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日本列入汇率操纵监测名单,日元汇率再度逼近160大关

6月20日,日元再度逼近160大关之际,美国财政部发布半年度货币报告,将日本添加到了汇率操纵“监测名单”中。

虽然这还不是把日本标记为汇率操纵国,但显然是美国对日本的警告,说明美国对日本的一些行为感到不满,我认为可能是跟两件事情有关。

1、日本4月底开始,连续两次对汇率进行大规模干预,动用超过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2、6月18日,日本第五大银行农林中央金库,因为持有大量低利率美债出现严重浮亏,宣布将在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内出售规模超过63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欧洲债券。

结果仅过了两天,美国就把日本列入汇率操纵监测名单。

十分巧合的是,6月20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美债持仓数据显示,日本4月减持375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降至1.15万亿美元。

不过需要注意,日本从去年9月开始,已经连续半年增持美债,4月份日本是为了救日元汇率才开始减持美债。

500

显然,美国是不满日本抛售美债的行为,才将日本列入汇率操纵监测名单,就是在对日本警告。

当然,这样收割盟友的行为太过于明显,美国明面上还是要装模作样表示,“财政部的期望是,在大型、自由交易的外汇市场上,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经过适当的事先磋商,才能进行干预。日本在外汇业务方面是透明的。”

美国这样说,不是要给日本面子,只是给自己收割行为立个牌坊,给人一种按程序收割的感觉。

美国这次没有把日本直接标记为汇率操纵国,恐怕是因为日本4月底两次干预汇市,一部分是动用为数不多的流动性美元资金,一部分是抛售短债,还没有大规模抛售长债。

新闻报道里只说日本4月减持375亿美元美债,并没有细说日本抛售多少长债,抛售多少短债。

这个其实在美国财政部公布的TIC报告里,是有细化。

我查了下,在美国TIC报告的表3里,不但细分了海外持有的美国长债和短债数额,而且在长债里还区分了“净销售额”和“估值变化”。

500

日本4月虽然明面上是减持了375亿美元的美债,但其中208亿美元是“估值变化”带来的,日本4月的实际减持规模是166.76亿美元。

这里也可以证实一直以来比较多人争论的一个议题,就是美债价格波动,对各国持有美债数据是否有影响。

答案是会有影响。

但这里也需要注意,各国持有的美债,有一部分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这部分才会受美债价格波动影响,另外一部分是不可在二级市场交易的,这部分是只能持有到期,那么就不受美债价格波动影响。

另外,美国财政部公布的这个海外美债持仓数据,是按照结算渠道统计的。

所以,各国的美债持仓,并不完全都是各国央行的持仓,也包括一些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债。

因此,各国的美债变化,同时受3个因素影响:

1、美债价格波动,对持有美债规模的估值影响。

2、金融机构的市场交易行为。

3、各国央行的交易行为。

根据美国公布的数据,日本在4月净抛售的166.76亿美债,其中长债净抛售额是只有45.84亿美元,长债的估值变化是减少199.8亿美元。

日本4月的短债净抛售额120.9亿美元。

可见,日本4月净抛售的166.76亿美元,是短债抛售为主,长债抛售得比较少。

而且,恐怕日本4月净抛售的45亿美元长债,其中大部分也是金融机构抛售的。

前文提到过,6月18日,日本第五大银行农林中央金库,因为持有大量低利率美债出现严重浮亏,被迫抛售大量美债。

农林中央金库是说,将在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内出售规模超过63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欧洲债券。

这里的时间是用“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内”,意思是农林中央金库在今年4月就开始抛售美国国债了。

那么估计日本4月净抛售的45亿美元长债,里面大部分应该就是农林中央金库抛售的。

这样分析下来,日本4月底干预汇率,主要还是抛售短债,应该还没有抛售长债。

所以,这次美国还只是将日本列入汇率操纵监测名单,这只是警告。

如果日本直接大规模抛售长债来干预汇市,恐怕美国就直接把日本标记为汇率操纵国了。

再来具体分析一下,之前日本两次干预汇市的资金来源。

日本之前两次干预汇市,一次发生在4月29日,动用了超过3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一次发生在5月2日凌晨,动用了超过2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两次加起来大约有600亿美元的资金。

但美国的TIC报告是延迟两个月发布,6月20日发布的只是4月的报告,只包含4月29日那次干预,不包含5月2日那次干预。

从现有数据看,日本第一次干预动用超过350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中最多167亿美元是抛售美债,并且有至少120亿美元是抛售短债。

日本另外大约有200亿美元的干预资金,是动用了为数不多的宝贵流动性美元资金。

由于日本外汇储备大部分都拿去买美债,所以导致日本手头的流动性美元并不多,大概就是1000多亿美元的规模。

日本4月减持后,持有的短债还有862亿美元,再加上美国和日本的双边货币互换额度,日本当前可以用于干预汇率的资金规模,总的大概是不超过2500亿美元。

按照日本平均每次干预耗费250亿美元来算,日本最多可以干预10次,目前已经干预两次,日本大概最多只能再干预8次。

当然,如果日本抛售长债的话,那日本可干预汇市的资金就多了。

但这里最关键就是,美国是可能强迫日本不能抛售长债。

当然,关于这件事情,还只是坊间的传闻猜测,并没有公开的报道去证实这件事情,美国和日本也不会去公开证实这种事情。

美国是不能让外界相信,它会去强迫日本不能抛美债,否则会对美债信用造成很大冲击。

所以,这件事情只能是传闻。

我只能说,从日本去年9月开始连续半年增持美债,并且从今年1月开始,日元就从140,贬值到3月底的151,但这个过程,日本仍然持续大幅增持美债。

这说明,美国和日本可能确实有一些秘密约定,就是日本持有的美债到期后不减持美债,并且还增持美债,以此来换取美国对日本的一些承诺,比如美国同意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或者给日本脖子松绑。

同时,这个恐怕只是一个有期限的口头约定,并不具备强制性。

比如,只是约定在半年内不能减持美债,甚至得增持美债。

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刚好是半年时间。

所以日本4月就开始减持美债。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美国和日本双方虽然约定期限更长,或者没有期限,但日本只是说“尽量”增持美债,而不是说“一定”增持美债。

所以,4月底日本碰到日元汇率碰到160大关这样的极端行情,还是只能被迫抛售短债来干预汇市。

不过,从日本4月底都还只是抛售短债,还没抛售长债来看,美国和日本可能存在的这个秘密约定里,至少应该会有“不到万不得已,日本不能抛售长债”的相关内容。

需要注意,日本外汇储备在5月是出现大幅下降。

4月外汇储备还只是减少116亿美元,5月日本外汇储备是大幅减少474亿美元。

500

其中,日本5月持有的外国债券等“证券”余额减少了504亿美元,下降至9280亿美元。

日本4月外汇储备里,持有的外国证券余额是9780亿美元,只减少了168亿美元。

所以,可以预计,下个月美国公布的美债持仓数据,日本仍然会大幅减持美债。

到时候可以观察一下日本5月减持的长债和短债比例,重点观察日本减持的长债金额是否有大幅上升。

日本5月的外汇储备下降那么多,说明日本在整个5月,除了5月2日凌晨那次明显的第二次干预之外,整个5月日本是有在偷偷持续干预汇市。

因为5月2日那次干预,日本也只用了200多亿美元的资金,日本另外花了300亿美元在持续干预,相当于集中干预一次。

500

可能也是因为日本整个5月都在持续干预汇市。

所以耶伦才会在5月23日,连续第3次警告日本称,干预汇市不应成为解决失衡问题的“常规”工具,应很少使用,且应以良好沟通的方式使用。

500

而且,农林中央金库在6月18日宣布要在未来9个月内减持数百亿美元的美债,这恐怕也是日本在对美国的一次试探。

既然美国不让日本政府去抛售美国长债,那日本就让金融机构基于自身需要去抛售美国长债,这个昨天文章就分析过。

结果,仅过了两天,6月20日,美国就把日本列入汇率操纵监测名单,来对日本进行警告。

这两件事情之间,恐怕也有一些关联。

这说明很多信息。

虽然美国想要对日本收割,并且通过一些盘外招,比如东京地检署之类的给日本政客施加压力。

虽然日本一开始也很配合美国,今年前三个月在日元大幅贬值情况下,仍然持续增持美债。

但到了生死关头,美国的收割镰刀真正砍到日本身上时,日本还是会有一些本能的反抗动作。

不过,我是不太看好日本这种反抗的效果,顶多只是增加一些美国和日本相爱相杀的戏码,让美国收割起来更加兴奋。毕竟当前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力确实太大,日本很难有效反抗美国。

所以,即使日本5月动用500多亿美元,持续干预日元汇率,6月日元汇率仍然一路“稳步贬值”,几乎每天都会贬值一点,慢慢从154,又贬值回今天在159附近,距离160又只有一步之遥。

这说明日本央行的干预效果并不好。

这一方面是当前市场做空日元的资金很多。

另外一方面也是美国一直在警告日本,不让日本大规模抛售长债来干预汇市,让日本一直束手束脚。

现在160这个日元生死关口又近在眼前。

接下来,日本还会不会干预,就是当前市场最大看点。

即使日本再次干预汇市,干预效果会如何,日本又能干预几次,最终日本会不会被美国收割,这又是未来半年内全球金融战的一个重要看点,属于这场世纪金融战的分战场。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