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把流浪地球拔高到不属于它的高度

【本文来自《流浪地球2所是否能打动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简单答案:不会

即使流浪地球2是美国人拍的,欧洲人拍的,也不会。

没必要把流浪地球拔高到不属于它的高度。它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幻电影,也是一部超越好莱坞现有科幻片的作品。

但是,它仍然是一部科幻作品。科幻是它的底色,而且它体现出了一流科幻片的精髓。如果雨果奖和星云奖这类科幻奖有电影奖项,它是绝对有资格竞选甚至问鼎的。

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几乎没有科幻作品入围乃至获奖,因为这些奖项本身是更具备学究气质。换句话说,就像你写了一篇一流的科幻小说,可以拿到国内外各项大奖,但是你上不了《自然》杂志一样。

你可以认为这些电影节已经是脱离了时代,不接地气,甚至是西方人自娱自乐的玩意,只有充满“东方主义”的作品才能入他们的法眼,而事实是,科幻小说从诞生以来,就只是一个在文学中的“二流”类型。

这点其实科幻作家自己都不忌讳,我记得大刘引用过他崇拜的作家阿瑟克拉克的一句话(没有考证过,也记不住原文,如果记错了勿喷):科幻小说,也许没有复杂深刻的人性剖析,它的情节也许幼稚可笑,但它却是在探索一种对于技术和未来的最好的形式。换句话说,技术与未来才是科幻的第一主角,人物与情节反而是次要的。

所以它被归类为类型小说,这种小说有着很明显的程式和套路。阿瑟克拉克的小说在情节上就有个经典范式,以《天堂的喷泉》为例:有个华丽的点子(太空电梯),然后围绕这个点子来写(建造电梯),最后战胜困难(技术故障),故事圆满(或不圆满)。虽然也有不乏《三体》或者《沙丘》这样探讨人类、命运和宇宙的作品。你不能说这些作品不深刻,但是主流文学就是不愿意接纳。

科幻电影也是类似,它注定要呈现相当的视觉奇观,而这些奇观本身的文本信息是很少的(相对而言,一个人的情绪表现,不需要什么特效,但是文本信息可以十分丰富复杂),却要占据相当大的篇幅(要不然谁愿意看?),它所涉及的关于道德、灵魂的拷问,往往取材于现有的宗教和哲学书籍,或者说,是这些书籍的简化版本(当然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换句话说,科幻电影的软肋在于,视效(幻想)方面占据相当大的篇幅,压缩或折散了电影的文本信息,形而上的议题又不能太过于复杂,因而又压缩甚至丢失了探讨的空间。

以我个人认为近几年文本最密集的《盗梦空间》为例,里面涉及到大量的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和超我)、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净化概念)和但丁(灵薄狱)的东西,但也只到了化用概念的程度。要想了解这些人的思想,只能去读原著。

也正因为这样,至少到目前为止,科幻电影只能在技术层面获奖,还不能获得最核心的奖项,其实这根本不重要。借用葛优的一句话,你管得了我,你还管得了人民群众爱看什么?一个真正成功的科幻作品(或者任何一部文艺作品),不是要看它获得什么样的奖,而是要被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反复观看,反复讨论,反复致敬。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