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美食荒漠”的理解是,以工薪阶层的消费水准,很不容易觅到合适的饭馆

【本文来自《鲁菜的落寞是因为鲁菜太讲究,而川菜的崛起是因为“快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美食荒漠,各人的理解不一样而已。

北京,上海这种超级都市,顶级饭店,尤其北京有各地驻京办的食堂/宾馆,自然荟萃了各地名厨/各种美食。

但是,一般人吃不到,或者价格水平太高一般人不敢吃。

美食荒漠,理解版本之一:以工薪阶层的消费水准,很不容易觅到合适的饭馆。

成都/重庆,以及川渝的其他城市,为啥从不参与美食荒漠的讨论?

既有价廉物美的十几元钱的打工人午餐盒饭;

也有美团/点评/高德上面人均消费,低至四五十元,只要评分4.5以上的,踩雷的可能性极小;

如果评分4.9/5.0的,基本上就可以放心,直接去,只要预约有座。

依次往上,每个台阶,都有满足味蕾的去处。

成都还有一点:包容。多个本地美食推荐榜,排位靠前的,绝不只是川菜馆,天南海北风格的餐厅,都有。

川渝城市还有一个特点,就算外地人第一次来这里,在宾馆打开美团/点评/高德,大致搜一下附近的美食,步行十分钟以内,基本上都能找到好吃不贵的选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