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时间线,右手关注流”,自媒体时代社交迎来新跃迁

导语:从第十六季搜狐新闻马拉松,我们能看到搜狐这家公司在内容领域的长期主义,以及“左手时间线,右手关注流”的创新业务逻辑。

500

路言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1

马拉松背后的长期主义

互联网是中国所有产业中变化最剧烈的产业之一。很少有一个内容IP能够持续多年,而搜狐新闻马拉松便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IP。

就在近日,第十六季搜狐新闻马拉松在有着“中国最美山海赛道”之称的深圳市大鹏鹿嘴碧道举行。搜狐新闻马拉松一直秉持着“跑遍天下最美路线”的视野,截至目前已经相继跑过丽江、长白山、日月潭、三亚、北海道与首尔等多条风景优美的路线,在业界一直颇具影响力。

而本季的搜狐新闻马拉松,有两个特征更是引起了行业的格外关注。

首先,其社会影响力巨大,吸引了各个领域的众多名人参与。

例如,6月9日18点,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便与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相约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进行了一场5公里的夜跑活动,为第十六季的搜狐新闻马拉松提前热身备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500

6月17日,本季马拉松在深圳正式开跑当天,更是有企业家、体育明星、歌手、演员、媒体人与主持人等多个领域的名人参与。其中,还包括了中国商业教父王石,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与著名歌手汪峰等顶级大咖。诸多名人大咖的参与,将本季搜狐新闻马拉松活动推上了史无前例的热度,其多条相关新闻都登上微博、抖音、快手与知乎等各大内容平台的热搜榜单。

其次,相较往届,本季搜狐新闻马拉松的传播形式更加立体化。

例如,在与周鸿祎相约夜跑当天,张朝阳便早早在搜狐新闻APP“时间线”、搜狐视频APP“关注流”中发布了跑步预告。在跑步当天,搜狐新闻与搜狐视频进行了集直播、短视频与图文结合的立体化报道,同时参加跑步的明星大咖们也在搜狐新闻APP“时间线”和搜狐视频APP“关注流”双线营业,跑前分享备战状态、跑步实时拍照记录,将山海美景第一时间分享给粉丝朋友,掀起一场社交媒体领域的互动狂欢。

搜狐新闻马拉松之所以能够连续举办十六季,且吸引如此多的明星大咖参与,这源于搜狐公司一直坚持内容长期主义的深厚资源积累与行业号召力;而此次发挥重要传播作用的“时间线”与“关注流”,则正是搜狐平台一直在内容领域进行持续创新的一个缩影。

2

“左手时间线,右手关注流”

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最初开端于PC端的门户网站,随着时代发展带来的技术与产品变迁,当前移动端成为用户获取内容的最主要端口,而文字资讯与视频也成为中国内容产业的两大核心形式。

在此过程中,搜狐公司始终围绕时代变迁进行着与时俱进的产品迭代。其中,搜狐新闻APP与搜狐视频APP便是搜狐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分别在文字资讯与在线视频领域布局的两个旗舰产品。

全览中国的整个互联网内容产业,搜狐新闻APP与搜狐视频APP都不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此背景下,搜狐公司必须寻求自身的差异化路径。而基于“自媒体”时代的内容趋势,加强与“社交”的融合,便是搜狐公司给出的最终答案。

基于与“社交”融合的战略思路,搜狐新闻APP与搜狐视频APP分别推出了“时间线”与“关注流”这两个融合了社交玩法的新产品。笔者在亲身体验了这两个产品后,发现其颇具突破性,整体类似“微博✖视频号/抖音”的一个产品组合,但在很多产品细节的交互体验上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创新。

500

其中,“时间线”是基于搜狐新闻APP的一款图文社交产品,其功能与微博、Twitter类似。每一位搜狐新闻APP的用户只需轻点“说出这一刻的想法”的输入框,便可以进行各类图文内容的发布,也可查找、关注其他博主,进行感兴趣内容的点赞、评论与转发。

“关注流”则是基于搜狐视频APP的一款视频社交产品,每一位用户只需点击“+”号按钮,便可以自由地进行各类长短视频的发布以及进行直播。例如,《张朝阳的物理课》《张朝阳的英语课》便是在搜狐视频“关注流”里进行直播。同时,用户也可以关注各类感兴趣的博主,点赞、评论与转发各类内容到自己的账号。

通过上述两个重磅产品,搜狐新闻与搜狐视频便将过去每一位普通的用户都变成了内容创作者,将每一位孤立的用户都变成了可以多向互动的活水。当人人参与创作,人人参与互动,那么搜狐新闻与搜狐视频就不再只是静态的内容平台,而是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内容与社交生态。

在提升社交属性的同时,搜狐也充分发挥自己在内容领域的传统优势。例如,在“时间线”中,搜狐新闻侧重为那些思想界的大咖提供指点江山、谈论天下大事的平台;在“关注流”中,搜狐视频则围绕PGC、UGC、Vlog自媒体短视频打造精品化垂直化平台,形成了有趣(幽默搞笑)、有用(知识)、观赏性强(国风、舞蹈)的内容生态,吸引影像爱好者的参与。

而在“时间线”与“关注流”的技术底层,是搜狐深耕多年的自媒体平台系统,其既支持图文类内容,也支持影像类内容,很好地助力了“时间线”与“关注流”两款互动社交产品的顺利实现。

任何一个平台型产品,都必须满足供需两端的需求。反映在内容平台,供给端便是内容创作者,需求端便是用户。“时间线”与“关注流”这两款互动社交产品,一方面更符合当前用户在需求端的内容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其能够为供给端的内容创作者提供极具价值的商业机遇。

对于内容创作者,粉丝、流量与商业化变现是ta们持续创作的核心动力。而作为中国互联网内容领域的两大主流平台,搜狐新闻与搜狐视频不仅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与影响力,还有着成熟的商业模式。拥抱“时间线”与“关注流”的早期红利,不仅可以帮助优秀创作者更快获得更多的粉丝、流量与更大的社会影响力,还可以为其提供广告、知识付费等多元化的商业化变现方式。

截至目前,一大批内容创作者已经纷纷入驻搜狐新闻APP“时间线”与搜狐视频APP“关注流”。更有一些时间与精力充裕的内容创作者开启双栖模式,同时入驻上述两个平台,他们将有望率先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遇。

3

搜狐有望迎来新跃迁

最近几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进入一个相对平静期。一方面,鲜有新的互联网企业再涌现;另外一方面,原有的互联网企业都遇到成长瓶颈,在业务上鲜有创新与变化。

但让人较为意外的是,近些年搜狐公司却表现得颇为活跃。其中,尤其搜狐创始人张朝阳领衔的“知识直播”成为搜狐被行业与大众广为知晓的一个核心亮点,也带动搜狐的产品与业务实现良好的正向增长。

张朝阳的躬身入局,除了直接带来搜狐业务的向上,更重要的是让他对自媒体、短视频与直播相融合时代的产业嗅觉更加敏锐,也使得他对未来真正的机遇把握更为精准,最终促使搜狐推出了“时间线”与“关注流”两个极为创新,且具有较大商业潜力的产品形态。二者不仅仅是搜狐新闻、搜狐视频两个“锦上添花”的功能,而是真正有可能让各自业务发生蝶变的两把利器。从“时间线”与“关注流”分别处于搜狐新闻APP、搜狐视频APP顶部菜单栏中最突出显眼的位置,便能看出搜狐对二者的战略期待。

从战略方向上来看,笔者认为“时间线”与“关注流”无疑是两个绝对正确的选择。但战略的成功,除了方向的正确,还需要执行上的创新与坚持。我们期待搜狐能够保持战略耐性,围绕“时间线”与“关注流”两个产品持续打磨,真正成为吸引内容创作者与用户长期扎根的内容平台,最终带来搜狐在自媒体时代与短视频直播的一次大的跃迁。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