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我所在钻井队打出了一口高产油气井

今天看到新闻,说是河南三门峡打出一口油井,还是自喷的,日产原油17.31吨,央视网的报道称,“这一发现实现了该区50年来油气调查重大突破”。这口井尽管每天只有微不足道的十几吨产量,自喷能力能维持多长时间还不好说,但对石油相对匮乏的我国来讲,也是一件好事儿。这件事儿同时也勾起了当年自己在油田工作时的往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本人就在中原油田从事钻井工作,当时中原油田油井井下压力普遍很高,这在全国都是有名的。油井压力高,自喷能力就强,油气产量就很高,开采成本也较低。当时我们钻井队主要是在油区边缘地带打探井,几乎每口井在穿越油气层时都会遇到井喷。当井喷发生时,呼啸的油气从井中窜出,有时会一下子喷至几十米高的井架二层台。有一次,半吨重的铁疙瘩方补芯竟被高压油气从钻盘中瞬间顶出,甩到几十米处。油气喷出井口的呼啸声是震耳欲聋,令人不寒而栗。

我记得当时打的一口高压油气井,位置就在濮阳(当时叫“濮阳县”)文留乡(当时叫“公社”)南,当时我们油田内部称这片地区是“文南油区”,我们这口井在一座正在建设的采油厂院内。我后来从报道中得知,这口井经测试,自喷能力可达到每天1600余吨。

由于这口井井下压力太大,钻具进入油气层后,就险象环生:循环泥浆中出现了串串气泡泡和一丝丝油迹,用鼻子都能闻到油气味道,人人都能感觉到随时都可能遇上井喷。

我所在的钻井队是个老单位,是从南阳油田(现在称“河南油田”)前来参加中原油田会战的,员工队伍中不乏久经战阵的“老石油”。我在油田工作多年,不时有兄弟单位发生井喷事故,有些甚至引发严重火灾,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我所在的钻井队虽然遭遇多次井喷,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不能不说这些“老石油”居功至伟。

当年钻机进度接近油气层时,井队就按规定采取了一系列安防措施,机械设备、液压封井器、防火器材设施、发电用电设备、重晶石粉储备、个人安全防护等,几乎是每天都检查,一方面提心吊胆,一方面忙的是不亦乐乎。这期间全队六十多号人的休假当然全部停止,进入待命状态,一身油渍麻花的工作服、沉甸甸的墨绿色玻璃钢安全帽始终不离身,就是晚上睡觉也是这样,为的是井上遇到险情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上阵。我记得当时除了上班外,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半睡半躺呆在宿舍里,此时此刻就怕井场传来凌厉的汽笛声......汽笛一响,就迅速上井抢险,丝毫不敢延误。

那些天,后勤部门运送重晶石粉的“太脱拉”“大日野”排成长长的车队,络绎不绝。当时的重晶石粉都是编织袋装的,沉甸甸的,装卸、加注(我们俗称“加重”)都靠人工,七八十来辆车干下来,能把人累得走路腿都抬不起来,挪一步就觉得困难。总之,紧张的氛围弥漫整个井场。

为防备四处弥漫的天然气引发火灾,全队禁火,员工吃饭都是从十几公里远的后勤部门送来的。附近村庄也都进行了防火宣传。当然,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就防火而言,三台巨大的12V190型柴油机就是隐患之一,因为粗粗的排气管时不常就会喷出几粒火星,而当时的我恰恰从事的是钻井机务工作,每天守着橘红色的柴油机是丝毫不敢懈怠。

一线紧张,指挥部也同样紧张。当时我们这口井自然也引起了上级的关注,大队的、公司的、油田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是三天两头来,由队长、指导员陪着不定什么时候就出现在钻台上。中原石油报也派出记者现场采访报道。

直到钻具顺利穿过油气层,达到阶段性进尺目标,下完套管完成固井作业,这种紧张兮兮的场面才算稍微缓解。

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已经过去四十年了,成为我永久的记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