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高科技做成白菜价呢?

【本文来自《最近让人高兴的几件事情》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为什么要把高科技做成白菜价呢?"核燃料棒实现国产替代之后,从国外进口的2万元一根变成了1000元一根"

我猜想,不是那些突破了技术,得到更生产成本的厂商不懂得卖高价,而是几个固有的观念和集体行为限制了卖高价。

1、不敢追求高利润。实现这些升级突破的企业科研单位大多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纯利润一般不会追求超过100%。还有计算成本的方法不够全面,比如一个研究院研发投入,只计算了单项研发的投入,没有计算其他研发项目失败或者没有转化引起的沉默成本,也没有计算国家投入基础建设、人才维护的成本。计算成本的基数太小,即使自以为卖了高价,其实是白菜价。

2、同产业的相关企业反对卖高价。这些大厂都是国企,燃料厂卖高价,利润效益高得吓人,考核躺赢,收入翻几番,同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得眼红吗?况且,核电厂会说研发是国家投入公关的,建厂也是国家投入,凭什么你燃料厂卖高价,搞日本人靠耗材吸血那一套?大家都付出管理精力,我利润20%,你就算卖1万1根,利润轻松突破200%公平吗?不反对就不正常了。

3、西方企业做生意扩张市场,那是仗剑经商,成本不仅仅是企业路费和人的收入,军队的保护费用、高风险地区死了人和投资失败也是计入成本的。而我们是直接进入这个市场体系卖货,没有感受到需要支付这么多成本,只算了路费和出差津贴。这就一个天一个地了。我觉得这也是欧美高科技行业群体反感我们的原因之一,搭车不算,还坏了规矩。

既然端起碗,规矩还是要交流一下的,国家也要在成本计算、利润分配机制上调整了,别轻视,这些同样是内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