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柴贵,几方面

【本文来自《古代为何薪柴很贵?》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古代柴贵,几方面。

  一是城内居民生活用柴主要靠买。

  二是很多平原地区,并无大面积森林,以各类小灌木,杂草,秸秆等为主要燃料。木柴少且贵。

  三是,即使一些山区,很多山林为地主豪强私产,普通百姓并不能去砍伐。守着门前青山没柴烧不是句玩笑话。只能去很远的地方。代价大。

  四是很多地方经过常年砍伐,已经光秃,只能去很远的地方。代价大。

  即使几十年前,解决用柴也依然不轻松。家乡处在大山和丘陵的结合部,山地都分到村户,不能随便去别人地头上弄。大山虽树多,但往返十几公里打担柴挑回来,代价太大。小时候,家里分得家族里一片近两百平柴火地,杯水车薪。

  守着青山,我家日常所用,却多为自家山地坎上每年长的一些茅草灌木啥的,割回来缠成一个个小把子(主要是让其耐烧),然后打成捆晾干备用。果树每年修剪枝,枝干砍成小截,叶子缠成小把。油菜秸秆,连根拔回家,捆起晾干备用。收集的树兜杂木,平时都是舍不得烧,留着冬天火塘取暖。

  后来,即使用上了蜂窝煤,也依然保留着打柴的习惯。

  现在,家里是电和液化气,储备一定的蜂窝煤以备需求,不再打柴。但熏腊肉需用柴,不得不每年花上千块买点山区的杂木来烧。

  柴,不简单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