能戏剧影视

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的《玫瑰的故事》日前圆满收官,热度和口碑双爆成就“今夏爆款”;改编自金宇澄同名小说的《繁花》成为年初的“顶流热剧”,并全面为城市文旅注入新活力;改编自孙甘露同名小说的话剧《千里江山图》前不久完成巡演,文学书写与舞台表演完美融合。

文学IP题材多样,形式多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近年来文学IP的戏剧影视改编不断升温,一大批经典优秀文学IP在银幕和舞台上伴发新生,一大批优秀网络文学被戏剧赋能,文学IP在影视、戏剧、文旅、演艺新业态等方面持续发力。本届电视节期间,优酷“新审美、新题材、新表达——《中国剧集创新发展与审美多元化研究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上海市作家协会“2024年上海文学戏剧影视创投沙龙”先后在电视市场举行,作家、编剧、学者、影视行业专家及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戏剧的改编转化之路,以及影视戏剧对文学作品的反哺和赋能。

500500

文学IP改编影视戏剧结硕果

文学作品历来是影视、戏剧的主要创作来源之一,近年更是受到关注,出现了不少“爆款”作品。《繁花》《千里江山图》的火爆,让文学IP的价值被深入挖掘。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表示,“将文学作品转化为戏剧、影视作品,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更是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和广泛传播,让文学作品在舞台和银幕、荧屏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500

长期以来,文学戏剧影视互动频繁,三者之间相互赋能结出“累累硕果”。“上海是文学之城,诞生在上海的著名文学作品不胜枚举,这里的文学名家星光熠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上海是电影之城,无论是早期电影萌芽,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电影成长,上海都是重要的见证地和繁盛地;上海也是戏剧之城,这里的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以及曲艺的艺术品种和样式,都极为丰富,文艺院团和表演艺术人才众多,演出市场活跃,在全国演艺版图当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处长许浩军说。

500

无论是火爆的《繁花》,还是引发热议的《我的阿勒泰》,这些文学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广泛赞誉,也为文学作品的转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影视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两者互相赋能,双向互动。”马文运指出,“文学、戏剧、影视作品的转化,不仅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更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文学作品二度创作并非易事

《繁花》热播之际,编剧秦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在拍摄期间一直留驻剧组,随时随地修改剧本,这番话也道出了文学作品二度创作的不易。“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需要我们精心策划、巧妙构思,将文学作品的精髓以戏剧、影视的形式呈现出来;更需要我们尊重原著、尊重观众,以真诚的态度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市场的认可。”马文运表示。

今年,反映上海时代背景、人文风貌、行业特色的电视剧《繁花》《城中之城》,收视率和观众口碑双丰收,两部作品经过二度创作都成了“爆款”热剧。《城中之城》出品方代表、兴格传媒董事长杨文红在四年前就看中了这部小说,作品中的人物更成为她判断IP能否成功的关键点,“具有灰度的赵辉和一心向上的陶无忌,构成了《城中之城》的支撑点,也是电视剧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为了让故事更丰满,《城中之城》再度创作中出现了苏见仁、苗彻这样的人物,因为他们更能引发观众共鸣,这也为该剧的火爆奠定了基础。

500

对于文学IP的选择,优酷副总裁谢颖也颇有感触,她将平台上半年的成绩归功于“好内容+好主创+演员适配”的方法论。她表示,在古偶剧上,优酷更愿意选择“成长型IP”,在悬疑剧上则坚持原创剧本,启用电影导演,探索短精赛道。

500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不易,改编成戏剧也面对很多未知。“根据王安忆小说《长恨歌》改编的话剧,演了21年,现在推出上海话版依然很受欢迎。我们把《清明上河图密码》这一文学IP改编成话剧,票房很好,加场后又10秒卖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说,“今天的观众可能热衷于看抖音、短视频,但他们依然需要不同类型的舞台作品、影视作品,有的兴趣点可能更偏商业类型,有的可能喜欢更经典的作品。”对于文学作品到戏剧的二次创作,喻荣军认为,改编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继续往上攀爬,不是攀得更好,就是摔得更惨,“把小说搬到话剧舞台上,改编时候就要有话剧表达的特点。原著对改编者来说往往就是一个坑,原著有多经典,这个坑就有多大。所以我们要准备好一条绳子,随时准备从坑里爬出来。”

网络文学IP也可以创新表达

500

《城中之城》聚焦金融行业,《千里江山图》是谍战故事,《玫瑰的故事》以女性成长为主题,下一个能“爆”的文学IP在哪里?什么样的故事更受观众欢迎?当天,上海荣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内容总监齐名介绍了上海市作协签约作家路明的作品《定海桥往事》,“它可以被认为是上海版《人世间》,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上海工业发展、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的历史轨迹。”来自上海文学创作中心的刘研则为大家推荐了作家唐颖的长篇小说《淑女》,小说主题深邃而发人深省,广泛探讨了爱情、友情、家庭、事业等诸多社会现象。

严肃文学作品受瞩目的同时,网络文学作品也涌现出不少优质IP。七猫中文网推介了《陪诊师》《法庭谜案进行时》《第一卿色》《千金闺途》四部网络文学作品,题材包括现代都市和近来大火的古装奇幻题材。近年来,优酷致力于挖掘优质网络文学IP,并推动影视化改编,推出了一系列用户喜闻乐见的作品,今年叫好又叫座的《新生》《墨雨云间》均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优酷副总裁谢颖表示,“创新是长视频的‘生命线’,网络视听平台要主动求新求变,提升用户审美能力,积极打造内容生产力。”

针对文学IP的戏剧影视改编不断升温的现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当下剧集正在呈现出以人为本、社会话题、电影质感三大趋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研究员饶曙光坦言,剧集的创新表达已经超过电影,进入到剧集反哺电影的时代。与会专家认为,文学IP持续赋能影视创作,使得剧集越来越有自己的多样性,平台积极推进创新,鼓励题材和艺术上的边界开拓,不仅激励了创制者,推出更具社会性和现实感的高质量作品,也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视听体验。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