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

【本文来自《刘关张能结盟,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是社会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如此看来,刘备与刘邦颇为类似。造化弄人,时移世易,曾经深受儒学影响的曹操,率先称王和篡汉,而不喜读书的刘备却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兴复大汉,死而后已。

儒学,仁义与忠恕最为重要,《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

刘备善待黄权,诸葛亮保全李严。白帝城托孤时对后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叮嘱,对诸葛亮“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信赖和托付,都体现了两人笃行仁爱忠义,以百姓和国家为重!

刘备和诸葛亮的人格何其伟大,志节何其高远,后世君臣合祀,香火不绝,就是人心民意的判断、归属和选择。

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宵小之辈,纵使百般狡辩,也终究逃不过篡逆两字。

===============================================================

1# 相信有心的风闻读者,如果看懂此文的主旨和看完评论区的回复,会明白我不是在搞形式主义和道德绑架。只是近来阅读文章,觉得一些言论是在模糊忠奸善恶,颠倒是非黑白,一边崇拜篡逆的枭雄,一边贬侮忠义的英雄,所以我才出言批驳。

国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史书记载了明君贤主和忠臣义士,也记载了乱臣贼子和奸邪小人。国家是由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个人所组成的集体,是拥有共同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精神共同体,我珍惜这样的共同集体和文化记忆,也就不愿意它被模糊淡忘和歪曲篡改。如果忠诚的对象仅仅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而不能指向具体的个人及其所代表的集体,并以此作为文化认同的基石,将其作为评判是非对错的参照,规范言行举止的准则,那所谓的“忠诚”,如果不是一个无法践行的空想,那就是一个被掏空实质内容的伪装。而那些要分解历史和重构人物的人,如果不加以阻止,那当初求学时认真学习和用心背诵这些先贤的文章,意义何在呢?我是真害怕如果不发言驳斥,未来我的孩子可能会被这些言论教坏,被人误导和伤害。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