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能有效提升生育率

【本文来自《直接发钱是激励生育的好方式吗?》评论区

要想回答主贴的提问,那么等同于回答如下问题:生孩子是必须的吗?

在当前,生孩子不仅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还要承担教育和抚养的责任。而且,生孩子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是有负面的影响的。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老了之后会依靠社会保障来养老,对子女的依赖前所未有的低。那么,请问,有什么必要生孩子呢?

老龄化的后果大家都心知肚明,什么社会不稳、社保崩溃或者更糟,但每个人都清楚,这不是只有自己面临的问题,这是全社会的问题,既然是社会的问题,个人何必牺牲自己的青春浪费自己金钱来帮社会生孩子解决几十年后的属于大家的问题?

所以,要想让大家生孩子,那就必须要让大家意识到生孩子是必须的。

而让大家意识到生孩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选的方法是文化。我们几千年的优秀生育文化,是让我们民族从历次眼看灭种的危机之后又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但是,很可惜,从四十多年前开始,由于民众的自私和短视,大家自发的抛弃了如此优秀的文化传统,转头拥抱自私自利的少生优生。

退而求其次,是否可以采用生育奖励制度来促进生育呢?其实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因为它可能会带来以下的弊端:

如果生育奖励让一些人误以为政府只关心新生儿,而不关心已经长大的人。这会导致一种不公平的感觉,让人们觉得自己的价值被忽视了。这会降低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如果有人误以为已经新生了几十年的自己也是宝贵的,那么社会的秩序将发生重大问题。

生育奖励会让民众对政府产生一种依赖和索取的心态。他们会认为,既然政府要鼓励生育,那么就应该给予更多的优惠和补贴。如果政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故意不生育,以期待政府提高生育奖励的金额。这样,政府就会陷入一种无底洞的困境,既要花费大量的财政资源来支持生育,又要面对民众的不满和抗议。这会破坏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影响社会的秩序和效率。

万一生育奖励让少数人把生育当作一种职业,这就直接破坏了社会主义不养闲人的价值观。这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和谐,影响社会的发展。

所以,关键就是要找到一种方法,既不出钱,又能让大家屁颠屁颠上赶着生孩子。

方法就是家庭养老。

现有的养老体系,是对多子女家庭的子女的一种剥削。

其一,在养老金上,现有的养老体系是基于社会平均分摊的原则,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为社会上的所有老人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金,而不管自己是否有养老的义务和负担。这样,就会出现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那就是,多子女家庭的子女,不仅要为自己的父母养老,还要为其他没有子女或者少子女的家庭的老人养老,而没有子女或者少子女的家庭的老人,却可以享受到社会的养老金,而不用为自己的养老负责。这就相当于,多子女家庭的子女,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双重的代价。

其二,在养老服务上,更是对多子女家庭的剥削。这是因为,养老服务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大量的年轻人来从事护理、陪伴、咨询等工作,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而这些年轻人,很可能就是多子女家庭的子女,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父母提供养老服务,还要为其他没有子女或者少子女的家庭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而没有子女或者少子女的家庭的老人,却可以享受到社会的养老服务,而不用为自己的养老服务付出任何劳动。这就相当于,多子女家庭的子女,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三重的代价。

没有孩子或者少孩子的老人,是现有养老体系的最大获益者,年轻时尽情享受生活,老来不用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这显然是对多子女家庭的子女的不公正,也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我建议,让养老和医疗回归家庭,养老金的多少,跟存世子女数量有直接相关性,老人从子女手中购买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按照服务质量按比例支付。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取决于他们的生育行为和子女的存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会有以下的积极影响:

它会被动施加生育压力,那些没有子女或子女较少的家庭,他们会面临养老金不足或缺乏养老服务的困境,迫使他们生育更多的子女。

它让家庭会选择多生育子女分担养老压力,特别是养老服务需要多人分担。

它可能会促进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因为他们会希望子女能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他们提供养老金和服务。

它让家长也会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孝顺和尊老爱幼的品德。这样的家庭教育,可能会有利于提高子女的素质和能力,也会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它使家庭养老有利于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它促进家庭养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和责任。

我认为,只有让家庭重新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才能激发人们的生育意愿,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和可持续。

并且,在这种方式下,生孩子不仅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对自己的保障,并且是对社会的贡献。只有这样,才会重塑我们的生育文化,实现民族的存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