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明鉴:中国共产党擅长以弱胜强

老舒说事(264)写这篇文章我是冒着会被某些人批评为吹捧当权者的风险,但是我还是坚持用事实和逻辑说话的原则,批评与赞扬都必须以事实和逻辑为基础,那才能以理服人!

以史明鉴:中国共产党擅长以弱胜强

——国共对抗、朝鲜战争、中苏争斗就是典型案例

500

目前就中国面临的对手来说的确是“敌强我弱”。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围剿、遏制已经不是短期行为了,美国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发达国家是中国的最顽固的最主要的对手,除了少数铁杆跟屁虫,发达国家阵营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甚至可以说是摇摆不定的国家也不少,一切取决于利益和中美双方实力的对比与变化,至少中美贸易和中欧贸易占据很大的份量就说明完全脱钩短期内还不会发生,关键的关键取决于中美之间的斗智斗勇!

一、大国博弈既要横向分类对比,也要看历史脉络

500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100多年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擅长于在艰苦条件下以弱胜强!历史上影响中国共产党生存与发展最大的三场博弈:国共对抗、朝鲜战争、中苏争斗,中国共产党都是以弱胜强的,朝鲜战争虽然没有完全胜利,也是把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国际上没有获得战争胜利的条件下签署停战协议。

新中国成立以后也对外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战争,中印战争和对越反击战,中国都是以强胜弱的,但是并不代表中国在全世界都能够百战百胜了,而是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充分考虑了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做出了正确的抉择。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说,当年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决策大方向是对的,尽管也经历艰难困苦与重大挫折。这是事实胜于雄辩的!

强敌不可战胜的舆论在汪精卫时代就甚嚣尘上了,与现在国内部分美粉颇为相似的是,他们声称强敌不可战胜的观点也是有事实依据的,并不是拍脑袋的乱说一气,而且更有迷惑性,比如他们例举: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这三次重大的国际冲突,中国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损失惨重。

500

但是经历共和国洗礼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积弱积贫的清朝的中国了,而是历经苦难后正在觉醒的中华民族。而且上述三次战争实际上都是局部战争,并没有大部队在中国开展全面的较量,中国具有很大的纵深腾挪空间,要完全占领中国并控制局面需要大量的军队长期驻扎,还需要大量物资长期供应给这些军队和维持社会层面的安定,以战养战谈何容易?

所以当蒋介石振臂高呼“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全体国人群情振奋、众志成城,硬是把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死死拖入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或许有人会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是靠美国的参战与援助,实际上抗日战争刚开始阶段苏联的对华援助才是最多的,而且最后结束日本对华的侵略是苏联出兵东北。

相反美国参战之前却是同时向中日双方都出售战略物资的,实际上就是在双方大打出手的情况下火上浇油,牟取不义之财。他们是为了美国自己赚钱和削弱日本的战斗力,需要中国能够扛住日本人的狂轰滥炸,最后是因为日本发动珍珠港偷袭美国才被迫拖入太平洋战争的,这也是在中国死命抵抗日本入侵长达四年之后了。

中国人民顽强抵挡侵略者的勇气和精神支柱才是中国能够抵挡日本侵略者的最重要因素,国际援助是次要因素,这种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在上甘岭战役中看到了,在制造原子弹中看到了,在改革开放后看到了,在争先恐后地购买华为手机时看到了,在蜂拥而至地购买国产电动车中也看到了端倪!这就是当下中国的民心所向!判断大势必须要看民意动向!

二、不仅要比较综合国力,更要看到几十年的实践检验

500

我们并不认为那些唱衰中国的人就一定是汉奸卖国贼,他们当中许多人也是有理性思考的,但是他们对国情的判断是错误的或不够全面的。他们观点的一个重要论据就是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诺贝尔奖是美国人获得的,美国的经济和军事都是全球遥遥领先,美国是二战后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和主导者。却无法解释:为什么美国在科技、经济、金融、教育、宗教、法制、政治、文化、艺术、军事、舆论、养老、社会福利等多方面全面领先中国的条件下,被中国在四十多年中不断大幅度地缩小差距?为什么贫穷落后的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可以打败装备一流的美国军队?这也是事实胜于雄辩的!

当年支持国民党的那些人是这样思考的:一帮泥腿子、土包子怎么可能翻天呢?当年那些社会精英一开始大多数人都是押注国民党能够完胜的,理由与现在那些人认为美国必然会战胜中国的论据如出一辙,然而中国共产党最后不是当家作主了吗?谁笑到了最后呢?

500

中美之争既是国运之争,也是民意之争;既是物质条件之争,也是精神支柱之争;既是物质生产能力之争,也是国家动员能力之争;既是舆论宣传之争,也是意志力与决心之争!尽管绝对硬实力仍然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优势,但是在国家动员能力、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中国人民捍卫自己主权的决心等软实力我们并没有处于下风。

更何况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越来越多的卡脖子技术被我们攻破,科技日报所列的35项被卡脖子的技术,从2018年以来已经有三分之二以上获得了技术自主,比如:操作系统、芯片的7纳米技术、飞机发动机、民用大飞机、激光雷达等等,都是在最近五年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突破。

认为美国不可战胜的智叟思维看上去是趋利避害,实际上是适得其反。建造原子弹时我们是既穷又困,穷是经济实力不够,困是技术能力也不行。而现在我们是困还没有彻底改变,穷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更何况舍我其谁的精气神还在,咬住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还在!我们没有理由在面对外来强敌时就束手就擒,我们仍然坚持: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的原则!

三、历史的经验让我们充满信心,也时刻提醒我们不能骄傲自满

500

在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中,三次事关国运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国共对抗(28年)、朝鲜战争(3年)、中苏争斗(32年),中国共产党都是处在实力悬殊的弱者地位,经过顽强抗争、埋头苦干、不断纠错、总结经验教训,凭借决不投降的钢铁意志,才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这里还有一段绕不过去的重大历史,中美缠斗26年(1949年到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双方从武力冲突到外交博弈,从经济封锁到科技绝缘,美国对中国围堵打压长达20多年,最后美国不得不上门求和,联中抗苏,才有后来美国独霸世界的结果。

最近几年中美又开始了第二轮缠斗,2001年小布什引发的南海撞机事件就是前哨战,因为911事件和次贷危机,才使得中美新的争斗延后了,2018年7月6日特朗普真正拉开了第二轮中美博弈大幕,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芯片战、舆论战,还有产业转移、南海对抗、台湾棋子等等,6年多来一路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时至今日双方也未分出胜负,至少中国还是在不败之地!而且越战越勇!

500

现在中美争斗进入了焦灼战,双方都不希望大打出手,但谁也不甘就此罢休,从华为手机、电动车、光伏产业的战果来看胜利的砝码开始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但是也不能说胜负已定。当年叫嚣研发光刻机比制造原子弹还难100倍的唱衰派暂时闭嘴了,但是一旦有新的不利于中国抗争的情况出现,他们又会卷土重来的,比如:核聚变技术、CHATGPT、智能驾驶等美国居于领先水平,有些人就又开始唱衰中国了,实际上他们骨子里就顽固地认为中国肯定是无法战胜美国的,甚至认为中国在强大的西方国家阵营面前不堪一击。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23年9月19日文章《美国阻止不了中国崛起》指出,1949年以来,外国几次阻止中国发展关键技术都失败了,在核武器、卫星、GPS、超级计算机、半导体等众多领域,中国都成功推出了替代性的自主体系,北斗等系统的性能比同类产品甚至更强。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特地看了一遍科技日报的原总编刘亚东的演讲视频,这里需要替刘亚东先生说一句公道话,当年他和科技日报提出的中国存在35个关键技术的短板是客观事实,也有利于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刻苦攻关。中国的四大发明的确是技术进步不是科学发现,他的出发点是告诫我们不能夜郎自大,要谦虚谨慎。这也是提醒我们大家要承认中国仍然在许多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处于落后地位,不是靠不断地叫喊:厉害了我的国!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戒骄戒躁,埋头苦干,久久为功!

为了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只要是用事实和逻辑说话,对于国内的现状无论是批评还是赞扬,都是应有之举,无可厚非!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

四、既要深刻自我反思,也要向对手学习

500

纵观人类历史所有的强国都是历经与对手激烈的艰苦斗争、博弈之后才能百炼成钢的,国内有秦始皇、汉武帝、唐朝、元朝等,国外有奥斯曼、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美国、德国、苏联等,都是在不断与其他国家斗争后,才逐渐强盛的。反观南美洲诸国就是因为过于安逸,没有强大的对手和压力,或者说南美洲国家之间的内卷还不够激烈,导致他们的竞争力无法强大,就是因为这些南美国家没有经历一战二战的严酷历练,导致这些国家从政府到民众过于懒散,不思进取,当然就无法在世界上占有强者的地位。

大国博弈是人类社会最复杂多变的现象,至少目前的专家智库和大模型技术还无法作出正确的沙盘推演,要在大国博弈中保持定力,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思考。那些只考虑硬件实力的思维方式,肯定是有先天缺陷的,因为按照他们的思维逻辑,志愿军在上甘岭肯定是要不战而退的,中国想要造原子弹更是天方夜谭。

现在我们的条件比造原子弹的时候好了100倍还不止,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确是善于由弱变强的,尽管付出的代价和走过的弯路一点也不会比对手少,但是我们的精神能量却是战胜对手的最佳砝码,只要看看大量的中国人排队购买华为手机,就知道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和价值立场,这种软实力是人工智能无法模拟的,更不可能精确计算,只有在大国博弈中不断斗智斗勇,高手过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024-4-28

参考文章

1、       5年解决约86%卡脖难题!中国技术接连实现突破  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1790765487137802148&wfr=spider&for=pc

2、       陈经:为何说对华“卡脖子”阴谋不可能得逞  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1779409277305282510&wfr=spider&for=pc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