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赌就服输

最近看到有问界的老车主拉横幅,为了自己开了几个月的车成老款而去维权。

500

其实我个人是觉得哪怕是买股票,也是买定离手,何况是台车。因为开了60天变老款去拉横幅我觉得不可取。如果看好的是公司前景,我建议大家买股票,挣出一台车钱了再买车,既买了车,还证明了自己的“战略眼光”,多好。

ps: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某合资车主精挑细选买车的同时,居然不买合资车企的股票,而是买了其他的?(开个玩笑)

正好身边买了问界m7的朋友其实有三位。细想之下,其中一位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姑且叫他朋友A,数码发烧友,体制内工作,预算宽裕,并不热爱驾驶。

朋友A订车是在11月,他订车前既看过我的试驾心得,也自己试驾试乘过,还专门约饭沟通了一下细节,当时我就和他说了几个我的观点。

“华为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算上情怀,值4w。这台车值不值25w你自己想清楚就行。”

“你现在订车估计得春节后才能提车,开不了一年就要出新款,到时候可能对车辆的保值率影响不小,另外可能新车各种科技配置更好。”

最后,在提车时无图辅助驾驶仍不可用的前提下,这位朋友喜提新车。时间过去了几个月,被问到是否在意被背刺,车主表示,买都买了就不想这些了,同时他认为新车的配置没有明显提升,所以也没有破防。

至于一年时间折旧了10w左右,朋友的理论是,本来自己准备买bba,预算翻倍,结果现在实际花费只有一半不到,所以折旧高也能接受,只希望能多开几年,把成本尽量摊薄。我也给他算了一下,以当下的行情,这个级别的车一年持有成本在5w是一个可接受的额度,扣除保险和其他费用,这台车的折旧应该要摊到年均3.8-4w。按售价来算,需要开满8年,如果能再多开几年就更好。不过看朋友的样子,他似乎对这台车能持有8年并不是太有信心。

最后也问了他ads2.0使用情况,这也是当初促使他选购的重要动力,他那时的预期是上下班可以约等于有个“专职司机”。

结果是实际上他用了一个星期就没有再用了,原因是城市行车中用着“看不懂TA的开车逻辑,没法预判它的行为”,“确实没撞过,但在交通高峰的加塞大赛中,突然的急停急刹,看TA开比自己开还紧张”,所以现在基本都是自己开了。

最后我安慰他,现在兴高采烈的新车主一年后也会和你抱团取暖的。

很多事都是“人民不接受批判,但承担代价”,近现代世界历史反复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

在汽车保值率普遍下降的当下,确实是没有刚需别买车,如果实在手痒,我建议可以租各种新能源全家桶,都玩一遍,也能玩一年不重样,成本也不会多么离谱。

很多朋友关心我的雷凌能卖多少钱。于是我想办法问了一下,综合二手车商与4s店的报价。

当下一年车龄,2w公里,无保险理赔,无事故的雷凌混动低配,价格在8.8w左右,上下差异5000内。当下16年上牌的上一代雷凌,正常行情在5w多。所以合理计算,我的车三年后卖到6.5w+没有什么压力。这个价格不包含同品牌置换补贴。

同期买秦plus55 高配,11.3w,我的双擎11.6w。现在plus55高,4s的置换价格不会高于5w,实际二手成交也就是5w上下。第一年过去,我的车保值率为接下来的两年积累了不小的优势,我接下来的策略是,不受报废政策影响的前提下,增购新车要卡在26年之前,雷凌的置换卡在26-27年左右,或者家庭持续持有到报废为止。基本卡好以上几个时间点,就可以做到既不被当下车市所割,又能无缝衔接新能源完全体。嘿嘿嘿

虽然车不贵,但其实一年的持有成本也有2.2w以上,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也不是个小数,我还是建议大家量力而行。

ps:我看很多朋友对我预判秦l的数据表示不认可,也有人恶语相向,目前网络上的各种测评鱼龙混杂,差异恨不得都是奔着100%去的。其实现在4s普遍没有试驾车,也没有现车。所以等车主们提车后三个月到半年首保,自然实际情况就会水落石出。嘿嘿

l和plus比,进步是喜人的,但如果让我选,8w内落地55高配plus,仍然是此时此刻不得不立即用车的各位读者的绿牌刚需明智之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