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下跌的内在动力是怎么来的?- 融资端的套路

股市下跌的原因很多,有实体层面的,有外部金融战层面的,有市场制度层面的,中国人大多知道一句话,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尤其是大国。

这里,我就只说内部原因,且只说市场本身的制度层面。

虽然现在市场下跌的主要压力已经不是我说的部分(IPO实际上已经被迫暂停,少量挤牙膏的小i微盘发行都是皇帝新衣),而是在长期下跌后形成的存量博弈主体的出清,

但是融资端的问题和套路,才是问题的根源,因为这种套路深深地反映了整个市场的内在缺陷,让投资者,从散户到不愿投机想坚持价值理念的机构,到外资,基本都失去了对二级市场的远期信心,注意是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不是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国运的信心。

讨论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为什么新股能够高价发行?既然新股高价发行了,是不是表明市场依然健康活跃?

新股还能高价发行的逻辑链条如下:

1. 定价高了还要申购,是因为还能赚钱。

2. 能赚钱是因为再高的定价,上市后还有人拉,虽然现在基本都是一日游的多。

3. 为什么有人拉,因为上市拉高是整个套路的一环,企业发行1/10的股票,上市后拉一杯,过段时间剩下9/10的股票就可以解禁砸盘了。

4. 结合IPO准备阶段,券商合谋基金,让企业超募,比如1/10的筹码超募一倍的资金,那么连拉升的钱都是市场出的,企业都不用出,只要把圈来的钱分给券商和操盘资金一部分就完了。

这就是IPO超募+上市后炒作+后期天量筹码减持的整个套路。

在这个套路里,第1环的人你可以说他助纣为虐,但也可以说他是现实主义,制造问题的不是他们,是这个套路2-4里的人,当然实际操作中的顺序是2341。

而最后的根源,其实是制造这种制度规则,现在还在放任问题,视而不见的人!

上述问题其实由来已有,围绕IPO和增发再融资等的融资问题,一直是A股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应该说过去因为实体经济高速发展,外部环境相对平和,市场的内在问题被掩盖了。

而市场监管者们没有意识到美好时光即将换成挑战时刻,而是赶在此之前,通过注册制把上述割韭菜的套路给降低门槛普及化,泛滥化了。

现在即使融资被迫大幅减少,但存量筹码的堰塞湖已成(对的,就是剩下那9/10的筹码),而更关键的是,不但这个套路没有被制止(去年我还有心思想办法,其实办法肯定是有的,比如限制低比例发行,鼓励全流通发行,责任回溯制等等,现在我都懒得费力气想了),现在官方层面连问题都不愿意直视。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