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猫事件反转了没?当然反转了!

胖猫事件反转没有?当然反转了。

我早在5月6号有关问界的那篇文章中就质疑过胖猫事件网传信息的真实性:

500

毕竟去年亮丽夫妇的教训太深刻,对于圣斗士来说,同样的招数不会再作用。不过即便我能隐约洞见胖猫舆论事件中的问题,彼时的互联网可是完全被讨伐捞女的声音给压倒。

还好,官方的通报终于出来了,该打脸的打脸,下面,就请大家认真看看官方通报:

500

重庆警方这个通报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对谭某是否为“捞女”的调查回应;下半部分是对谭某举报胖猫姐妹侵犯自身隐私的调查回应。两部分的结论是非常明显的,对于谭某是否为捞女,结论是两人为正常恋爱关系,不存在诈骗行为;对于胖猫姐妹的网暴行为、以及时候网络上相关炒作方的处理,官方给出的结论是事实成立将进一步调查以及已经对涉事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就此,我对网上几个核心的议题进行反驳:

1)重庆官方的报道太过冷血,质疑重庆官方对于两人恋爱关系的定性。

首先,重庆警方这个通报里并没有什么模糊性,结论非常明确,就是网传言论不属实,胖猫姐妹造谣、侵犯隐私。只是这个结论不符合大多数网友对其的预期,所以才会造成对于官方的公告的不信任与攻击。

其次,这里有一个非常核心的底层逻辑需要明确,那就是重庆警方并没有任何袒护谭女士的动机。

再来,重庆警方是公检法机构,不是网络道德仲裁庭,公检法机构首要的办事逻辑是明确某个事件和人是否触发法律底线,依据官方通告的描述,从法律角度来讲,谭女士确实也不构成诈骗罪。

而在道德层面的定性,因为道德定性本身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与立场决定性,所以身为公检法的重庆警方自然是不可能去做过激定性胖猫与谭某感情的事情。

因此拿这件事情攻击、质疑、埋怨重庆警方的网友可以消停了,你们的抱怨找错了对象,你们应该去找马克思,去批判万恶的消费主义,或者像我一样呼吁大力发展二次元文化,用媚宅经济去制衡舔狗经济。总之这件事情重庆警方尽到了自己的本分,也做到了实事求是,网友的情绪,不应该由他们来背。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道德也是有公约数的,不是完全的立场决定论。关于这个问题就应当就事论事了。比如爱国、和平这种大的道德标准,我觉得是应该在人民群众脑海中形成广泛共识的。但就谭女士与胖猫这种纯粹的恋爱关系,对其道德判断就真的挺难形成所谓的公约数的,因为它极其容易被立场和观念所左右。

更何况,在此局之中,谭女士跟胖猫之间的恋爱关系,也完全不是网传的那种过于逆天的版本。

不过有趣的是,目前互联上已经出现大量网暴重庆警方的内容,平安重庆的评论区更是被各种阴阳怪气的声音攻陷,B站这个视频的弹幕和评论区也是各种附和。连谭市长这种段子都编出来了(但凡有点脑子都应该清楚谭市长的女儿会跟一个做游戏代练的耍朋友还跟他要钱?)

讲道理,公检法部门尽到自己本分,给出了客观的事实真相,还能被这群不知道到底是人还是AI的东西群起而攻之,只能说,现实过于魔幻。

2)因为胖猫的经济付出更多,所以谭女士仍然是捞女。

这个观点确实挺逆天的。讲道理,我先根据官方通报复盘一下两人的真实恋爱关系,看看网络给谭女士打上捞女印记的论据与逻辑有哪些是站得住的。

比如,网友说谭女士不断找胖猫要钱,只索求,不付出;但官方通告的事实却是:谭女士跟胖猫之间互有经济来往,两人在支付宝上开通过共同账户,谭女士向其中存入的金额甚至大于胖猫本人,而且胖猫寻短见当晚转6万给谭女士时,谭女士也明确表示回绝,称“你还小,你也是要用钱的,游戏也不能打很久,你要把钱都自己存起来,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别给我”。

又比如,网友说谭女士不跟胖猫确认恋爱关系,胖猫来重庆后也只见过两面;但事实是,谭女士不仅在朋友圈公开过两人的恋爱关系,在重庆时也多次在女方家里约会,甚至谭女士还把胖猫带回去见了家人。这说明,女方对于这段恋爱起码也是认真的,没有把别人当傻子玩。

而如果非要拿胖猫给谭女士给得多来说是,我会非常严肃地告诉各位这就是在广泛地挑动男女对立。因为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去推绎的话,我现在就可以回家大骂我老婆是捞女,毕竟当年我跟她一个在德国,一个在加拿大,我一年飞加拿大三次,她两年飞德国一次,这要是用钱来算,我岂不是亏大了?

实际上,情侣在恋爱时期的情感真假,真的可以以此种金钱数额的量化来吗?恋爱可不是像做生意这种理性的行为,不需要签合同,也不需要提前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恋爱本身就是带着极大的感性因素的。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要精致利己到用恋爱中的付出去衡量情侣双方的道德水准,那敢情还是投奔二次元老婆老公的怀抱吧。

还是那句话,我们不否认舔狗经济的客观存在,但在具体的事件上还是要摆出实事求是的态度,毕竟这件事情不是在扒美帝的底裤,这是人民内部矛盾,一定要慎重对待,慎重处理。

从事实上来看,胖猫虽然给谭女士的钱更多,但谭女士本身也并不回避对胖猫的经济投入,甚至与其共同开通支付宝共用钱包,向其中转入了比胖猫更多的钱。两人在恋爱阶段就已经形成了相对理性的“夫妻财产共同管理模式”,由此看出的起码是女方与男方认真确定恋爱中经济关系的态度,而不是网上所渲染的,女方单方面pua男方骗钱。

此外,两人之间明确有共同经营花店的行为,胖猫进行VC,谭女士负责运营。那么作为共同生意的打理伙伴,胖猫给谭女士多转一些钱,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

而且,关于转钱谁多谁少的问题上,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即:

胖猫给谭女士多出来的那33万,其中有多少是用于花店的运营资金,有多少是两人共同的开销,又有多少才是谭女士个人的开销,这些高呼“男方给得多女方就是骗的人”,你们有相关数据和证据链吗?

除开反驳上面两点,我还要延展一下我个人的两个观点:

1)胖猫的姐姐显然更应该受到法律和道德的谴责

因为针对其行为,警方明确阐述了其有意网暴谭女士的客观事实以及主观意愿(在官方的描述里,其目的甚至不是为弟弟讨回公道,而就是要网暴谭女士),胖猫姐姐不惜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网络资源,包括找人代写文案,就为了传播完全违背事实的“小剧本”。虽然失去亲人是一件沉重的事情,但是把情绪转化为如此恶劣的行径,首先肯定存在违法的线衣,其次也很清楚地说明了胖猫的这个姐姐其个人道德水准是有待商榷的。

2)舔狗经济客观存在,但胖猫事件绝对不当成为舔狗经济的引爆点

正本清源,其实胖猫姐姐这套玩法以及互联网上的呼应,与去年亮丽夫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社会上客观存在的情绪(对于舔狗经济的厌恶,对于许皮带这类不负责任的房地产开发商的痛恨)以一个完全不符合其预设的事件(根本不是捞女的谭女士与根本不是烂尾楼纠纷的亮丽夫妇)来引爆。这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虚构叙事”的成分,比如亮丽夫妇那薛定谔的被打,谭女士对胖猫薛定谔的pua。

只不过胖猫这件事情涉及到人员死亡,并且触及到敏感的男女话题,所以才甚至会让那些当年声讨亮丽夫妇的人也突然地站到了声讨谭女士和官方的这边。

对此,我可以理解,但绝对不支持,甚至要坚决批判。

因为,这种对于人民群众内部的造谣,以挑动人民群众内部矛盾为基础的流量狂欢,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这与我们质疑美国登月造假不一样,因为后者是对外的,后者是有着客观的斗争需求的。我承认在戏雕这一点上,我是挺双标的,但我的双标有着明确的,站得住的立场,那就是我希望美利坚飘,我希望中华大地和谐。

舔狗经济客观存在,但胖猫事件绝对不当成为舔狗经济的引爆点。

我们对于舔狗经济的批判,不在于去网暴一个事实上并没有pua行为的女性,就像我在《舔狗经济的尽头,是媚宅经济》一文中所表述过的,所谓舔狗经济的实质就是消费主义,批判消费主义,就绕不过对于资本主义模式下市场经济的本质性批判,对于这个系统强依赖于消费波动的批判。这种批判,因为完全没有落地的可能性,故而往往会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最终失去现实意义,不如大力发展二次元媚宅经济,以此形成对冲,用魔法打败魔法。

批判如果不深刻,那么批判就会成为让人离心离德的东西。对于人性,我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小时候看我母亲做妇女工作,看她调解单位员工的家庭纠纷,由此观察与领会到了不少东西,也清楚两口子之间,一家人之间的矛盾大概率会如何缘起,又该如何平息。

现在工作了,涉及到近三位数的员工管理,也涉及到对外的事务,更是锻炼与强化了我观察人,梳理人的能力。

在两性关系中,一味地强调单一方的弱势,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演变成一种新型的身份政治。同样,在一个公司里,如果过分强调某个单一部门的得失,也会导致公司内部离心离德。内部矛盾在其结构良好的时候,应该求和而不是求分,这是其一;而解决具体的矛盾,应该实事求是,找问题,找突破口,而不是过度地去甩锅,抱怨。

从这个角度来说,胖猫与谭女士的问题,一属于正常恋爱关系范畴内的感情纠纷;二属于典型的人民群众内部矛盾。所以,靠造谣,靠带节奏,靠玩身份政治,搞男女对立是行不通的。

那我现在来推测一下,为什么这样一段正常的男女关系却会最终导致胖猫的轻生?

以我的认知和经验,我觉得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1)女方家庭对于胖猫不是很满意

这从谭女士对胖猫临终转账的对话可以窥见:你还小,你也是要用钱的,游戏也不能打很久,你要把钱都自己存起来,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别给我.

这句话不仅体现出谭女士对于胖猫转账的拒绝,更是透露出她对胖猫做游戏代练这个职业是不太满意的。毕竟谭女士的年龄要比胖猫大,考虑问题可能会比胖猫更加现实。即便是恋爱脑上头,但谭女士的父母肯定也会对这位小伙子的职业有所顾及。

毕竟,换做是你的女儿,你会安心把她交给一个比自己女儿小近十岁,而且学历不高,职业还是游戏代练这种不太正经的男孩手上吗?当父母的可不是傻子,我跟我老婆谈恋爱那会儿,岳父岳母可是认真对我做了背景调查的,如果我没有让他们放心的自身素质与家庭背景,他们会全力支持我跟其女儿的恋爱关系吗?

为人父母,特别是为女儿之父母,有些事情是人之常情,我们应该对此表示理解。正因为谭女士将胖猫带回其家庭,见过其父母,所以我相信谭女士父母一边肯定是给了她极大的压力。甚至我认为谭女士父母对于胖猫本身,可能是抱着一种明确的否定态度的。

这种否定态度,一方面加剧了谭女士在跟胖猫相处时的“不适感”,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胖猫的自卑。一个男人长期得不到自己女人的欣赏,得不到其家庭双方的认可,由此滋生出轻生的念头,这也是符合心理学常识的。

2)谭女士并没有跟胖猫家庭处好关系

从胖猫姐姐对于谭女士的疯狂报复就可以看出端倪。如果谭女士跟其家庭成员真的相处融洽的话,人家做事情也不会这么绝。当然,这种关系的不融洽,本身就是基于两个家庭在文化上的水土不服。

胖猫与谭女士是通过网络游戏认识的,并非双方家长介绍,这基本上就决定了这段感情上来就没有家长之间的共识。由此必须进行磨合,而家庭文化差异较大的磨合,往往非常痛苦,由此产生矛盾也是正常的事情。

现实中,很可能是谭女士与胖猫之间存在情感上的链接,但是双方家庭对这段关系都颇有微词。这种既肯定又否定的恋爱关系中,像胖猫这种年轻人,其心理素质自然就不如谭女士这种年近三十的相对年长的女性。

3)胖猫家庭存在一些原生性的问题

一个大好的小伙子能被教育成做游戏代练的无业游民,能形成恋爱关系遇到挫折就轻生的心理素质,我觉得其原生家庭一定是有问题的。

首先,胖猫的心理极度自卑,这种自卑,一方面源于自己混得不好,另一方面源于原生家庭对于他心理成长的忽视,还有一方面源于这段恋爱关系中,女方以及女方家庭对他有意识与无意识产生的否定。

但无论如何,如果一个小伙子的心理素质过硬,我相信以他所真实面临的局面来看,会有无数个不用死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其次,胖猫姐姐在完全枉顾事实的前提下,以一种极其低劣的手段去报复谭女士。即便两家之间存在诸多不待见,但真正有教养有素质的家庭,也不至于通过造谣带节奏来攻击对方。

说实话,谁在婚恋期间没有遇到过矛盾和争执呢?每当我父母看到我跟媳妇有矛盾时,都会优先教育我,批评我,并且告诉我,就算跟你媳妇以后真闹掰了,也要和平体面。

家庭教养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好的家庭教育会让人走正道,做正事,有正气。而糟糕的家庭教育会让人走邪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即便是亲人去世带来的情绪冲击,但有一个家庭有没有家教也是可以从其行为中反映出来的。

更何况,谭女士已经跟胖猫父母协商退还了胖猫给她的转款。可以说在这种已经私下调解的情况下仍然在网络上暴力攻击对方的行为,令人不齿。

当然,也许胖猫的父母对于网上这些东西并不知情,但至少其姐姐是真的有大大的问题。

而一个家庭,出一个自卑的弟弟,出一个造谣的姐姐,那么归根结底,仍然是家教出了问题。

因此,胖猫的悲剧,到底更多是大家口中所谓的捞女造成的?还是更多由其不合格的家庭教育造成的?什么是内因?为什么是外因?那个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诸位熟读马列毛选的人,应当三思。

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持续谴责胖猫姐姐的意思,毕竟死者为大,我们对于死者家属应当展示一定的宽容。但反过来,利用互联网造谣带节奏的行为,如果不给予应当的处罚,那以后这个社会对于是非的判断,是不是就要彻底沦为混沌了呢?

枫丹特巡队队长夏沃蕾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

但若每个人都对正义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都去追寻自己的争议,规则将不复存

500

我对夏女士的话有个补充:

那就是只有作为最大公约数存在的正义,才有被舆论直接执行的可能。但现实中,很多所谓的正义,归根结底是片面的,不具备最大公约数的特质;而那些真正应该被作为最大公约数而存在的正义与道德,却往往被这些追求片面正义与道德的人所践踏。

有点悟性地人都知道我在说啥,加沙的战火,中华民族被新殖民主义的侵蚀,我们为这样地不公高声呐喊时,那些嘴巴里呼吁着男权女权、成天为美国登月辩护的道德卫士们,他们又在做什么?

有些话说太明白了,容易打脸,但事实就是如此,互联网确实容下了太多驴马烂子,也确实是一个超低门槛创业的空间。

对于网络时代的舆论治理,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有一点是明晰的,那就是背离正道者,终有其清算之刻。

戏雕!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