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摩洛哥,感觉这座城市美得不可救药

500

 丹吉尔:海之此岸,陆之彼端 

◎ 文/摄影-傅鼎

1.

马蒂斯的海岸

“小船静静往返,马蒂斯的海岸。”

在周杰伦的歌曲《最伟大的作品中,

这句歌词致敬了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

500

500

丹吉尔古城全景

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

 

1912-1913年,马蒂斯“乘桴浮于海”,来到丹吉尔寻找创作灵感。

500

500

飞越海峡而来的海鸥

刚到访不久便是绵绵阴雨,

他只能在法国别墅大酒店的房中作画。

雨过天晴后,炽烈的阳光洒向蔚蓝的地中海,

映照在纯白的城堡上。

500

500

从法国别墅大酒店天台眺望丹吉尔老城 光影变幻

晴天的北非,阳光炽烈,色彩鲜明。

强烈的阳光与明暗对比,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绘就了《丹吉尔的窗外景色》、《丹吉尔湾》等著名作品。

500

马蒂斯:丹吉尔的窗外景色(图片来源网络)

500

丹吉尔老城的涂鸦墙

500

马蒂斯:丹吉尔湾(图片来源网络)

500

丹吉尔湾

摩洛哥的影响深深地烙印在马蒂斯后期的创作中,

不同于当时法国的“东方主义”,马蒂斯描绘了更加真实的摩洛哥。

500

马蒂斯:古堡入口(图片来源网络)

500

古堡入口

可以说,

马蒂斯的精神原乡在摩洛哥,在丹吉尔的海岸。

“马蒂斯的海岸”,

既是法国南部的尼斯,

也是摩洛哥的丹吉尔。

2.

海之此岸 陆之彼端

丹吉尔(Tangier) 

是摩洛哥西北部的一座港口城市,

地处直布罗陀海峡西端。

500

500

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就是欧洲

500

鸟瞰直布罗陀海峡尽头的斯帕特尔海角(Cap Spartel),地中海(右)和大西洋(左)在这里交汇

丹吉尔给人以“世界尽头”的印象。

在古希腊人看来,

这里是已知世界的边缘,

柏拉图在《蒂迈乌斯》中如是说。

这里山脉高耸,有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Άτλας、Atlas);

这里海浪澎湃,有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ρακλῆς、Heracles),

他将阿特拉斯山脉一分为二,凿出直布罗陀海峡,

巨岩矗立在海峡两岸,

被称为赫拉克勒斯之柱。

500

500

丹吉尔 赫拉克勒斯之柱与大西洋

丹吉尔城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

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由地中海的海洋民族腓尼基人所筑,

作为地中海西端的重要贸易站。

腓尼基人将此地命名为丁吉斯(Tingis),意为“港口”。

此后,以北非突尼斯为根据地的迦太基控制此地,

罗马崛起后,围绕地中海霸权,通过布匿战争吞并迦太基,

将丹吉尔并入罗马帝国,

成为帝国的毛里塔尼亚丁吉塔那省首府。

3.

日落之地 马格里布

在阿拉伯世界,这里是极西之地。

七世纪大征服中,

阿拉伯人渡过尼罗河,

在撒哈拉沙漠、阿特拉斯山脉与地中海之间的狭长地带

一路向西,横跨万里之遥,

直到陆地尽头的摩洛哥大西洋岸。

500

亚洲、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

此时,斜阳万里,

黑色的海浪拍击着礁石,

前方只有汪洋大海,再无一处岛屿,

他们直呼“马格里布(Maghrib)”(西方日落之地)!

500

500

丹吉尔 大西洋日落

由此,

地中海南岸、撒哈拉沙漠以北、旧大陆极西之地

有了“马格里布”的称谓,

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与利比亚,

宋代《诸蕃志》称其“默伽猎”。

此后,这里开始漫长的阿拉伯化与伊斯兰化进程,

阿拉伯帝国衰落后,兴起了摩尔人的本土王朝。

中世纪的丹吉尔城,也有了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500

瓮城 鲜明的阿拉伯风格

丹吉尔的老城,

依山就势,俯临大海。

城墙沿着山丘围合,

上方有卡斯巴城堡(Casbah)。

500

远眺丹吉尔老城,近处为清真寺宣礼塔

街巷交错,向四面八方蜿蜒,

如同迷宫缠绕。

沿街遍布店铺与作坊,弥漫着香料与鲜花的气息。

500

老城的城门

500

沿街的集市

500

500

蜿蜒起伏的巷道

500

500

过街楼,仿佛穿过历史的门洞

500

老城的制高点:丹吉尔城堡博物馆,原为王宫

七拐八绕间,大街变成小巷,消失在民居院落间。

500

500

500

老城景观

极西之地,注定不是终点。

1325年,21岁的伊本·白图泰从丹吉尔出发去麦加朝圣,

此后迷上旅行,游走波斯、印度等地,行走足迹遍及世界,

20年后从海上抵达东方的泉州城。

500

500

500

日出时分的丹吉尔港

4.

转动命运的齿轮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

丹吉尔的命运齿轮再次转动。

海峡对岸的伊比利亚半岛,是大航海的策源地。

1471年,葡萄牙占领丹吉尔,将它作为葡萄牙在摩洛哥的殖民地首府,

1578~1640年又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伊斯兰教与天主教、摩尔人与伊比利亚人在这里融合,

近世的丹吉尔,

形成了安达卢西亚风格

白墙绿瓦、窄街窄巷、绿植遍布。

500

丹吉尔海滨公路

500

500

500

摩洛哥最北部的丹吉尔与得土安,

都有着鲜明的安达卢西亚风格

500

屋顶上看起来有点丧的小狗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正值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欧洲势力控制了丹吉尔的关税。

法国人认为地中海南岸的北非,是法兰西国土的“自然延伸”,

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阿尔及利亚后,

以此为跳板,进一步控制北非,

马格里布地区的突尼斯和摩洛哥(大部分)先后成为其“保护国”。

500

丹吉尔老城的炮台

而区位特殊的丹吉尔则是

“国际自由城市”

在1923年开始作为国际共管区,

由英、法、西、葡、意、比、荷、瑞典和美国组成共管委员会长期管辖。

500

自由港丹吉尔

由于管制宽松,加之免税港的地位,

丹吉尔这座城市自由活跃,暗流涌动。

大街上开满了酒吧与咖啡馆,

在酒店的露台能够遥望欧洲,

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人们往来于此。

500

露台餐厅

500

建在城墙上的高级酒店

500

不少丹吉尔人,

都能熟练说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英语

阳光炽烈、海浪奔流、暖风微醺。

丹吉尔既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文化氛围也与欧洲接近

城市景观丰富多变、

人员信息流动密集,

这里成为国际间谍、冒险家和投机者纸醉金迷的天堂,

是艺术家、作家们灵感迸发的乐园,

是叛逆者放纵的法外之地。

除了前述的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自由女神领导民众》作者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

作家大仲马、马克吐温、

还有《遮蔽的天空》作者保罗·鲍尔斯、《在路上》作者杰克·凯鲁亚克等等

都被吸引到这座城市。

可以说,

丹吉尔影响了几代文化与艺术。

战后的丹吉尔甚至短暂成为“垮掉的一代”的大本营,

正如十四世纪,

伊本·白图泰从家乡丹吉尔出发

浪迹天涯,步履不停。

“游客一抵达目的地就会想回家,但旅行者,可能永远不回头”(《遮蔽的天空》)

500

500

丹吉尔街景

二战期间,西班牙佛朗哥政权独吞了丹吉尔,

战后,1956年摩洛哥独立并收回了丹吉尔的主权,

1962年,摩洛哥宣布丹吉尔为自由港,1965年建立自由贸易区。

2018年,非洲第一条高铁开通,

从丹吉尔启程,沿着大西洋飞驰,通往卡萨布兰卡。

500

摩洛哥国旗飘扬

500

500

丹吉尔新城 绿植亭亭如盖

500

500

丹吉尔的住宅区

5.

在丹吉尔眺望

 

凯风快晴,粼粼波光。

丹吉尔

是一座适合眺望的城市

500

在露台眺望直布罗陀海峡

登上老城卡斯巴的城墙

你就到了非洲的西北角

它在南北之间

向北望去

隔着直布罗陀海峡

对面的欧洲只有30公里

那里是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

而身后几百公里外的南方腹地

则是阿特拉斯山脉与撒哈拉沙漠

它在东西之间

向东是地中海,向西是大西洋

这里是阿拉伯人的“极西之地” 

也是西欧人眼中的“东方”

它是一座边缘城市

也是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海洋与大陆交汇的十字路口

500

在卡斯巴城墙,眺望直布罗陀海峡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