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的事迹不好拍,她看上去很好拍,但其实非常不好拍

【本文由“侧峰”推荐,来自《​《我本是高山》:为张校长和山里的女孩子流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Kevin_Rogers
  • 其实《我本是高山》之所以做成现在这样一锅夹生饭,归根结底还是相当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不相信信仰的力量,他们质疑“50岁出列”,因为他们以己度人,觉得自己如果面临这样的生死抉择,肯定不会站出来坦然赴死。怎么可能为了一群陌生人去死呢?得给重要角色制造一个去死的合理的理由,不管是爱情也好,亲情也罢。别说什么党性,他们只相信所谓的人性。

    同样的,张桂梅怎么可能为了虚无缥缈的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克服病痛和贫穷,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和牺牲呢?那必须得给她增加一个能说服他们的理由,于是“和亡夫的约定”就被制造出来了。

    而某个群体没理解到这个逻辑,因为她们自己也不相信信仰,不相信张桂梅奋斗终生的精神支柱,或者说,她们宁愿相信存在一个广泛的“女性性别联盟”,于是打出“girls help girls”牌。在她们心目中,电影没拍出“grils help girls”,不是因为导演和编剧跟她们一样不相信信仰的力量,而是因为导演和编剧是男人和精神男人,剧组遭遇了神秘力量干预,男人害怕女权,于是把电影庸俗化。至于为什么神秘力量一边给张桂梅颁发至高荣誉,一边阻止电影拍摄,搁这左右互搏,这个不在她们考虑范围之内。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两种人,其实驱动逻辑是一致的,文艺工作者在庸俗化张桂梅,而另一个群体在烂俗化这种庸俗化,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张桂梅不好拍,她看上去很好拍,但其实非常不好拍。

因为她有很多表象的特征很好抓,会给人一种她的故事很容易拍的错觉。

但其实她的精神内核里有一种近乎宗教圣徒的信念感。这种信念感和这种气质在当今中国很难找到,它是一种高于世俗社会的一种精神。

如果你看过五六十年代的革命电影里,你可以在人们的脸上看到那种信念感的气质,关键是现在这个时代没有这种气质。

所以张桂梅实际上非常不好拍。

如果你只是世俗化的把她理解成一个善良的女人,能吃苦,有奉献精神,她信的东西你不信,或者你没有过任何信仰和宗教层面的探索,没到这个层面,就拍不出来她的那种精气神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