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还在亏,小众AI恋爱应用已躺赚,你愿意和AI谈恋爱吗?

据潮新闻、界面新闻、凤凰网《风暴眼》等媒体报道,现实的低结婚率引发关注,年轻人却在虚拟世界寻找伴侣。

据人民网援引《纽约时报》发布的一组数据,2020年全球有超过1000万人以AI恋人作为“伴侣”。

多位受访者表示,AI恋爱正成为新的蓝海领域,它背后衍生出的是巨大的商机。

据报道,今年4月,“人机恋”这个长久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主题迎来了最新的变体——ChatGPT的DAN模式突然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DAN的全称是Do Anything Now,通过给出特定的提示词,就可以让ChatGPT做出许多规则之外的事情,比如说脏话和调情。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与“虚拟人”“数字人”等关键词相关的企业,有28.8万余家。小冰、百度、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都已陆续推出诸如AI恋人等可定制的情感陪伴型虚拟人服务。

《风暴眼》指出,当国内大厂的大模型研发还在亏钱,围绕小众AI恋爱应用研发的初创公司已经开始躺赚。

00后Blake W Anderson开发出一款名为Plug AI的恋爱辅助应用,依托的是一个仅有2名正式员工及3名兼职人员组成的团队。它的开发和运营成本非常低,应用上线仅四个半月,下载量就突破150万次,月营收达19万美元(约合138万元人民币),利润率高达60%。

在某社交平台上,AI情感赛道正成为新蓝海。很多博主推出“手把手教你如何与Ai恋爱”,有相关博主凭借经验分享,30天涨粉100万。

500

日本女博士与机器人同居恋爱7年(@凤凰网财经 )

每一次技术的演进都会带来创新,与之伴随的是“硬币的另一面”。

首先,AI恋爱基于算法模拟的人机关系,缺乏真实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柏拉图式的恋爱方式存在争议。

其次,作为情感交流平台,同质化的AI应用以及时不时诱导消费者充值购买会员的现象,让人疲惫。

再次,AI需要收集大量的个人数据进行情感分析和匹配,情感交流平台有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温床。

最后,某些AI恋人已演变成一门与色情擦边的新“生意”。杭州资深程序员王华以“AI女友”为例介绍说,其底层商业逻辑是根据喜好制定完美女友,迎合、满足用户的情绪价值,最终目的是诱导用户买单。也正因此,和ChatGPT、Siri等人工智能程序聊天的区别在于,“AI女友”开发者会设定网络模型参数,让AI主动挑起色情话题。

观网小伙伴,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为什么一些人会选择和AI恋爱?与AI恋爱是否会导致结婚率进一步下降?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