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消费电子全面暴涨,硬核科技为何和港股整体背道而驰?

500

恒指早间低开后维持低位震荡,最低见17927.16点,一度试探50日移动均线,科指早间表现疲软,午盘前跌近1%。下午开盘,股指有所回暖,恒指收跌0.94%,报17941.78点,科指收跌0.84%,报3707.62点,恒指大市成交额达579.39亿港元。

近期有论调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被亚洲其他地区或者城市代替。对此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这些论调可能是没有掌握事实的传播。”他指出,香港的发展是因为有国家在背后的支持,这对亚洲其他城市而言是无可比拟的。

手机产业链普涨,舜宇光学(02382)涨3.51%,报48.7港元;通达集团(00698)涨6.52%,报0.099港元;丘钛科技(01478)涨3.45%,报4.2港元;高伟电子(01415)涨2.53%,报22.3港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表示,对第二季的智能手机生产数量预测不太乐观,预估将较上一季度倒退5%至10%。

机构指出,相较去年第一季,供应商为解决渠道库存积累严重的问题,大幅调降生产目标,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生产量即使低于疫情前3亿部以上的水平,但仍有看似不错的18.7%年增长率,总出货量为2.96亿部。

销量虽然并不乐观,但市场对AI手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东方证券认为,AI大模型在手机端的落地将成为趋势,为智能手机制造产业注入新动力,同时其应用的日常化和高频化对于手机硬件及零配件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手机硬件迭代,手机零组件供应商有望从中受益。华金证券也表示,手机和PC作为两大端侧设备,显著受益于AI带来的全方位体验升级,预计带来新一轮换机潮;端侧AI设备从软件升级到硬件配置升级,供应链再迎生机。

电影概念股今日普涨,截至发稿,中国儒意(00136)涨6.44%,报2.15港元;猫眼娱乐(01896)涨1.83%,报8.88港元;阿里影业(01060)涨2.17%,报0.47港元;乐华娱乐(02306)涨4.76%,报0.66港元。

消息面上,2024年端午档收官,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4年端午档档期内总票房(含服务费)达3.83亿,总放映场次达139.12万场,总放映场次刷新影视端午档记录。银河证券指出,端午档影片数量同比略增,票房表现相对平均;暑期档重点影片丰富,关注后续上线表现。该行认为,国内电影厂商的疫情前库存已逐步出清,新片的制作、上映稳步推进,叠加影迷观众的观影意愿也逐步提升,供需两侧共同发力,看好后续年内电影大盘的市场表现。

众安在线(06060.HK)收涨4.54%。消息面上,众安在线公布,按中国会计准则,今年首五个月,获得原保费收入总额123.96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长10.5%。交银国际此前指出,预计2024-2026年公司盈利有望呈现改善趋势,主要来自保险业务承保利润增长和投资收益提升,以及科技、银行板块亏损收窄,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5.0亿元。

哔哩哔哩-W (09626.HK)开盘一度涨3%,但最终收跌。消息面上,哔哩哔哩代理发行的游戏《三国:谋定天下》6月13日如期公测。根据全球移动应用、游戏数据监测服务商点点数据的监测显示,预下载当天,该游戏登顶中国地区App Store游戏免费总榜。公测当日登陆中国地区App Store游戏畅销榜第四。

瑞士银行分析师Felix Liu维持哔哩哔哩“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18美元。此外,瑞银曾发报告指出,预期公司广告收入在今年将受惠于自下而上的改善和需求利好因素,对公司2024至2026年每股盈测上调介乎19%至39%。

鸿海系早盘全线走高,截至发稿,鸿腾精密(06088)涨7.17%,报2.84港元;富智康集团(02038)涨8.24%,报0.92港元;A股工业富联(601138.SH)涨超5%创历史新高。

消息面上,鸿海于Computex 2024宣布,将携手英伟达以超级芯片GB200服务器为核心建置先进算力中心,总计共64柜、4608颗GPU,预计2026年完工。双方也将持续深化在AI、电动车、智慧工厂、机器人、智慧城市等多领域合作。

招银国际指出,鸿腾精密为全球服务器连接器龙头厂商之一,管理层预期2024年服务器/互连业务收入将同比增长15-20%,AI服务器相关产品收入将占收入8-10%,对比2023年的1%有较大幅度提升。大摩曾指出,鸿海AI服务器相关的潜力未被市场充分认识。

据腾讯云消息,6月13日,腾讯和广汽集团战略合作全面升级。未来双方将基于腾讯的云计算、轻地图能力,共同推出“端云一体”的自动驾驶轻地图解决方案;将共建广汽集团大模型底座,推出企业级AI开发中台,支撑大模型技术在智能营销、智能座舱、智能客服、自动驾驶等领域落地应用。

周大福(01929.HK)收跌8.88%。杰富瑞发表报告指出,周大福2024财年下半年的销售符合预期,核心经营溢利比预期高出15%。然而,集团于2025财年上半年表现艰难,该行料下半财年情况才得以改善。

该行预期,周大福2025财年的核心经营溢利下跌3%,销售跌7%,低于集团指引(预期销售按年增长持平及核心经营溢利升4%至13%)。该行对周大福2025及2026财年的盈利预测下调6%与10%,目标价由15.88港元下调至12.67港元,认为公司估值不贵,维持买入评级。

蔚来-SW(09886.HK)收跌1.15%。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表示,电动化大潮下,电池寿命的问题刻不容缓,就像社会要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一样,未雨绸缪。他呼吁,电池问题绝对不是蔚来汽车或任何一家汽车公司能解决的,希望东风、北汽、华为鸿蒙智行等更多同行能加入换电阵营,构建更加安心和美好的全程用车体验。

小米集团-W(01810.HK)收跌1.48%。小米公司宣布,截至2024年6月14日12:00:00,小米618全渠道支付金额突破200亿元,刷新小米历年618大促纪录。此前,还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的销量连续两周出现明显下滑。

根据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单统计,小米汽车2024年第23周(6.3-6.9)周销量为2100辆左右,略低于2024年第22周(5.27-6.2)的2192辆。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倒数。据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单统计,2024年第21周(5.20-5.26),小米汽车一周曾经卖出2700辆车,创下小米汽车开售以来的最高点。

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布微博回应称,目前的锁单数量每天都有稳定新增,“作为一个汽车新品牌来说,目前仅有单款车型,而且目前全国交付中心数量十分有限,每周还能上交付量排行榜,交付压力当然是极大的。”小米汽车还透露最新数据。6月14日,小米汽车发文称,截至13日,小米SU7累计交付已突破20000辆。6月小米的单月交付将突破1万辆,全年将保障交付10万辆,冲刺12万辆。

回到大盘,恒指一直在18000附近盘整,虽然最近四个交易日没有跌破50日均线,当前市场还是相对比较弱势的。事实上,美股当前也不算很强势,美联储降息日期一再延后,让市场蒙上了一层悲观情绪,昨天欧洲那边也是出现比较大的下跌。

当前美股的市场主线是「抱团巨头」+「AI硬件芯片」,其他板块表现都比较差,港股这边的龙头,诸如腾讯、阿里和美团之类的中概股龙头,表现受到整体市场的影响,情绪也显得相当悲观。所以市场热点资金更多聚焦在AI硬件芯片。

主要围绕三大方向炒作:消费电子周期性复苏、苹果AI引发的手机升级、芯片板块整体的复苏,整体来看上涨的公司绝大多数都属于硬件类的,这其实和美股的炒作逻辑大体上相当,我们在后续操作上,仍然需要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

来源:港股研究社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