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的观众变了

500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壹仟

在早前的一场演唱会上,陈奕迅在舞台上讲了这样一个“期待”,期待自己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没有喊叫,陈奕迅强调自己没有觉得不尊重,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文化出现。“现在好像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

确实,现在好像全世界的演唱会都是这个样子,一片闹哄哄的。2023年,伴随着演出市场的大复苏,全球演出市场都出现了不少争议事件。有歌手被飞来的手机砸伤,有歌手因为不满观众自拍而停唱,有歌手批评观众的“手机海”,有歌手被观众上台扇耳光。

500

业内人士和学者注意到,在演唱会现场这样一个公共空间,观众和表演者之间的边界感有模糊化的趋势。

A

飞来横祸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人们在观看演出时忘记了礼仪?”这是阿黛尔(Adele)去年在一场演唱会中对观众说的话,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多位歌手在表演时被观众扔来的异物击中,伤得最重的碧碧·雷克萨(Bebe Rexha),额头缝了好几针。

观众往舞台上扔东西的现象并不新鲜,每年都有歌手在社交账号上发文说,别再乱扔东西了,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曾说,对此她都已经忍六年了。

但在2023年,因为观众乱扔东西而制造的争议却格外显著,除了碧碧·雷克萨,哈利·斯泰尔斯(Harry Styles)多次被飞来的异物击中,乡村歌手凯尔西娅·巴勒里尼(Kelsea Ballerini)脸上被人扔了个手镯,还有人把亲妈的骨灰扔到“粉妈”P!nk的舞台上。

除了扔东西,2023年的演出现场还发生过其他一些其他冲突。有观众朝舞台上的Cardi B泼水,Cardi B直接把麦克风冲对方扔了过去;有观众在艾娃·麦丝(Ava Max)表演的时候,冲上台去给了她一耳光。

面对“飞来横祸”,歌手们坐不住了。

阿黛尔在演唱会上半开玩笑地警告观众别乱扔东西,查理·普斯(Charlie Puth)敦促演唱会观众停止“不尊重和非常危险的行为”,创造者泰勒(Tyler, The Creator)要求他的粉丝“停止把你们的东西扔到舞台上”,玛雅·埃利奥特(Myah Elliott)甚至鼓励粉丝们羞辱那些行为不端的观众。

国内演唱会的观众相对克制,现场管理也比较严格,但也不乏别的争议。TFBOYS、薛之谦、林俊杰和虞书欣等歌手先后在演唱会上被人用激光笔照射,陈奕迅和观众因为语言问题而引发热议,吴青峰则在微博上发文批评观众的“手机海”。更常见的争议是演出现场乱喊乱叫的现象,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称之为“野人”。

500

有业内人士认为,演出现场不当行为增多跟演出市场复苏有关,尽管只是个别现象,但因为演出多了,所以不当行为也随之增多。国外的一份报告称,去年,90%的现场工作人员目睹了不当行为,而且有70%的人认为自复苏以来情况变得更糟,从演唱会、音乐剧到脱口秀演出,表演组织者抱怨观众越来越闹腾。

“复苏之后,大家好像变得越来越自我了。”一位学者分析说。

B

模糊的“边界感”

有人说现在的演唱会已经变成大型“粉丝见面会”了,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如此。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的报告称:“早年比较流行的拼盘娱乐演唱会形式近几年基本没有消费市场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只会选择去看专属于自己偶像的演出。” 并因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粉丝经济”在现场娱乐消费中重要性将更加突出。

500中国现场娱乐消费洞察报告

就像熟人之间的交流总有默契一样,粉丝们了解偶像的性格,所以,更懂得如何跟偶像互动,反之亦然,表演者知道粉丝们想要什么,所以也会在内容和互动上做相应的安排,俗称“宠粉”。

“宠粉”是表演者和观众之间亲密关系的表现。陈奕迅这次巡演,每一场都有“脱口秀时间”,陈奕迅一会比心一会撒娇一会清唱一会压腿,还在舞台上神采飞扬地跟大家家长里短,从早起便秘到千年老痰,无所不聊,丝毫不把观众当外人,把粉丝们氹得喜笑颜开。

500

传统的演唱会礼仪中,观众被要求尽量保持安静和克制,但如今的演唱会,观众往往被鼓励更加活跃和热情。尤其是2023年,经过三年的疏远之后,歌手们更加重视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互动的目的本身就是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必然会模糊化一些“边界感”,演唱会由此变成了一个表演者和观众共同完成的事情,一如伍佰对于演唱会的定义:“演唱会不是我来唱你来看,而是大家一起来做。”

观众们因此变得越来越热情,歌手们也愿意鼓励这种“热情”。在阿黛尔演唱会上,一位粉丝激动得站起来手舞足蹈地自拍,保安试图让他坐回座位,阿黛尔却让保安“leave him alone”(随他吧)。

500

演出现场需要热情,但热情有时候会越界,尽管越界者自己可能并非有意制造事端。喊叫或扔东西都是互动欲的表现,只不过,当个体融入群体之中,不免出现个人行为上的失控。比如用手机砸伤碧碧·雷克萨的观众事后解释,自己无意伤害碧碧·雷克萨,他只是觉得“那可能会让看演出变得有趣”。

对此,布里斯托尔大学戏剧高级讲师克尔斯蒂·塞奇曼博士认为,这其中“或许有一种渴望突破那个将他们与我们隔开的第四面墙,并主动将自己的存在插入到他们的世界中的愿望。”

这个愿望一直都存在,只是在2023年里表现得格外显著。

500

C

角色转变

去年,Boygenius的巡演因为“演出礼仪”引发不少热议。每一次演出开始前,乐队成员菲比·布里奇斯(Phoebe Bridgers)都会请求观众把手机放在一边,因为在她看来,拍视频削弱了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一位专栏作家在观看了现场之后发文感慨:“我们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艺术家们不得不直接请求粉丝尊重自己,而不是理所当然。”

500

同样引发热议的还有乡村天后米兰达·兰伯特(Miranda Lambert)。在一场演出中,米兰达·兰伯特因为不满个别观众自拍,突然中断演唱,在舞台上教训起观众。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争论,一些观众认为,自己有权在演出现场自拍。

类似的“有权”也出现在陈奕迅和吴青峰所引发的争议中,有人认为观众有权要求陈奕迅讲国语,有人认为观众有权在演出现场拍视频。但换一个角度看,表演者也有权要求自己的演出受到尊重。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时代的变化,社交媒介的发展和短视频的火爆,让观众更希望能够通过拍摄视频来记录和分享现场体验,而一些学者也看到了一些不容易看到的趋势,比如观众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越来越多观众争当“显眼包”。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角色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从过去被动的观赏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参与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叫喊、自拍、扔东西、拍视频、大声跟唱。

一些观众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做观众,而想要成为演唱会的主角。

随着手机的参与,实际上,演出的舞台已经变成了两个,一个是现场舞台,一个是屏幕舞台,现场舞台的主角是表演者,屏幕舞台的主角是视频拍摄者。如果想要在屏幕舞台上成为主角,势必需要在行为上入侵现场舞台,这种入侵最终都只会给他人造成观演上的困扰。

尽管大型演唱会现场通常都会有自己的规则,但强调演唱会礼仪仍然是必须,它旨在帮助观众和表演者都能在一个既定的空间和时间里自发地维系一种和谐的关系,让演出能够顺利进行,让现场每个人都能享受到。

毕竟,在演出现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