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造电动车,外国车企认输了吗?其实他们还有最后一个翻盘机会

文案:两抖云

编辑:两抖云

先吃瓜,后摘桃

2023年6月16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中国起亚的首席执行官杨洪海说了这么一段话,直接引爆了国内的汽车圈:

“我今年一季度全球挣了21亿美金,贴得起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些资金实力玩?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他又说:

“让敌人先去试伤好了,我兜里都是钱,都是技术,我又没有放弃这个市场,在合适的时间进来收拾你们也是一种策略”。

此话一出,引发了业内群嘲,要知道2023年,起亚在中国一共才卖了8万辆车,仅为巅峰时期的12%,相当于脚踝以上高位截瘫,就剩下眼珠子能动了。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2024年1月,在长安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说了类似的一段话:

“有些人觉得国外汽车不行了,这怎么可能,人家根本就没动手,人家是在看,并要找最好的时机。为什么他们不动手呢?因为人家知道前面有坑,干嘛非要往前趟呢?”

“其实我和一些国外企业都交流过了,人家说得就很明白,为什么亏损还要去做呀?一旦这些跨国企业要做的时候,不管是他们拥有的资源还是市场,都会很快崛起。”

此话一出,又一次冲上了热搜。

这两位的话总结下来就是:我先看着你们自相残杀,等死了一大片之后,我再来摘桃子收拾残局。

大家发现没有,仅几个月之后,他俩的话有部分应验了。从今年开始,许多跨国企业纷纷宣布延迟甚至取消了电车的研发,比如苹果宣称停止造车,奔驰也宣布放弃2030年全面油转电的计划,继续开发燃油车。福特等厂商也在重新评估电动车项目,欧洲等国也分别延迟了“油转电”的时间点。

500

想象图

500

一时间,好像西方不和我们玩了,新能源汽车似乎成了中国的独角戏。原因也很简单,这些车企根本卷不过中国友商,砸了这么多钱,连个响也听不见,那为什么还要干呢?

所以在很多人来看,我电车天下无敌,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了。

但我一直认为,外国的老牌车企不太可能真的放弃电动汽车,只是不再亲自下场,先吃瓜观望着。

那他们观望完了之后,到底有没有机会像两位高管说的那样,下场摘桃子呢?有机会,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车企的兼并和收购,我自己干不过,那就通过收购中国车企,来实现用魔法打败魔法。

弯道超车的秘密

对于资产较重、竞争极其残酷的汽车行业来说,并购是常规操作,甚至上瘾。比如上个世纪20年代之前,美国最多时拥有3000多家车企,后来不断兼并,到了50年代就形成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当国内大局已定之后,这些巨头又转向了跨国并购,比如福特收购瑞典的沃尔沃,宝马收购英国的罗孚和宾利,大众收购捷克的斯柯达和法国的布加迪等等。

车企间的并购有多种目的,像美国三巨头前期的兼并,主要是物理消灭竞争对手,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但有些并购的目的并不是直接超度友商,而是通过并购,拿到被并购方的有无形资产,比如技术、市场渠道等等。

这类并购通常是技术落后方弯道超车的经典招数,而中国车企,恰恰是这类并购的赢家,通过抄底把业绩做上去了。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个是上汽和南汽收购罗孚。

2009年,美国的福特直接被金融危机干挺了,无奈之下准备出售沃尔沃以断尾续命。

吉利的李书福一看,立马跑去谈判,一通乱砍之后,把收购价从60亿美元砍到18亿,然后用带着中国口音的“I love you”感动了沃尔沃的工会 ,最终买下了其全部股权。

完成收购之后,吉利分三步走,慢慢消化了沃尔沃的技术:

首先通过技术转让,拿下了沃尔沃GMC平台、空气质量控制等多项技术;

第二步是和沃尔沃在瑞典成立了中欧汽车技术中心,由沃尔沃牵头搞研发,出了成果两家共享;

最后一步,2017年吉利和沃尔沃合资,共同打造了领克汽车,这样吉利就能直接吸收沃尔沃的技术,比如CMA架构、发动机、外形设计、主动安全等等。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不仅让研发上了一个台阶,也提升了品牌价值,在一众民营车企里,吉利这几年总体还是比较顺利的。

而另一个案例,就是上汽和南汽(南京汽车)收购罗孚,我认为这次收购更成功。

1994年,宝马收购了英国的罗孚汽车,也把Rover(罗孚)、MG、MINI、路虎四个品牌全部拿下。本来德国人想给英国人打个样,但被现实的铁拳锤吐了血,宝马的巨额投入并没有让罗孚重新支楞起来,反而连年亏损。于是宝马一狠心,将罗孚旗下的资产陆续出售,只保留MINI。这个曾经的全球第四大车企,如今已是分崩离析。

这时候,国内的两家车企同时盯上了这块肥肉。南汽在2005年买下了罗孚旗下MG这个品牌,以及3个发动机厂、1个变速箱厂外加四个整车平台,占了大便宜,并推出了新品牌——“MG名爵”。

而上汽则买下罗孚的75、25车型和发动机技术,并在不久也推出了新品牌——荣威。

不出意外,没过多久,上汽和南汽就因为知识产权和商标的问题打起来了,互喷对方是六耳猕猴,以至于官司不断,史称“罗孚之争”。

2008年,在各方的协调之下,南汽整体并入上汽,于是名爵和荣威都归了后者,上汽也凭借罗孚的技术,拥有了两个中高端品牌。

不仅是技术,上汽还借用了罗孚的名声,成功撬开了西方市场,并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罗孚是个百年品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一些西欧国家的人,都不拿它当外人,于是国产名爵一出口,就被这些国家接受了,2018年之后出口量连年上升。

500

数据来源:上汽

去年名爵的全球销量高达84万辆,是中国汽车单一品牌出口的五连冠。但因为名爵的内销这两年跌得是惨不忍睹,2021年之后就不再公布数据了,应该不会超过2021年16万的内销量。所以这84万辆绝大多数都是出口,是比亚迪出口量的三倍,而且有一半左右是在发达国家卖的,今年全球销量破百万不是梦。

2023年上汽出口量高达120.8万辆,是连续八年的出口销冠,名爵一家就撑起了半壁江山。

如果不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那上汽算得上是国产车企之光,有老大的样。

通过并购落魄的老牌车企,消化掉其技术和设备,并尽可能利用其市场渠道和品牌价值,这就是技术落后车企后发制人的捷径。

中国车企能这么做,理论上外国车企也可以,而且时机越来越近了。

大洗牌元年

虽然各大车企在去年已经撕破了脸,但包括何小鹏在内的企业家和一众媒体都认为,2024年才是淘汰赛的元年。

首先是增量大大减少。

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率逐年下降,而且降得很猛,从2021年的157%,降到2024年的20%(中汽协预测)。各大车企想要上岸,必须玩命争夺这些有限的增量,可狼多肉少,难度越来越大。

500

数据来源:中汽协

这就是第二点,行业的集中度在上升。我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做了个统计,发现销量前10位的新能源车企,占总销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从2019年的62%,涨到了2023年的78%,相信今年能突破80%。

500

根据中汽协数据推算

尤其是比亚迪,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到了35%,超过1/3。过去大家都有机会,但如今留给后面厂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而为了吃掉更大的市场份额,头部车企开年之后又掀了桌子,把价格战打到血腥的程度,尤其是那些实现了盈利的车企,比如比亚迪,把秦plus一下子干到了8万以下,给无数网约车司机留下了六七万块钱的心里阴影,一听到乘客问“您这是什么车”就浑身哆嗦。

500

而做中高端的理想也豪降三四万,用L7把车价首次干到了30万以下。

这些赚钱的是主动降,因为汽车行业具有极强的规模效应,一旦过了盈亏平衡点,只要产量扩大后能压低供应链和生产成本,依然有得赚。就比如卷王比亚迪,去年这么折腾,它自己预计2023年的净利润最少增长74.5%,你说气不气人。

而其他的车企为了活着,只能是被动跟随,但如果降了价,量还上不去,那就是扩大亏损,死得更快。

增量减少、市场集中、头部放血,这就是很多新能源车企目前遇到的三大困境,现存的这大几十家新能源车企,大部分注定会被淘汰。

所以今后的几年,我们将会看到厂商之间频繁地兼并重组。所以前段时间高合汽车被曝出停产之后,李想就发文,说国家应该建立和引导汽车企业的合并与收购体系,因为接下来会有不少新品牌会遇到经营和资金的问题,而倒闭造成的社会损失是并购损失的10倍。

既然兼并已不可避免,那么资金充裕的车企就有机会了,其中就包括外国车企。

就像两位高管说的,外国车企依然在海外大卖,如果让他们以抄底价完成收购,吃掉国产主机厂和供应链企业所积累的核心技术,比如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和自动驾驶算法等等,就把最大的短板补上了。

要知道这些厂商活不下去,并不是技术有多差,而是国内卷得太疯狂。但和海外友商相比,它们依然有碾压的实力,而且都是当年烧了大量的国家补贴和社会财富,生砸出来的,如果以低廉的价格落入他人之手,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事实上,这种苗头已经出现了。2023年7月,大众和小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大众砸了7亿美元收购了小鹏4.99%的股份,并在12月完成了加交割。今年2月,双方签署了平台与软件联合开发技术协议,大众将利用小鹏的辅助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等技术,为自己开发2款在国内销售的纯电动车,预计2026年上市,而这些技术恰恰是大众的短板。

大众曾花重金开发辅助驾驶和智能车机等模块,但因为迟迟没有进展,耽误了大众的新车上市。去年上海车展上,大众的一波高管在观摩中国车时,又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回到家把整个软件部门(CARIAD)全裁了。

如果在自由竞争的市场,这些小规模的收购和技术合作,甚至整体兼并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本无可厚非,咱们能买人家的,人家自然也能买咱的。即使你拿到技术,我相信凭借国内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依然能和外国企业正面硬刚,而且赢面很大。

但问题是,如今的全球市场公平吗?

大局未定

2018年之贸易战开打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全面去中国化,尤其是这个新能源汽车,欧洲已经在做反补贴调查了,从拜登和美国政府最近的言论来看,正在为制裁中国汽车做全面的舆论铺垫。

要知道国产车的海外销量还十分有限,一旦上量了它们根本受不了,因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产值太大,是智能手机的10倍以上,在西方眼里,中国车大卖可是动摇球本的大事。

所以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制裁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它们收购了中国厂商,拿到技术团队和设备后,就有机会在中国市场起死回生,要知道外国车企在国内依然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其实这还不怕,只要他们把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整个价值链全放在中国,那根本无所谓。

怕就怕他们利用中国的技术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再结合欧美的市场保护,电车想要生存甚至起量都是有可能的,这可能就是他们说的“收拾残局”的意思。

所以,当西方国家开始全力打击中国的汽车产业之后,外企对国产厂商大规模的收购应该在监管之下。 想当年我们搞合资的时候,本意是以市场换技术,但后来收效不大。

上汽的执行总裁陈志鑫曾说过:“跨国公司最核心的技术,是不会拿给合资企业的,比如整车的集成控制、发动机的EMS(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箱的TCU(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控制软件和源代码,我们只能自己干。”

人家没错啊,自己的看家本事,凭什么要分享,把你教会了回过头来再干我?一样的道理,咱们的核心技术,也应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如果单凭市场行为,这事很难办,因为真到活不下去那一天,很多车企啥事都能干,毕竟对于股东来说,止损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就像李想说的那样,国家应该建立和引导汽车企业的合并与收购体系,我认为这个监管体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严格控制核心技术的外流,毕竟人家不要脸,咱们也别太天真了。

希望我的担忧是杞人忧天,但目前来看,现在大局依然未定,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把他们翻盘的可能性尽可能掐死。

(烦请各位看官帮我点个赞,谢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