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殇:形式主义下的功利意识

教育本是一项社会事业,是人类进步中一种的演化进程。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教育的本质内容基本不变——开启民智,繁荣社会。这就是教育能够延续至今,并且继续升华的基础。

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教育的形式和方式各有不同,但其内在的模式保持"一贯的相似性"。从私塾到学堂,从识字到学问研究,本质都是在学习和传授乃至发现知识。由此 ,教育的本底应是务实的和纯洁的。

但是教育毕竟不是脱离社会的"真空区",所以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风气的, 乃至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阶层以及宗教等等对其产生各种形式的影响。而且从古至今,这种影响从未间断过。

就当下而言,形式主义下的功利意识在教育领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1,教育体制的形式主义成为一种痼疾: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体制机制在市场环境下发生了变异——均等演变成差别化,乃至利益化。最典型的就是教育经费的"个性化"。而"个性化"的背后就是"利益化"。这一点在高等教育尤为突出。

2,论文数量成为教育经费的"个性化"背后的形式主义的考核机制最基本的评价工具。由此,"代写"、期刊、中介、期刊编辑等等由此各显神通从中获利(一般是每个门加价一倍)。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论文产业链"

早已颇具规模。如此,一位教师要发表一篇论文,除了时间,起码要还拿出一月的工资才行。

3,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领域,各校按照统一的教育大纲,教师教学内高度雷同,由此在发表论文的"课题"及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雷同。于是就有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话题。

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对知识点理解和教法体会,有个校际之间的互动交流就很不错。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思想作祟。

4,形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呈现统治主义的色彩——应付造势,只顾当下 。《山坳上的中国》中有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类似"场景":"决策者大都喜欢讲理论",不过"决策者的决策理论是从学者那里讨来的,而学者的学问往往是从想象中蒸腾出来的"。

5、其实义务教育没有必要把大学的职称序列体系照搬过来,因为义务教育阶段强调的是规定教材体系下“方法论”。举个例子: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但是他的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很难满足中学的数学课程,于是后来就有厦门的中学把他“退还”厦门大学。但当时的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考虑陈景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数论研究家,所以吧陈景润推荐给了中科院数学所的华罗庚先生。这才有了后来的“哥德巴赫猜想”最新成果。

      也就是说在中小学阶段,教师的表达能力和知识点的归纳推演能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计划时期搞得多级教师制度已经可以很好的适应基础教育了。说到这里我是真不明白教育行政部门是犯了什么病——非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副高”职称序列。要求中小学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并以此未考核目标,说到底就是“昏睡梦里的想象。”

      教育部门决策者也不想一想:除了中国你还有哪个国家的初级教育实行副教授的制度?所以搞得这种“中国特色”是很丢人的。现在教育部提出自查自纠“论文泛滥的问题”其实是在推脱责任——上面不搞这种职称制度学校那会出现教师“都在写论文”?也就是说现有教育部的“副高”体制,才有一年级老师“不得不写论文”。

     21世纪的教育会有这样的荒唐事,真有点匪夷所思。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