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城市生活工作,就要做好承载“大城市病”的准备啊

【本文来自《说过去艰苦,不是贬低过去,而是要记住一路走过来不容易》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何处望神州
  • 自己家现在比过去好了,就没有三座大山了?这种逻辑真是奇葩。

    比较幸福只能自己与自己比,你的坚持己见我表示理解,因为很多老年人都是唯我独尊的,顽固不化的,知识、眼界都固定了,或者说钢印化了。

    按照你的逻辑,比78年之前好就好了,就幸福了,这样的观点只能说你太主观了,完全是站在你自己的立场上。问题是,80后、90后、00后完全没有经历过1978年前,何来比较?凭什么要感觉你那种幸福?

    再按照你的逻辑,解放前出生的人是否可以要求你不要抱怨前三十年了,毕竟比起解放前,前三十年好多了,没有兵荒马乱,没有入侵,没有侵略者的屠杀。你还不感到幸福?有什么可抱怨的。至于那时候有的没的,你问过自己了吗?实在不行,你为啥不逃港呢?前三十年,你们安徽不适合了,别的地方就不能生存了、就不能活了?知道倪匡吗?这家伙从内蒙逃到香港,比你们安徽远多了,你为啥不去呢?

    还有,有些老年人就是太自以为是了,断言本人不适合在上海,你以为你是谁?

我跟你说,只要是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工作、生活,就是不容易的,就要承载“大城市病”。这里说的“大城市病”之一,就是住房困难。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通勤难等等。

负责任的说“住房难”在曾经的北京、上海就叫“历史以来就是如此”,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曾国藩买不起北京四合院”、“鲁迅北漂买房难”人人皆知。建国后就好些了吗?情况好不了多少。与现在不一样的是,当年能进北京上海落户的都是国家允许的、计划安排的,哪里允许你这样来去自由的呀。

我曾经在这里举过我的一位小学老师的例子。60年代末期,她丈夫大学毕业分配国家机关工作,始终夫妻分居两地。她无论如何也无法调入北京,没有干部愿意放弃北京工作到她这个小县城里来,这在当年称为“对调”干部对干部、工人对工人、地点对地点,看看多难。就这样坚持了很多年,直到1978年后丈夫调家乡省城机关、妻子进省城。

就算你属于计划分配进了北京、上海,解决住房问题也很难。人家历史上就是住房难,不然就不存在“大城市病”这么一说了,全国14亿人都去北上广深把这里占满了。可能吗?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在5、6平米以下。到了上海这个城市就更糟糕,它们就根本达到不了这个数据。上海的鸽子楼亭子间公用水池公用厨房公用厕所是著名的。外地人都知道,上海别的都很优越,就这一项垫底。如果不实行商品房,一般进入这样的城市要花十年时间排队分住房。就算你分到了,面积也是抠抠索索的,住着不爽。这绝不是瞎说,你看看当地土著的居住情况就知道了。80年代后期,我妻子的表姐夫来我们这里走访,看到我们的住宿条件很感慨,连连说不错不错。要知道他爹都是上海一个著名医院的著名眼科医生了,他这个当儿子的住房也不咋样。在北京,80、90年代分配机关的大学生住办公室是常见现象。就是在高校当教师的年轻人住房也不乐观,排队、住筒子楼,结了婚有个30、40平米就乐开了花。

去大城市,就要做好承载“大城市病”的准备,首当其冲的就是“房价”。现在能不能住下来留下来,就看自己了,埋怨“三座大山”于事无补不说,还容易产生不利于生活、工作和健康的因素来。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